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主桥为(200+2×850+200) m三塔四跨悬索桥,2号塔采用大型双壁钢围堰作为基础施工的围护结构。双壁钢围堰尺寸为78 m(长)×41 m(宽)×35. 5 m(高),围堰在工厂分节加工制造。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就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2号塔双壁钢围堰的下水、浮运、定位、着床下沉等施工工艺做详细介绍,以供同类型双壁钢围堰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1概述1.1设计范围、设计年度及主要工程内容(1)设计范围武汉枢纽南端乌龙泉至广州枢纽北端花都,包括武汉、长沙(株洲)、衡阳枢纽配套工程。武汉至新乌龙泉42.376km正线列入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工程。花都至新广州48.278km正线列入新广州站及枢纽相关工程。(2)设计年度近期2018年远期2028年(3)主要工程内容客运专线正线全长874.350km其中乌龙泉至韶关段715.110km韶关至花都段159.240km,联络线共11条,累计长度为52.484单线公里;动车组走行线5.2双线公里;既有线改线2.725单线公里。武汉、广州(列入新广州站及枢纽相关工程)设动车段;长沙…  相似文献   

3.
1月11日,湖北省交通重点项目——武汉至鄂州高速公路正式动工。2012年完工后,武汉到鄂州只需半小时。汉鄂高速起自武汉左岭镇新桥村,接武汉市和平至左岭高速公路武汉段的终点,向东依次经过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华容镇、胡林镇、华容区蒲团乡、杜山镇、鄂州市鄂城区泽林镇、花湖镇,终点接大广高速公路鄂东长江大桥南引线之花湖互通。项目主线全长54.652km,概算总投资核定为31.35亿元。  相似文献   

4.
《铁道知识》2010,(1):31-33
2009年12月26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与武广高速铁路同步开通投入运营。作为武广高速铁路的重要配套设施,天兴洲长江大桥构成了武汉枢纽第二过江通道,使得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枢纽更加畅通。同时,天兴洲长江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成为我国铁路桥梁史上又一里程碑式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钢梁检修设备"是局科研所承担的我国铁路重点工程郑武客运专线中"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的重要配套项目。  相似文献   

6.
刘震 《铁道知识》2006,(2):24-25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视察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工程时指出,武广客运专线和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新的里程碑,一定要把我国铁路建设史上新的里程碑工程建设好。铁道部等有关部门正在全力以赴,投入精兵强将,坚持高标准,抓紧推进武广客运专线和天兴洲长江大桥建设。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鹦鹉洲长江大桥3号墩位于武昌江岸坡脚,墩位处江岸坡度较大,承台基坑尺寸大且深,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桩基施工或放坡进行基坑开挖将破坏长江堤防,危及堤防安全.基于此,对3号墩基础的武昌侧防护进行研究,以找出最为经济、有效的防护方式与计算方法.研究结论:根据鹦鹉洲长江大桥项目的地质条件,对支挡结构型式进行了研究,通过方案比较,证明3号墩采用“桩顶设胸墙单排桩”对大堤进行防护,是最经济、有效的结构型式.且经施工实践检验,证明了防护桩按m法,辅以电算,计算桩身截面的弯矩、剪力、变形,以及桩侧土压力的方法,是科学合理的,可以保证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铁道学报》2012,(5):1
<正>本建造技术主要运用于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98 m+196 m+504 m+196 m+98 m的设计、施工。1.项目主要内容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是中国铁路客运专线第一座跨越长江的特大型公铁两用桥梁,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四线铁路、六车道公路公铁两用斜拉桥,主跨504 m为世界公铁两用斜拉桥跨度之首。大桥上层公路为六车道,  相似文献   

9.
据《人民铁道》报道:2006年,发达完善铁路网建设全面展开,我国铁路建设完成投资1 553亿元,同比增长76%,完成新线铺轨1 040 km、复线铺轨997 km,投产新线1 605 km、复线705 km、电气化铁路3 960km,铁路营业总里程达7.66万km。2006年,铁道部制定和实施铁路“十一五”规划,深入落实部省(市、区)关于加快铁路建设战略合作协议。这一年,京津、武广、郑西、石太、武合、合宁、温福、福厦等客运专线和太中银铁路形成全面开工局面。广深港、广珠城际、武汉天兴洲长江特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等项目进展顺利。烟大铁路轮渡开通试运营。京沪铁路电…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3月1日,沪通长江大桥开工建设,标志着上海至南通铁路建设拉开大幕。沪通长江大桥位于长江澄通河段,是我国铁路网沿海通道沪通铁路的控制性工程。大桥全长11.072 km,由中国中铁大桥局集团承担大桥主体工程建设。该大桥是一座公铁两用过江大桥,采用4线铁  相似文献   

11.
正35月15日,由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的世界首座高速铁路悬索桥——五峰山长江大桥南主塔成功封顶,标志着连云港至镇江铁路关键性控制工程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五峰山长江大桥作为连镇铁路跨越长江的公铁两用大桥,也是国内首座公铁两用悬索桥。大桥全长6.409 km,主跨1 092 m一跨过江,下层为四线高速铁路,设计时速250 km;上层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此次封顶的大桥南  相似文献   

12.
武汉鹦鹉洲过江通道地处岩溶及地面塌陷发育区,地质条件对工程方案有重大影响.简要介绍了过江通道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岩溶、地面塌陷特征,从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两个方面对桥隧方案的适宜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和方案比选.在桥隧方案比选时,应选择对环境地质基本无影响的方案;从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鹦鹉洲过江通道是较好的建桥场地,桥梁方案宜选用钻孔桩基础;而隧道方案的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因此,桥梁过江方案优于隧道过江方案.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年初,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中国中铁大桥局集团牵头、国内七家单位共同完成的"三索面三主桁公铁两用斜拉桥建造技术",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索面三主桁公铁两用斜拉桥建造技术"依托天兴洲长江大桥建造研究并成功运用。该桥是继武汉、南京、九江和芜湖四座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后,我国桥梁建设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通过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正桥工程基桩检测实践情况,系统介绍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的依据、原理和检测程序。  相似文献   

15.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早在100年前,京汉、粤汉铁路的相继建成,让武汉逐步成为我国中部的水陆交通枢纽。新中国成立后,武汉长江大桥的通车和多条干线的引入,让武汉枢纽雏形初现。今天,随着合武客运专线、武汉北编组站、武(汉)(安)康二线、武广高速铁路和天兴洲长江大桥等铁路工程的相继建成通车,武汉铁路枢纽以更加宏大的气势展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6.
以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通车试验为背景,介绍了世界级超大跨度公铁两用桥通车试验的依据、评判标准、试验中采用的新技术及通车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乔菊 《铁道知识》2005,(6):11-11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青山区至汉口谌家矶一线,距上游的武汉长江二桥约9.5公里。为国家“十五”重点建设项目,由湖北省和铁道部合作建设。大桥于2004年9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合同交工日期为2008年8月31日。  相似文献   

18.
刘布阳 《铁道勘察》2006,32(2):59-61
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北岸引桥滠口右线桥25号墩的深基坑支护为例,介绍钢板桩支护结合高压旋喷桩进行深埋低桩承台施工的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周肇 《西铁科技》2009,(4):37-38
本文介绍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公路桥面下检修设备走行用纵、横轨道,在纵向转为横向走行过程中的定位方法。轨道定位起到关键作用,保证了设备和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20.
结合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北岸引桥客运专线双线箱梁预制梁场项目,介绍场址选择、梁场布置及生产能力分析、台座及轨道基础的设计与施工,对今后客运专线制梁场的方案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