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是《机电兵船档案》创刊20周年。20年,对于人类历史而言仅仅是弹指一挥间;20年,对于一本刊物而言,已经由孕育发展迎来了成熟。《机电兵船档案》的20年,是与机电兵船行业档案事业同步发展,与档案工作者共同进步的20年。我从事档案工作近十载,每当回忆起与刊物共同前进的每一步,我的心情就有抑制不住的激动。是《机电兵船档案》伴随我成长。我喜欢这本杂志,因为她是我工作中的良师益友;我珍爱她,是因为我珍视自己工作的经历。《机电兵船档案》伴我成长我是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与《机电兵船档案》结缘的。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哈尔滨工程…  相似文献   

2.
留寿贤 《中国水运》2007,7(1):17-19
通过对瓯江中上游航运落后的原因分析,指出开发瓯江中上游、充分发挥航运优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出了开发瓯江中上游航运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瓯江航道效率,增加货运量,文中整理了瓯江中下游流域航运开发工程实施后瓯江下游的航道要素,并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分析了航道宽度、通航水位和桥梁净空尺度对船舶型值的限制,给出了通航瓯江下游3000吨级货船的主尺度。  相似文献   

4.
江立群 《珠江水运》2006,(Z1):16-17
CCS即将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50年来,CCS伴随着我国的造船、航运、海洋工程、认证、相关制造业和保险业的发展,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而逐步的成长、成熟。她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冲击、经受过国际船级社协会内部优胜劣汰的考验、更是在过去的五年里自己进行了一次类似于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推动瓯江中上游水运发展,分析瓯江中上游水运发展的基础条件,指出瓯江中上游水运发展正面临着交通强国建设、国家及省市层面推进的运输结构调整、高等级航道的投入使用及临港产业发展等所带来的机遇,提出瓯江中上游水运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及构建瓯江千吨级河海联运出海通道、打造黄金水道上的专业化规模化港口作业区、强化海河联运政策引导和扶持、打造高效智能的内河水运信息平台、促进海河联运运输组织标准化与全程发展等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吕航 《中国船检》2001,(2):25-28
在重庆,我见到了王嘉玲. 见王嘉玲很难.在航运界,她鼎鼎大名,无数的荣誉像无数的光环幸运地罩在她的头上.这给身为"船长中的船长"的她以很大的压力,使她更加专注于本职工作,心不旁骛.她很忙,真的很忙.在新闻界,她不算很知名,连笔者也仅仅是因为她近期荣获"全国十大女杰"才听说"黄"嘉玲其名.我打听一下,其他媒体也不知其人.打长途电话到重庆,她的同事说她是一个干实事的人,她很低调.因为她忙,因为她低调,所以要见她很难.  相似文献   

7.
有两则真人真事,深深地感动着我、激励着我,使我再次感受到激励在人处于逆境中、尤其处于生死关头所产生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被誉为铁人和抗癌英雄的徐州五交化工公司韩玉亭大姐,她曾动过14次大手术,切除了6种恶性肿瘤,去掉了乳房、子宫和部分肋骨、胃、肺、脾、胰等12个器官,20年过去了,一个体内去掉了这么多"零件"的人,仍在顽强地、健康地、潇洒地活着.众人惊诧地向她请教抗癌的秘诀,她说:第一条就是自我激励,每次动手术,我都坚信自己定能度过这一难关,坚信自己能活下来.正因为有了这种自信心,有了这种积极的信念,她绝处逢生,创造了生命的奇迹,重新走进生命的绿洲.  相似文献   

8.
大副的爱     
嫂子结婚了,新郎不是我哥,那时我恨透了她,她欺骗了我哥的感情不算,还卷走了我哥的全部财产。哥是远洋船上的大副,一年四季在外漂泊,以海洋为伍,当初哥爱上了她的美貌,我曾持过反对意见,哥说我是嫉妒,谁让我的女友不如嫂子漂亮呢。哥仅比我大不到20分钟,我们是孪生兄弟,但他比我有才,海事大学毕业后,上船当水手,  相似文献   

9.
正"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内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发展瓯江江海联运的关键时期。当前,瓯江江海联运系统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内河航运运量大、运费低、节能环保的优势已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瓯江是浙江省的第二大江,蕴含着丰富的内河航运资源,可联接温州港、舟山港等沿海港口。发挥瓯江内河航运的优势,建立起江海联运系统,是落实海洋强国和内河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水道港口》2017,(5):484-488
文章通过自然条件分析以及经验证的二维潮流泥沙数值模拟计算等手段对两种采砂范围及不同采砂深度条件下,瓯江北口采砂工程对瓯江河口河势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给出相应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瓯江口水文泥沙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在大量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对瓯江口海区的地貌特征、河道径流特征、河道输沙特征、潮汐特征、潮流特征、余流特征、波浪特征、含沙量特征、泥沙来源、盐度特征、悬沙粒径和底质粒径特征、瓯江南北口的分流和分沙特征、中水道和北水道的分流和分沙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实测资料分析得到了瓯江口挟沙力公式,得到了平衡水深公式,为瓯江河口的工程开发建设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主要研究成果表明:(1)瓯江口的潮汐属正规半日潮类型,平均潮差在4 m以上,属强潮河口;(2)潮流属正规浅海半日潮流类型,呈往复流动,潮流动力强;(3)瓯江为少沙河流,多年平均年悬移质输沙量为205.1万t;(4)瓯江南北口的平均涨潮分流比为21%和79%,落潮平均分流比为26%和74%;(5)瓯江南北口的平均涨潮分沙比为20%和80%,落潮平均分流沙比为22%和78%。  相似文献   

