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保税区的发展,保税区的功能已从单纯的以保税为目的向保税增值方向发展。其中,物流产业已成为保税区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鉴于目前保税区物流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理论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为此,本文拟从理论规范的角度对保税区物流产业发展目标体系作一界定。 一、保税区物流产业的基本构成 保税区作为一个特定的经济发展区域,融贸易、生产、服务、运输等各种产业形态于一体,由此决定了构筑在保税区经济基础之上的物流产业,具有综合性、国际性和个异性等特征。为此,在明确保税区物流产业发展目标之前,首先…  相似文献   

2.
保税港:航运物流发展助推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探索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1990年外高桥保税区作为我国第一个保税区正式设立。其后,国务院相继批准了15家保税区,实行保税的海关监管政策,发展贸易、物流和加工等业务。虽然保税区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在物流集散和外贸窗口方面发挥了独特的积极作用,但是保税区和港口运作的完全分离,使得保税区在发挥口岸物流功能方面的优势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3.
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探索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1990年外高桥保税区作为我国第一个保税区正式设立。其后,国务院相继批准了15家保税区,实行保税的海关监管政策,发展贸易、物流和加工等业务。虽然保税区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在物流集散和外贸窗口方面发挥了独特的积极作用,但是保税区和港口运作的完全分离,使得保税区在发挥口岸物流功能方面的优势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4.
大连“区港联动”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港联动”是指保税区与邻近的港口合作,在港区划出特定的区域(不含码头泊位)作为海关监管特殊区域,进一步整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和港口的区位优势,以发挥物流产业为主,按“境内关外”定位实行封闭管理。2004年8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同意扩大保税区与区港联动试点的复函》,正式批准大连等七个保税区与邻近的港口开展区港联动试点,建设区港联动保税物流园区。因此,大连要充分发挥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和港口的区位优势,走出一条具有大连特色的区港联动之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于1990年6月设立了我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保 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之后又陆续设立了共计 15个保税区。这些保税区借鉴国际上通行的自由贸易 区模式,位于港口附近的特殊经济区域,以发展国际贸易、出口加 工、仓储和商品展示为主要功能,旨在改善我国投资和建设的软 环境。业内人士众知,中国保税区创设的政策优势对中国保税区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中国在保税区的基础上发展自由贸易港,以物流为主导,让原保税区与具有成为国际枢纽港潜力的港口连成一条龙,加强港口的竞争力。经国务院批准,  相似文献   

7.
陈柳钦 《水运管理》2005,27(3):35-38
针对我国保税区国际物流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促进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战略措施:构筑和完善以多式联运体系为核心的国际物流高速公路;建立国际物流信息交易系统;吸引航运集团共同建设国际物流园区;鼓励保税区内物流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发挥保税区管委会作用,积极发展第四方物流;全面实施环保物流管理;架构海关通关新框架;创新保税物流园区海关监管模式;引进和培养优秀物流管理人才等。  相似文献   

