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水对软土的工程特性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结合水对软土次固结特性的影响机制,选取天津软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结合水的等温吸附试验及原状土和不同结合水含量下重塑土的固结蠕变试验。从结合水角度对原状土的固结蠕变特性进行了探讨,并就结合水类型及含量对重塑土蠕变特性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等温吸附试验中90%相对湿度节点为土中强、弱结合水的界限,98%相对湿度节点为弱结合水和自由水的界限;相应的,土中强结合水吸附量为13.2%,弱结合水吸附量为22.6%;另外,水化中心的改变导致强结合水阶段吸-脱附过程之间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原状土固结蠕变过程中,当固结压力p>400 kPa后,土体的次固结受弱结合水控制,此时结合水排水比自由水困难许多,这是原状土次固结系数在400 kPa后开始逐渐减小的原因之一;原状土在整个固结蠕变过程中排出了12.1%的自由水和9%的弱结合水,没有强结合水排出。在强结合水范围内重塑土的次固结变形及次固结系数对结合水量的变化并不敏感,进入强、弱结合水共存状态后,结合水量对重塑土次固结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次固结变形量及次固结系数随含水量的增加呈现加速增加的趋势,说明弱结合水是软土固结蠕变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2.
寇宝泰 《公路》2002,(4):129-130
1 翻浆发生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1 .1 翻浆发生的过程翻浆是我国寒冷地区特有的公路冻害现象。它不仅会破坏路面 ,妨碍行车 ,严重的还会中断交通 ,对国民经济建设、国防战略都具有一定的危害。翻浆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各省及南方的季节性冰冻地区 (集中在春融季节 ) ,由于路面排水不畅、雨水下渗 ,使路基潮湿 ,地下水位升高 ,进入冬季 ,当路基土表面开始冻结 ,土孔隙内的自由水在 0℃时首先冻结 ,形成冰晶体。当温度继续下降时 ,与冰晶体接触的弱结合水 (薄膜水 )被吸引到冰晶体上冻结。于是与冰晶体接触处土粒上的结合水膜变薄 ,就要从结合…  相似文献   

3.
利用离子土壤固化剂加固武汉市汉阳区红粘土,通过对不同配比的阿太堡试验、ξ电位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红粘土在加入ISS后,塑性指数降低,ξ电位减小。试验表明:在以粘性土为主的红粘土中加入离子土壤固化剂,通过电化原理,它能取代吸附在粘土表面可交换的阳离子,改变粘土颗粒表面的双电层结构,减小弱结合水膜厚度,从而提高红粘土的强度。  相似文献   

4.
水分迁移引起红粘土路基软化及病害预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认为,含水量的变化将会引起红粘土路基强度的显著变化,因此水分迁移是造成红粘土路基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避免出现路基内部含水量的增加,在路基填筑层上表面覆盖薄膜等防水材料,在填挖交界处铺设无砂混凝土层,确保填挖交界地下水的排出等防排水措施极为必要。并结合水分扩散和冷凝迁移是引起路基运营后软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可防水分扩散和冷凝迁移的新方法"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广东湿润多雨地区细粒土路基压实控制标准,对广东广连(广州—连州)高速公路典型天然含水率偏高含砂低液限黏土开展基本物理性质、重型湿法击实、浸水CBR(加州承载比)和固结试验,利用容量瓶法测定土样的吸附结合水含量,分析吸附结合水对含砂低液限黏土击实特性、强度、水稳性和压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结合水含量与塑限成正相关关系;含砂低液限黏土中吸附结合水具有类似固体的性质,且在路基运营期始终稳定;初始含水率低于吸附结合水含量时,含砂低液限黏土CBR试件浸水后的膨胀量显著增强;吸附结合水对含砂低液限黏土在高含水率状态下保持一定CBR强度和低压缩性起到积极作用;压实度控制下限值与吸附结合水含量和最佳含水率相关。  相似文献   