12.
今生有幸,在巫山大宁河即将消失的时候,我于2002年的初春和深秋两次来到她的身边,用心去触摸去记忆她,这可是最后一次铭心刻骨的记忆,因为她已不复存在,她那隽美的身姿、翠绿的衣裳、滟滟的波光已变成过去,变成梦中的追忆.  相似文献   

13.
正25年前,从湖南科技大学毕业的刘俊清因"制服情缘"选择成为了一名验船师,从此柔弱文静的她,在水上船头风吹日晒,在资料室里生啃死磕。蓦然回首,她泪光晶莹,付出过、委屈过,但更多的是收获感、满足感、成就感。"如果人生让我再次选择,我依然会义无反顾穿上这身制服,走上这条‘水’路"。  相似文献   

14.
温州港今昔     
朋友,你去过温州吗?你到过温州不但会被温州的山光水色和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所留连忘返,而且当你要坐船领略一下瓯江两岸旖旎的风光,追寻那雁山之影,瓯海湖踪,你会发现温州的崛起,离不开温州港。正如宋朝诗人杨蟠诗中写道:“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温州素以“东瓯名镇”、“鱼米之乡”、  相似文献   

15.
章伟彬 《中国水运》2005,(11):24-25
近年来,由于温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红火,对砂石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使得瓯江采砂作业发展较快,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属违规作业、无序开采,不仅严重破坏了两岸堤防设施和水文、生态环境,同时,给瓯江的通航环境也带来了较大影响。如何对瓯江挖砂作业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确保通航和作业安全是摆在主管部门面前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16.
瓯江是浙江省的第二大河,其中游正由社会投资建设4个枢纽。为使枢纽建成后船闸的运行管理体制顺畅,结合现有船闸运行管理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针对瓯江梯级开发的特点,提出了船闸运行管理方式及利弊分析,供有关管理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7.
感忆光华轮     
1975年,新中国第一艘自营远洋船——光华轮结束了它驰骋碧海45年的职业生涯,正式退役。船员们最后一次穿过她老旧的船舱,最后一次踏上她锈迹斑驳的甲板,挥手告别这位伴随他们征战碧海蓝天的海上老兵。就像美国名将麦克阿瑟说过的,老兵永远不死.他们只是悄然隐去。光华轮作为新中国远洋运输事业的起点,作为中国航海史上一个独一无二的坐标,  相似文献   

18.
感忆光华轮     
《中国远洋航务》2009,(10):42-43
1975年,新中国第一艘自营远洋船——光华轮结束了它驰骋碧海45年的职业生涯,正式退役。船员们最后一次穿过她老旧的船舱,最后一次踏上她锈迹斑驳的甲板,挥手告别这位伴随他们征战碧海蓝天的海上老兵。就像美国名将麦克阿瑟说过的,老兵永远不死.他们只是悄然隐去。光华轮作为新中国远洋运输事业的起点,作为中国航海史上一个独一无二的坐标,  相似文献   

19.
如果《珠江水运》已根置于你的心底,那么我们十分内疚地对你说:她要换名字了。但是我们保证,不管她叫什么,她所坚持的精神不会改变。《珠江水运》,20年前我的前辈们花了很大的气力,为她起了名,上了户口。如今的她,为了发展,突然要改名换姓,许多人不理解,我也一样。我曾经耿耿于怀她的名字竟然是由两个限定语组合而成的。后来想通了,哪怕她所圈定的这片土地再狭小局促,作为继承者,也没有理由放弃耕种。我们坚信,名字是可以改的,但精神不能变。坚守一个梦想,坚持一种精神,名字已经显得不再那么重要。不久前,还有编辑部的同事问我,我们的《珠江水运》到底要办成什么样子。我沉思许久都无法作答:因为无论怎样努力,我们都有可能成为一场传统纸媒的  相似文献   

20.
乐清湾及其附近海域港口主要服务于温州市和台州南部地区,随着港口后方金温铁路运输作用的发挥、温福和温甬铁路的修建、瓯江内河航道的改善、金丽温高速公路和沿海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港口对浙西南、闽北、赣东、皖南等间接腹地的辐射力度将进一步加强。同时伴随区域内专业化深水泊位的建设,港口功能逐步完善,其在引导临港产业集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腹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将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