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进行的列车碰撞安全性研究。碰撞分为两种形式:"一次碰撞"与"二次碰撞"。一次碰撞发生于障碍物与车体之间;二次碰撞发生在车内设施与旅客和司机之间。对于一次碰撞,作者提出一种分析方法,用于评价变形吸收量,并分析了几次重大事故。对于"二次碰撞",对司机受伤进行了定量评价,提出了适当的车体结构设计原理,用于改进防撞性。还提出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利用有限元法,用于对乘客受伤进行精确评估。  相似文献   

2.
根据兰新铁路客运专线祁连山隧道群渗漏水及洞口段结冰病害的实际,以"疏、截、排、堵"相结合的原则,全面采取径向注浆、侧沟斜向打孔注浆及增设电伴热、道床板间刻槽引排以及泄水洞加打排水孔等综合整治技术,从而降低了隧道渗漏水及结冰病害可能引起的高速动车行车风险,确保了高海拔地区高速铁路运营安全,可为优化设计和类似工程病害整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黄勇 《铁道勘察》2015,(3):71-74
中巴铁路穿越帕米尔高原,其中奥依塔克至沙湖段泥石流极其发育,严重控制铁路走向方案及工程设置,以现场调查为主,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体结构、气候、水源等条件系统分析泥石流灾害形成的原因,结合该地区泥石流灾害的特征,提出泥石流地区选线的基本原则及"排导、拦截、滞留"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开拓运输市场,世界一些国家铁路开行了多种不同形式的快运货物列车。美国开行了由双层集装箱平车编成的集装箱专列,西欧开行了最高时速达120~140公里专门运送鲜活易腐货物的快速货物列车。随着国际和地区间交往的日益频繁,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快运货物列车在我国铁路应运而生。 “三趟快车” “三趟快车”是供应港澳鲜活商品的751、753、755次快运货物列车的简称,是铁路与外贸职工干部共同努力、积极创造的一种特殊  相似文献   

5.
以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第三系红砂岩特殊地层中深基坑工程地下水处理为例,针对兰州地区红砂岩遇水易软化、崩解、流塑性强、暴露地表易风化等特性,首次提出了"上降下截"的地下水处理设计方案,总结深基坑开挖不同阶段遇到的水文地质问题,形成了在强风化红砂岩特殊地层中"拦、截、堵、排、降"的综合处理措施,以期指引类似地层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6.
"十三五"时期,粤西地区铁路发展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但与广东省其他地区相比,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文章以新时代对粤西地区铁路网络发展的要求为出发点,对其运输需求进行预测,针对路网层次及总体布局提出以下建议,即重点完善粤西地区与北部湾城市群的便捷客货运通道,打通粤西地区、海南自贸区北上的新通道,形成"一轴三带多支...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住宅集中采暖系统分户热计量的供热收费机制改革的问题,主要阐述了当前既有住宅单元内采暖系统的形式并对室内水平双管系统和室内水平单管跨越系统两种形式的水力稳定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广州地铁三号线与地铁一号线在体育西路站形成立体交叉,三号线的地下三层车站结构穿越一号线的地下二层车站结构。为确保一号线的安全、正常运营,同时确保三号线车站设计与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对采用不同节点结构形式对既有一号线体育西站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和探讨,选择了合理的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分析,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PBA法在车站暗挖工程中的成功应用能够解决松散软弱地层大面积地下开挖兴建工程的技术难题,基于此,本文以西安黄土地区首个PBA工法车站为工程背景,对先期小导洞开挖数量及开挖顺序的合理确定进行研究,从而得到有效控制地表变形的开挖方式,为该车站的结构设计提供设计参考。研究结论:(1)从车站竖向分析,采用"先上后下"开挖顺序不会对上层土体造成二次扰动,六导洞形式可减少地表沉降约20%,四导洞形式可减少地表沉降约15%;(2)从车站横向分析,采用"先边后中"开挖顺序可有效减少导洞间的群洞效应,六导洞形式可减少地表沉降约10%,四导洞形式可减少地表沉降约10%;(3)从围岩塑性区范围上分析,导洞塑性区主要表现在导洞肩部、帮部及底部,四、六导洞形式采用"先上后下,先边后中"开挖顺序,导洞间塑性区贯通程度及范围都明显减小,可减小由于多导洞开挖对周围土体产生群洞效应的影响;(4)采用"先上后下,先边后中"开挖顺序可有效控制地表变形及塑性区范围,该设计方案可为日后类似黄土地区PBA工法地铁车站提供结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讨论滨海软土高水位地区基坑降水对施工的影响,采用Midas GTS NX数值模拟软件依据广州某淤泥质软土场地基坑建立了3D分析模型。分别对未进行降水处理、一次性降水、分次降水三种不同工况下的基坑模型进行讨论,对基坑开挖后整体变形、内外部的土体变形、围护桩变形、锚索应力等力学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对基坑的变形控制有利,在条件允许时采用分次降水效果最佳。不降水工况与降水工况对比,土体与支护结构的最大变形位置会产生变化,基坑边角位置采用排桩+内支撑被动支护形式支护,位移控制效果比锚索主动支护效果略逊一筹。  相似文献   