6.
降雨条件下红粘土路基水分运移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非饱和土降雨渗流理论,结合实测红粘土土水特征参数,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红粘土路基饱和-非饱和降雨入渗下含水率和压力水头动态变化规律,分析降雨强度、土体渗透性系数变化对路基内部渗流场变化影响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红粘土路基降雨人渗情况下路基土降雨影响饱和区深度一般为2~3 m,随着降雨历时增加,土坡饱和区扩大,对低...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用高液限土直接填筑高速公路下路堤时压实度控制的下限值,选取海南高液限土,并以长沙黏土质砂为对比样,开展基本物理性质、电镜扫描、重型湿法击实、浸水CBR和非饱和固结试验;利用容量瓶法测定土样的吸附结合水含量;分析吸附结合水对高液限土击实特性、强度、水稳性和压缩性的影响;将吸附结合水视为土中固相的一部分,提出并论证高液限土压实度控制下限值计算式。研究结果表明:海南高液限土含有大量微孔隙和叠片状结构的黏土矿物,吸附结合水的能力远强于黏土质砂;吸附结合水含量与塑限密切相关,约为塑限的85.3%;吸附结合水作用使高液限土相对黏土质砂而言最佳含水率偏高,最大干密度偏低;当初始含水率低于吸附结合水含量时,高液限土CBR试件浸水后的膨胀量显著增大;吸附结合水对高液限土在高含水率状态下仍能保持一定CBR强度和低压缩性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可在路基运营期内始终保持稳定;采用高含水率的高液限土填筑下路堤时,其压实度控制下限值并非定值,而是与其吸附结合水含量和最佳含水率相关,前者越大于后者,压实度控制下限值越低。研究成果可为高液限土路基设计与施工及相关技术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膨胀土用作路基填料的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弱膨胀土经过处理后可作为路基填料,公路路基采用压实度与CBR值双重控制指标.由于膨胀土与水作用后显著膨胀、软化,按现行试验方法,膨胀土CBR强度值往往难以满足规范要求.文中以非膨胀性粘土包边法这一常见有效的处置方法为原型,探讨适合膨胀土特殊性质的CBR实验,并借此研究土水作用的其他相关性质.  相似文献   

9.
三、几个关键问题的初步探讨 (一)泥结碎石路面的结构路面结构主要部分是承重量。承重量承受车辆荷重,以碎石作骨料,用粘土来粘结和填充,并在表面铺一层磨耗层。在坚固稳定的路基上,一般只作承重层。交通量较大、路基不够好的,须作基层和承重量。基层可用块石、碎砖或卵石铺砌,也可用砂砾及炉渣改善土壤。在调查中,比较好的路面多作了基层和磨耗层。磨耗层保护承重量,使车轮不直接与石子相接触,以免冲击脱落,形成坑洞。一般采用细料加粘土修建1~3公分厚,视路面粗糙程  相似文献   

10.
从固结、挤密及形成水泥土复合地基的角度阐述了水泥砂石复合桩基加固路基的机理。并对其沉降进行估算,沿用前人方法将沉降计算分为复合土沉降和下卧层沉降两部分,计算下卧层沉降时分为软饱和土、正常固结粘土及砂性土三种情形。  相似文献   

11.
红粘土填料的路用性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耒宜高速公路红粘土填料路用性能的分析,结合土的失水收缩开裂和复水软化特征的室内试验结果,对红粘土路基表面开裂现象及裂缝扩展规律进行了研究,初步提出了防治开裂的工程措施及可直接用作填料的红粘土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2.
“大碎石底层,泥结碎石路面”也是用粘土做粘结料的,因此它是泥结碎石路面的一种特殊结构型式。兹就这个问题略抒已见,如有不当之处,尚希教正。一、结构型式“大碎石底层、泥结碎石路面”有两部分——铺砌层和人工基础组成。人工基础:在非沙质性的土壤路基上,要铺筑一层沙垫层,目的是为了让沙来填充大碎石下面的空隙。如系沙质路基,沙垫层可以酌情减薄,或者不铺(视路基的含沙成份而定)。铺砌层:用大碎石做主要承重层,然后用小尺寸的碎石,填充大碎石的空隙,上面即是一层用石碴(在强度要求较低的路段可以用粗沙)、沙和粘土粘结而成的密实层。详细结构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13.
在寒冷地区 ,冻害对公路寿命有严重的影响 ,这是由于路基土中毛细管里的积聚水受冻后体积发生膨胀 ,使路基土产生不均匀的胀力 ,造成公路工程的损坏 ,土层毛细管吸取地下水的原理可以通过实验说明 ,毛细管越细 ,水上升的高度越高。路基土中存在着无数的毛细管 ,地下水主要通过路基中的毛细管上升到路基内部 ,冬季来临 ,当大气负温传入地下 ,地表中的自由水首先冻结成冰晶体 ,随着气温的继续下降 ,结合水的最外层也开始冻结 ,使冰晶体逐渐扩大 ,并在土层中形成冰夹层 ,水分冰冻后体积将增加 9% ,使土体随着膨胀发生隆起 ,出现冻胀现象 ,土中…  相似文献   