8.
保税区和港区实行区港联动,是我国保税区向国际自由贸易区(自由港)转型的积极探索。上海外高桥已正式开始试点运作。有独特优势的深圳盐田港正积极争取列入试点单位,因为这是盐田港发展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9.
《中国港口》1994,(4):3-3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6月3日天津举行的全国保税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保税区是我国在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的经济开放试点。 在谈到保税区还存在许多不规范、不完善问题时,他提出要从两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要正确认识并充分发挥保税区的出口加工功能;努力开拓国际转口贸易的功能;积极发挥保税区的仓储、商品展示等贸易服务功能。这些基本功能是保税区与经济开发区和特区的主要区别。 其次,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保税区管理。我国保税区要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就必须对保税区管理加以规范。应当参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来规范保税区的管理,把保税区建成国际、国内市场的连接点和融合体,使经营者直接面向国际大市场。保税区与国际市场之间除国家禁止进出口和配额管理的商品外,货物资金在区内可以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10.
《水运管理》2008,30(9):42-42
据报导,广州保税物流园区预计将于2008年8月份通过国家验收并封关运作。园区位于广州保税区内,面积为0.507km^2。园区将发挥保税区与港口整合联动的优势,重点发展仓储和物流产业,进一步拓展国际中转、国际配运、国际采购和国际转口贸易等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1.
吕航 《中国船检》2004,(12):34-38
今年8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函复海关总署.同意在深圳盐田港等7个保税区与各自临近港区开展联动试点,专门发展仓储和物流产业。至此中国开展区港联动的地区己达15个。而此时,距离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率先启动“区港联动”试点仅仅4个月。迹象表明.这标志着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即自由港)转型的改革试点时机已经成熟。中国保税区正朝着自由贸易区或自由港大步迈进。然而,近日记者在深圳采访。感受到深圳港方面对自由港的话题出语谨慎,对该概念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保税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历史。这十多年来,保税区在吸引外资、扩大进出口、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参与国际贸易的深度和广度将大大加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发挥保税区的作用已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今年,国家海关总署提出对临港保税区进行“港、区联动”的试点,以整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和临近港区的区位优势,促进保税区和港区的共同发展。本文将就临港保税区实施“港、区联动”的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凌峰 《集装箱化》2009,20(2):35-36
为减轻全球金融危机对进出口企业的影响,昆山海关不断降低企业通关成本,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作为我国最早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昆山出口加工区将加工贸易从“散养”转变为“圈养”。出口加工区就像是保税区的“孩子”。一方面,出口加工区是保税状态下的加工区,仅适用于外销产品;另一方面,国内采购的原材料进区即视为出口,可获得退税,比保税区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4.
<正>一、保税区功能开发的“牛鼻子” 目前,上海外高桥港口与外高桥保税区虽然连成一片,但在体制上尚未实行一体化管理,保税区的功能尚未扩张到港区。即使这样.港口经济与航运的发展对保税区的繁荣已经起到莫大的促进作用。如1995年,外高桥港口的年吞吐量226.2万吨,完成集装箱作业11万TEU;保税区完成进出口货物总 值9.43亿美元。1996年上半年,外高桥港口完成吞吐量153.5万吨,同比增长39%;其中完成集装箱作业12.5万TEU,同比增长191%;同期保税区完成进出口货物总值达7.57亿美元,同比增长55% 。由此可见,外高桥港口的吞吐量的增长必然带来保税区进出口货物的相应增长。  相似文献   

15.
薛惠全 《集装箱化》1998,(1):27-28,24
加速发展大连港集装箱运输,使之能更好地参与东北亚经济台作,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迅速腾飞,需要在政策上给予大连更大的扶持,从目前来看最大的政策推动力在于大连保税区与大连港大窑湾港区一体化发展即开辟保税港区(简称“港区一体化”)。这在目前大连的港口与保税区相互脱节的情况下意义将十分探远。  相似文献   

16.
一、上海港发展"区港联动"的背景与要求1.上海港发展"区港联动"的背景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在保税区的管理体制、保税区的法律法规体制以及保税区的功能定位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诸  相似文献   

17.
《世界海运》2009,32(3):20-20
与保税区相比,保税港区的内涵更为丰富,功能更为齐全。从字面上很容易看出,保税港区比保税区多了码头和港口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水运文献信息》2004,(9):17-17
青岛一旦形成具有国际自由贸易区内涵的保税区,并实现港区联动,无疑将成为釜山港的劲敌。  相似文献   

19.
2004年8月中旬,国务院正式批准厦门试点“区港联动”,这一重大政策支持,不仅可以推动保税区与港区的资源整合与功能联动,进一步提高厦门对外开放层次与水平,使保税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迈出实质性一步.而且为厦门继续发挥在对台工作中的独特作用提供了新契机。用好“区港联动”政策,建设有特色的“区港联动”模式,厦门将能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继续发挥领先作用,进一步创出新的优势,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保税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享有的优惠政策会逐渐弱化,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就必须向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区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