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地铁三号线某竖井深28.502 m,净空22.7 m×16.3 m,地质条件复杂。结合超大型地铁竖井施工设计与施工实践,阐述解决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超大型竖井设计与施工的重点与难点技术。  相似文献   

2.
赵东平  吴楠  李华  涂怀宇 《铁道勘察》2022,(3):10-16,25
随着我国隧道埋深的不断增加,超深竖井的应用也愈加广泛,对竖井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对近年来隧道工程中超深竖井设计及施工技术相关文献的调研,阐述超深竖井的研究现状,揭示隧道超深竖井研究的薄弱环节.研究表明,目前隧道超深竖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井型设计、井壁压力理论、竖井支护形式和竖井施工方法等方面.在小断面竖井井...  相似文献   

3.
根据三维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以带有竖井的高速铁路隧道为研究对象,建立隧道-竖井-列车-空气三维数值模型,列车运行速度为350 km/h,研究高速铁路隧道竖井交叉结构段列车风的时程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点,分析竖井面积、长度和交叉角度对列车风的作用效果,判定高速铁路单、双线隧道交叉结构段列车风最不利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隧道线路上方典型位置处纵向列车风速度峰值分别是横向列车风和竖向列车风的4.4倍和2.6倍;列车车头经过隧道交叉结构段时,该位置纵向列车风形成涡流,单线隧道处其速度超过20 m/s;竖井会造成隧道交叉段45 m范围内的列车风速度大于一般结构段;高速列车经过单、双线隧道交叉结构段时,典型位置处纵向列车风的速度最大值分别为20.16和18.20 m/s。  相似文献   

4.
通风竖井是长大隧道的重要配套工程,对解决隧道通风和安全运营等问题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2号通风竖井的支护结构,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介绍了竖井施工的方案、机械设备、爆破技术及监测方法。通过采用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保证了竖井快速安全施工,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各行业规范中没有明确提及圆形竖井设计方法的现状,在进行相关规范解读分析的基础上,对比分析竖井侧压力、国内外规范中提到的圆形水平径向荷载的计算方法,并采用3种结构计算方法对实例进行分析论证,得出合理的结论。结果表明:竖井侧压力采用朗肯土压力计算公式;圆形水平径向荷载引入折减系数,该值为25%;荷载结构法采用主动荷载+被动荷载模式,推荐采用二维荷载结构法设计为主,三维荷载结构法及三维连续介质有限元法设计为辅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竖井联系测量工作的可操作性及准确性对矿山法隧道施工至关重要.以广州市轨道交通21号线某标段2号隧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施工竖井结构及现场环境的特殊性,对用于辅助测量的4根钢丝距离和角度进行观测,再利用多点后方交会及钢丝坐标传递原理实现井上和井下坐标传递.研究表明,在隧道开挖至40~60 m、100~150 m、贯通前150...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盾构向大直径、深埋方向发展,作为盾构隧道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盾构竖井施工难度也不断加大,尤其是处于城市中心区、周边环境复杂条件下的盾构始发竖井。北京地下直径线受地铁4号线宣武门车站标高限制,盾构始发竖井深度达到了30m,距天宁寺2号匝道桥近5m,围护结构采用41m深的地下连续墙(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下直径线盾构始发井深31.72m,净空尺寸为15m×17m,为超大、超深基坑工程;阐述在地质条件复杂和周围建(构)筑物密集、沉降变形控制标准高,施工工况多、受力复杂等情况下超大型竖井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以井深270m的通风竖井为例,简要阐述确定竖井施工方案需考虑的因素及主要设备的选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需风量的大小和排烟的有效性两方面论证苏州火车站地下空间环形车道的通风系统采用竖井的必要性。该环形车道采用竖井与射流风机组合通风方式,通过对正常通风工况和火灾工况下需风量的计算,并考虑到排烟的有效性,确定将竖井设在车道的西北和东南两个对角处,有效面积分别为10.2 m2和11.7 m2。  相似文献   