14.
商开高速公路粉性土路基填筑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粉性土是一种较难压实的土,试验证明恰当地使用振动压路机,合理地控制含水量可以使其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冲击碾对本次试验段粉性土的压实效果不明显。粉性土路基表层铺设低剂量的水泥土补强层可以使土基模量有所提高,并使粉性土路基表面的模量及弯沉检测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我省舞阳环城改建段计长4.036公里,路基全宽22米,土方工程于1982的由舞阳县组织施工,次年底基层(石灰土结构)仍由该县组织施工。由于路基土含水量大,在底基层施工时,普遍出现软弹现象,无法辗压,工程被迫停工。为摸清情况,经调查测定该段路基土属粉质重亚粘土,液限31左右,塑限15左右,塑指一般在13~17之间,小于0.002毫米的胶粒含量为22.67%,土层0~2米范围内的含水量一般为22%左右,最大  相似文献   

16.
《公路》1958,(5)
粘土结碎石路是用不同的级配碎石和粘土,分层铺装,籍压路机碾压,使其互相嵌桥粘结而成的一种过渡式的路面。我市所修筑的粘土结碎石路可区分两种:一种是用7~9公分碎石作承重层、4~6公分碎石作磨损层、1~3公分碎石与粗砂作封层,虚铺18公分,压实厚度12公分。另一种是用4~6公分碎石作承重层、2~4公分碎石作磨损层、0.5~2公分石屑与粗砂作封层,虚铺15公分,压实厚度10公分。经过四年来的行车考验证明这种粘土结碎石路是造价低廉,施工简便,效果良好的。根据我市目前发展情况,修筑粘土结碎石路有以下几点有利条件: 1.材料产地较近,成本造价低,在1956年度每平方公尺造价约2.50元。  相似文献   

17.
江苏沿江地区石灰处治(或稳定)土路基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结合江苏沿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在淤积性粘土、亚粘土和粉砂性亚粘土中掺入石灰处理的经验,对石灰处治土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其应用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湿重度分别为5.5 k N/m3、6 k N/m3的泡沫轻质土进行渗透及吸失水试验,研究了泡沫轻质土的孔隙状态、渗透系数及吸失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气泡混合轻质土是一种高孔隙率材料,其孔隙占比在75%以上,渗透系数约为10-5~10-6数量级,介于粉质粘土与粘土的渗透系数之间;受水浸泡后,泡沫轻质土容重最大增加约25%,失水后容重仍然有约9.5%增加量,在工程设计中应根据不同置换路基施工环境对设计容重按照1.0~1.25之间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9.
针对诸多膨胀土规范中未将胀缩性红粘土剔除出来的问题,笔者从地貌形态、矿物成分、物理力学指标、胀缩机理、路基病害形式、路基处治等6个方面论述了红粘土与膨胀土的显著区别,认为胀缩性红粘土不宜简单地视为膨胀土来处理,建议对红粘土进行更深入地研究,以确定其路基填筑利用方式及工艺。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湖南广泛分布且天然含水量较大的高液限红粘土的非饱和性质,以便有利于指导高速公路路基填筑及边坡防护的施工设计。本文主要通过非饱和土试验研究了红粘土的土-水特征曲线(SWCC)及非饱和土的力学土性参数,且分析了土的粒径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及不同吸力下红粘土的强度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