11.
针对途经山西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客运专线简支梁桥,选取了2种桩径及数量相同、布置形式不同的群桩基础进行了轴力及沉降监测,并与有限元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3排桩基础较双排桩基础受力更为合理,且因为黄土湿陷性的影响,单纯的数值模拟并不能准确分析桩身轴力及沉降情况,需要考虑桩基础的负摩阻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蒙西地区区域路网分工、相邻线运输组织模式、客货运量的综合分析,对新建"呼准鄂"(呼和浩特-准格尔-鄂尔多斯)快速铁路工程的线路建设方案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线路的接轨点和地区引入方案、线路走向方案做了进一步的分析说明。最终优化的方案将构建呼和浩特至准格尔至鄂尔多斯间分工明确、功能合理的综合运输体系,极大地提升通道旅客运输服务质量,与周边路网一起构成"呼包鄂"(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地区快速旅客运输网络,形成"呼包鄂"一小时经济圈,并拓展了呼张快速客运通道的辐射范围,全面提升"呼包鄂"经济圈硬实力,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粤西地区铁路高质量发展,以湛江、茂名、阳江三市为对象,对粤西地区路网规划方案进行研究.首先,对粤西地区既有铁路网现状规模和能力适应性进行分析,探索粤西地区铁路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粤西地区铁路客货运需求进行预测,结合粤西地区铁路发展诉求,提出铁路网发展目标及规划方案,形成"一轴、三极、五辐射、多支线"的...  相似文献   

14.
以宝兰客运专线峡口滑坡为典型实例,研究黄土滑坡和洞穴的成因机制及其相互作用,为此类滑坡防治与洞穴治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峡口滑坡三面环山的"凹"形地形、汇水能力强且排水能力差是产生黄土滑坡与洞穴发育的主要原因;滑坡体土质疏松,加剧了洞穴发育密度;滑坡体改变了原始地形,影响黄土洞穴发育特征;黄土洞穴降低了滑坡体的完整性并加剧了滑坡边界的形成;洞穴系统改变了土体的渗流条件,易诱发滑坡复活。对于黄土滑坡中洞穴的治理,在评价滑坡体稳定性的基础上,宜采取"排、截、填"综合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据《人民铁道》报道,2月份以来,太原铁路局先后在多个区间进行牵引试验,采取多种方式贯通机车交路,畅通枢纽节点,统一车载设备,以此提高侯月、石太等线的运输能力,为"三线"增量奠定基础。开年伊始,太原局就先后在介西线、南同蒲线、侯月线孝西至新乡南间进行6000t货物列车牵引试验,在石太线榆次二场至石家庄间进行5000t货物列车牵引试验,努力为"三线"增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现浇混凝土容易开裂的现状,结合新建兰新铁路极旱荒漠地区无砟轨道道床板的施工,总结出4种常见的道床板混凝土裂缝形式。分析了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通过线外试验段选取了适宜于新建兰新铁路极旱荒漠地区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的最优混凝土配合比。在养护棚中制作道床板,浇筑混凝土时进行二次振捣并多次抹面,采取内掺养护材料、外喷养护剂的"内部抗裂、外部防裂"以及覆盖土工布等防裂措施,从而有效避免了道床板混凝土开裂,提高了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对钢-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梁的自振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中分为三种特定工况:工况一和工况二假设钢梁与混凝土完全组合,但工况二内支座处上混凝土板受拉开裂;工况三假设上混凝土板受拉开裂,且考虑钢梁与混凝土板间的滑移效应。采用平面梁的集中质量法和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分别得到了一两跨钢-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梁模型在三种工况下的自振频率及振型,二者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8.
佛山南海区环岛车辆段与综合基地采用"地铁+物业"模式,一层为车辆段,二层为车库层(转换层),三至十四层为住宅。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为超限复杂高层结构,本文介绍其结构体系、设计参数、超限情况,根据工程特点,采用基于性能目标的抗震设计方法,多软件对结构及重要构件进行各抗震设防阶段的分析。最终分析结果表明本工程结构体系传力明确、构件安全合理,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对蚌埠、蚌埠东"一站两场"组织模式形成的背景和组织模式的变化进行简要说明,重点对"一站两场"组织模式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二级二场"和"中间站"两种管理模式的优化重组方案并分别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京津城际铁路正式运营标志着我国铁路开始全面进入"高速时代".随着铁路运行速度的提高,铁路沿线环境振动问题日益突显,因此,如何缓解由高速铁路所带来的环境振动影响,提高沿线居民生产生活质量,是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研究结论:本文通过建立车辆-轨道-路基-大地和大地-隔振屏障耦合振动模型,运用ANSYS大型有限元通用软件对5种地屏障,即空沟、夹心墙、刚性墙、排桩和三排蜂窝桩的隔振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排蜂窝桩减振效果可达15 dB左右、空沟为6~8 dB左右、夹心墙、刚性墙和三排桩为5 dB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