11.
介绍乌鞘岭隧道1号通风竖井的设计、施工与作用,竖井是长大隧道的重要配套工程,竖井完成后,正洞形成竖井负压通风方式,对解决正在施工的正洞通风困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中大直径竖井钻爆法掘进施工凿岩穿孔设备功能单一、施工效率低、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根据现有露天钻机的技术特点,研制出可提高中大直径竖井钻爆法掘进施工效率的ZYL89竖井钻机。该设备具有高度集成化的操作系统、保证设备平稳作业的轻质臂架和底盘、经济环保的双除尘系统,解决了中大直径竖井施工机械化程度低、施工人员多及效率低等施工难题。同时,对设备的臂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优化设计,获得了稳定可靠的臂架结构。该设备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获得了验证,施工稳定可靠,可大大提高竖井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地铁区间须设置铺轨基地,在暗挖区间相应的要设置下轨排竖井。下轨排竖井埋深大,断面也较大,中间不能设横撑,这些控制因素使下轨排竖井设计难度较大。本文通过广州地铁三号线体育西路站至珠江新城站区间的下轨排竖井设计和施工实践,介绍暗挖区间下轨排竖井设计的方案和相应的基坑围护措施,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铁区间隧道火灾的自然排烟,采用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软件,数值模拟通风竖井的长宽比、埋深和开口形式对自然排烟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通风竖井的长宽比在1.25~2.5时,其自然排烟效果明显好于其长宽比为5时的自然排烟效果;当通风竖井的埋深在5~15 m时,对自然排烟的影响不明显;采用直通风竖井的自然排烟效果优于采用渐扩通风竖井的自然排烟效果。  相似文献   

15.
传统钻爆法在进行城市地铁竖井施工时对环境影响较大,采用机械开挖施工可有效减小对周边环境的扰动,为此需要对与机械开挖相配套的装配式竖井围岩压力及结构设计参数进行研究。以重庆地铁15号线重光站竖井工程为依托,对砂质泥岩地层竖井井壁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及装配式竖井衬砌管片结构设计参数开展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推导出适用于砂质泥岩地层竖井井壁围岩压力计算公式,该公式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规律相近;(2)得出不同应力释放条件下围岩压力数值模拟结果与解析公式的比值,给出了围岩压力折减系数的计算公式;(3)基于三维“壳-弹簧”数值模型模拟结果,提出砂质泥岩地层装配式竖井结构设计参数,建议管片衬砌等分为8块,衬砌厚度取0.6 m,管片幅宽取2 m,采用错缝方式进管片拼接。  相似文献   

16.
夹活岩隧道通风方案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特长公路隧道建设制约因素之一的隧道营运通风问题,以沪蓉国道主干线上夹活岩隧道(5 228 m)的通风方案为对象,开展全射流风机通风模式、竖井送排式纵向通风模式等的研究和计算分析,并指导该隧道通风的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及其相关的通风设计。  相似文献   

17.
介绍反井钻机在引水隧洞竖井施工中的应用 ,阐述了反井钻井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在适宜的施工条件下 ,反井钻机适用于 30 0m以下的竖井或大角度斜井的施工 ,该钻机具有施工速度快、工程造价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老城区市政管网建设受既有条件限制无法采用明挖及顶管工艺施工,将更多的采用盾构施工工艺。目前盾构施工技术已在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工程等领域运用十分成熟.。为解决特定环境下无法施作盾构接收井的难题,经大胆创新提出了利用市政管网既有小直径竖井作为接收井的盾构接收方案。而利用既有小直径竖井进行盾构接收必须解决接收井无预留接收洞门、盾构接收密封、盾构机分体接收三大难题。南京洪武路污水主干管下穿秦淮河段管道内径2.1 m,采用盾构法施工,在明城墙下、秦淮河畔利用直径6 m的既有竖井成功实施了盾构接收。本文针对上述三大难题对微型盾构机利用既有小直径竖井分体接收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岩质地层不同开挖步长下隧道风井变形规律,基于变形控制角度,探讨隧道风井合理开挖步长。结果表明:(1)不同开挖步长下风井总位移均表现为竖井底部变形大、距离底部越远变形越小、开挖步越长变形值与影响范围均越大。(2)开挖竖井阶段,竖井开挖面隆起呈线性增长,随后由于衬砌施作隆起值降低,且在横通道开挖阶段再次缓慢线性增长,开挖步越长风井变形越大。(3)沿竖井深度方向,侧移量基本呈线性增大,横通道拱底隆起和拱腰收敛值均呈现距既有隧道越远变形越大;随开挖步长增大,竖井井壁侧移量与横通道断面变形均逐渐增大。(4)可考虑竖井开挖步长1.5 m、横通道开挖步长1.0 m方案。  相似文献   

20.
乌鞘岭特长隧道芨芨沟深竖井快速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乌鞘岭特长隧道芨芨沟竖井井筒基岩段采用短段掘砌混合作业方式施工 ,于 2 0 0 3年 6月份创月成井 13 4 6m的纪录。介绍其施工方法、施工装备 ,并探讨在基岩段实现竖井快速施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