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水道港口》2006,27(5):283-283
2006年9月15日,交通部召开《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向到会的新闻媒体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的要求,为了合理、有序开发和利用港口资源,完善国家综合运输网络,促进沿海港口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交通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编制了《规划》,并于8月16日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在现有港口布局的基础上,《规划》明确中国沿海将逐步形成五大区域的港口群体,自北向南依次是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西南沿海地区。各大区域沿海港口群将通过各自区域内外的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全面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规划》实施后,全国将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明确、节约资源、安全环保、便捷高效、衔接协调、市场有序的沿海港口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2.
广西提出建设现代化沿海港口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2月4日至5日,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广西区发改委、广西区交通厅在南宁联合组织召开《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审查会。会议本着科学、求实的精神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港口布局规划》进行了认真的审议,认为该规划思路清晰、内容全面、资料翔实,基本符合交通部最近颁布的《港口布局规划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的规定要求,经必要的补充、完善后可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广西沿海港口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3.
港口规划     
《港口科技》2006,(10):38-39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出台,“十一五”沿海港口吞吐能力新增8成,连云港总体规划通过交通部审查。[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今年6月26日,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在国务院新闻办正式发布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交通部联合编制的《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继去年推出《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之后的又一个指导我国水运发展蓝图的国家级纲领性文件。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规划》的制定思路与实施措施,本刊对交通部综合规划司司长董学博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5.
刘丽耀 《集装箱化》2011,22(10):16-18
早在2006年9月,我国原交通部就发布了《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提出将全国沿海港口划分为渤海湾、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等五大港口群,通过优化布局和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6.
今年6月26日,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在国务院新闻办正式发布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交通部联合编制的《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继去年推出《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之后的又一个指导我国水运发展蓝图的国家级纲领性文件。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规划》的制定思路与实施措施,本刊对交通部综合规划司司长董学博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7.
9月15日,交通部召开《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我国将形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沿海5个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港口群体,并在主要货类的运输上形成煤炭运输、石油运输、铁矿石运输、集装箱运输、粮食运输、商品汽车运输及物流、陆岛滚装运输、旅客运输8大系统。据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介绍,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是沿海港口的空间分布规划,也是最高层面的港口规划。《规划》的出台,将对沿海港口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完善起到十分重大的促进作用。沿海港口建设成绩显著截至20…  相似文献   

8.
屠德铭 《中国港口》2003,(10):21-22
<正> 今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湛江港,作了港口要“发挥优势、抓住机遇、理清发展思路”的重要指示。6月5日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8月11日交通部下发了《“印发关于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指示精神进一步推进沿海港口发展的意见的通知”》,要求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深入研究各地区港口发展问题,完善港口管理体制,加强港口规划和管理工作,努力加快沿海港口的建设和发展。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和交通部的《通知》精神,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港口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港口与航道     
《中国海事》2008,(6):71-72
5月29日,河北省政府常务会议正式批准《河北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根据《规划》,该省沿海港口将建立煤炭、原油、液体化工品、铁矿石、集装箱、粮食等6大货种运输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为规范港口规划工作,科学利用、有效保护港口资源,促进港口健康、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交通部制定了《港口规划管理规定》,并于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2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第74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渤海湾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划》。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参加。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远洋航务》2006,(12):23-23
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在第三届海运年会上说,为了合理、有序开发和利用港口资源,国务院已审议通过了《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确定了中国沿海将逐步形成五大区域的港口群,自北向南依次是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匠和西南据海地区。  相似文献   

13.
9月15日,交通部召开《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我国将形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沿海5个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港口群体,并在主要货类的运输上形成煤炭运输、石油运输、铁矿石运输、集装箱运输、粮食运输、商品汽车运输及物流、陆岛滚装运输、旅客运输8大系统。  相似文献   

14.
<正> 交通部在新世纪初制定的《全国沿海港口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沿海港口发展的战略总目标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满足国家现代化建没的需要,以国际、国内航运市场为导  相似文献   

15.
依据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结合港口经济学基本原理,从评价我国现行沿海港口布局的成绩与不足入手,对2006年8月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的编制背景进行详细分析,具体论述这一新规划的实施对于适应国家总体战略、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优化岸线资源配置、适应港口竞合机制需要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信息     
《水运管理》2006,28(11):40-40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2006年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根据规划,我国沿海港口今后将形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5个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港口群体,并将强化群体内综  相似文献   

17.
安飞 《中国船检》2006,(10):22-25
9月,金秋季节,《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终于在千呼万唤中揭开了面纱。在交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沿海5大港口群,煤炭、石油、铁矿石、集装箱等8大运输系统纵横交错,共同编织出中国港口未来的宏伟蓝图。毋庸置疑,2010年,中国港口将全面雄起!  相似文献   

18.
蔡哲 《中国港口》2006,(9):14-14
距上世纪80年代末颁布的《全国主枢纽港规划》,全国港口界等了10多年,终于迎来新的港口规划——《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诞生。因为,10多年对历史来说是一瞬间,但中国港口却发生了巨变,至2005年底,我国已成为世界港口大国。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又走上高速发展道路。显然,回过头看原来的港口规划虽然也强调大发展,但那是一种外延式扩张,是粗放型的规划。10多年中,沿海港口缺乏分工合作、缺乏区域协调,港口低水平重复建设、深水岸线日渐稀缺,以及港口出现恶性竞争等等问题久治不愈,因此,对沿海港口重新洗牌,以全新的姿态迎战国民经济全新发展的新需求成为必然。在这一背景下一部具有宏观性指导意义的港口新规划诞生,的确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吕航 《中国船检》2004,(9):32-35
七月,福州有多个针对港口业发展的论坛、研讨会、论证会举办。地方省市领导,遍邀国务院、交通部、海关总署和有关研究、规划院所及协会组织的有关领导和专家,为福建的港口经济把脉。初步拟定了《福建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送审稿)》。此番活动被经济观察界人士认为,是该省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打造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第四大港口群”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雄起之举。  相似文献   

20.
《航海技术》2005,(5):35-35
交通部水运司官员表示,我国将加快沿海港口建设。将继续推动区域港口资源整合,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泛珠江三角洲地区、西南沿海地区港口,合理配置集装箱、外贸进口原油、铁矿石、煤炭等专业化码头;加快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浙江、江苏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大连港为龙头、营口、丹东、锦州等港相配合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今后港站主枢纽的规划建设要充分考虑发展综合物流的需要,推进物流园区建设,形成物流中心。交通部的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形成干线港、支线港、喂给港等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港口集装箱运输体系;临港工业和商贸活动成为沿海港口的重要功能.港口物流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