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总结了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结构物的病害特征,归纳出锚索桩板墙的病害类型主要有局部破坏、连接体破坏和整体破坏。其中局部破坏是最常见的病害现象,进一步将其细分为锚索破坏、桩体破坏和板破坏、嵌固段岩体破坏。分析了每种破坏形式的主要破坏原因,并针对每种破坏状态,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措施,以供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有关研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破坏70%以上直接或间接与水有关,即是由水破坏引起的。水破坏已成为我国沥青路面最严重的破坏形式之一。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水破坏现象及原因,简要介绍了防治水破坏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山西省黄土地区公路边坡破坏问题,在了解黄土地区公路所处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的基础上,调查分析了边坡的两种破坏形式:坡面破坏与坡体破坏。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坡面破坏中的冲刷、剥落与坡体破坏中崩塌与滑坡破坏发生的原因。提出了4种边坡破坏形式的防治措施:采用草泥喷护技术防治冲刷破坏;建议山西省黄土地区采取人工植草措施、客土喷播防护措施与土工格室措施等防治剥落破坏;对于崩塌破坏,建议进行填补沟缝、削坡、拦截以及支挡等防治措施;在边坡坡体附近修筑"丁坝"、修建截水盲沟或钻孔及削坡减重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滑坡破坏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对配有不同配筋率的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简支标准梁(550 mm×150 mm×150 mm)进行了等幅疲劳荷载试验研究,试件配筋率分别为0%、0.29%、0.487%、0.934%和1.946%.这批试件的疲劳破坏形式为折断破坏、弯拉破坏和剪压破坏.针对不同的疲劳破坏形式,提出了两个疲劳破坏界限配筋率的概念,并推导了可供配筋混凝土路面设计参考的疲劳破坏界限配筋率.  相似文献   

5.
大跨度球型屋盖结构风致连续破坏过程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CFX11.0,基于雷诺平均(RANS)方法的SSTk-ω湍流模型,对大跨度球型屋盖风致破坏过程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研究风致连续破坏过程中,屋盖开口附近风压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跨度球型屋盖风致破坏区域受矢跨比的影响,屋盖破坏过程中破坏开口边缘处风压发生较大变化,这是屋盖风致连续破坏的主要原因.此外,结构前后入口也对破坏开口屋面内外表面风压系数分布规律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破坏破坏的特征,并详细分析了水损破坏产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从新的角度分析了割缝和湿度变化对水泥砼路面的影响,指出面层和基层的相互作用会导致3种基本破坏形式,3种基本破坏形式的出现将引起路面结构的进一步破坏。设置隔离层和结合层的路面结构将避免3种基本破坏形式的发生,显著减少路面破坏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了准确地评价巷(隧)道开挖面附近围岩的稳定性,采用真三轴卸荷扰动岩石测试系统对大理岩岩样进行第三主应力单面卸荷加、卸载试验研究. 通过高应力巷(隧)道开挖围岩失稳机理分析,采用不同应力加卸路径模拟能量积聚型和应力集中型两种物理工程破坏模型,进一步分析两种破坏模型的应力-应变曲线规律、破坏特征和强度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卸荷面应力的减小出现扩容现象,主要破坏面在临空面附近,随着轴压的升高,劈裂破坏范围增大,卸荷临界值也增大;随着围压增高,屈服点和峰值点增大,并且屈服点和峰值之间的曲线斜率较为平缓,破坏由局部张拉-劈裂-剪切复合性破坏发展成整体劈裂破坏;同围压条件下卸荷破坏强度是加载破坏强度的80%,岩体卸荷比加载更容易破坏,进而修正了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   相似文献   

9.
从新的角度分析了割缝和温度变化对水泥砼路面的影响 ,指出面层和基层的相互作用会导致 3种基本破坏形式 ,3种基本破坏形式的出现将引起路面结构的进一步破坏 .设置隔离层和结合层的路面结构将避免 3种基本破坏形式的发生 ,显著减少路面破坏的发生 .  相似文献   

10.
对水泥混凝土碱集料反应(AAR)导致水泥混凝土破坏,从碱的来源、破坏原因的诊断、预防措施及如何判断混凝土发生碱集料破坏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工程实践中如何对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破坏进行修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