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佳俊 《世界汽车》2007,(11):54-57
在国内,奥迪A4已经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车型了。奥迪A4在中国上市短短几年时间便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取得了一个非常理想的销售成绩。在奥迪所有车系中,奥迪A4是一款运动气息浓郁的中高档B级车,如今奥迪推出了更具运动风味的新一代A4。  相似文献   

2.
《汽车与运动》2008,(1):53-54
奥迪,每一款车型都流淌着运动血液。尽管在国内有"官车"形象之嫌,但奥迪A4却没有受到丝毫影响,脚踏实地地走着运动型车的路线。或许更多人会关注刚刚上市的奥迪A4 S-line个性风格版,但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那只不过是改动过表皮的1.8T车型,而真正的运动领袖仍旧当属"奇货可居"的奥迪A4 3.0 quattro。  相似文献   

3.
6月16日,一汽奥迪正式公布了全新国产奥迪A6L2.4和A6L3.0共6款车型的价格和详细装备表。其中A6L2.4三款车型的厂家指导价格区间为462,200—570,200元:A6L3.0三款车型的价格区间为561.800—649,600元。这6款车型于6月22日正式上市销售。  相似文献   

4.
《车迷》2020,(3):68-69
让我们先来捋一捋两车的发展史.奥迪A4 Avant第一代车型诞生于1996年,基于大众集团B5纵置发动机平台打造,前身车型为奥迪80 Avant.2015年法兰克福车展,最新一代奥迪A4正式发布,新车基于大众集团B9纵置发动机模块化平台打造.从B5平台到B9平台,A4 Avant在海外的更新换代相当频繁,但由于国内旅行车属于小众市场,并没有被大规模引进,国内消费者大多只能通过平行进口车渠道购买A4Avant.  相似文献   

5.
《汽车驾驶员》2007,(4):93-93
奥迪公司与一汽的合作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从2000年开始,国产奥迪A6正式上市,填补了国内高档豪华轿车生产的空白,也把奥迪全球统一的、高标准的销售服务体系引进了中国,销售持续火爆,成为国内高端公务用车的首选车型。奥迪A61.8T就是在奥迪A6上市后不久就推出的一款A6车型。到2005年奥迪A6L系列推出以前,老款A6产品停产,不久,厂家恢复生产了一款奥迪A61.8T的公务版车型,也是目前唯一生产销售的奥迪A6车型。  相似文献   

6.
陈杰 《轿车情报》2012,(1):68-69
奥迪A7的出现将奥迪家族A系列的车型进一步完善。而“运动背”Sportback车型将奥迪的运动和进取精神进一步传承。对设计师而言。Sportback是一种融合了轿跑车和旅行轿车设计风格的概念;对消费者而言,Sportback是对动感外观与实用功能的完美融合。可以说,Sportback的概念已在奥迪其他几款A系列车型中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A3、A5的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奥迪正式发布了新一代A4和A4 Avant的官图,该车内部代号为B9。新车基于奥迪MLB平台打造,并将于2015年9月举办的法兰克福车展正式亮相。新一代奥迪A4造型更加年轻运动,前脸部分新车采用了全新的六边形进气口,并配以横条幅格栅,前大灯组造型更加动感,并配备有矩阵式全LED大灯。前保险杠造型更加硬朗,视觉效果更加彰显运动。新一代A4的车身尺寸为长4 726 mm、宽1 842 mm(含后视镜2 022 mm)、高1 427 mm,轴距为2 820 mm,相  相似文献   

8.
《汽车维修技师》2009,(1):23-23
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奥迪A6L、奥迪A8、奥迪Q7、奥迪A6、奥迪A4、大众途锐、迈腾、速腾、开迪、宝来、帕萨特B5、波罗、途安等20多个车型。收录的汽车维修案例典型、精辟,并提供了正确的思路和方法,有很强的维修指导性。本书按车型进行分类,每个车型又按发动机系统、自动变速器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电气系统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9.
奥迪A7的出现将奥迪家旅A系列的车型进一步完善,而"运动背"Sportback车型将奥迪的运动和进取精神进一步传承.对设计师而言,Sportback是一种融合了轿跑车和旅行轿车设计风格的概念;对消费者而言,Sportback是对动感外观与实用功能的完美融合.可以说,Sportback的概念已在奥迪其他几款A系列车型中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A3、A5的Sportback车型都比普通版叫座.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A7 Sportback迷人的线条能够征服更多挑剔的眼光.奥迪首席设计师史蒂芬西拉夫(Stefan Sielaff)先生也坚信这一点.他向我们阐述了奥迪在设计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徐雨 《汽车杂志》2009,(9):98-99
推出小改款细化市场增强竞争力,这永远是厂家在一个产品进人疲劳期后的做法,但一汽奥迪在新A4L尚处于新鲜期就推出两款细分车型,足以看出一汽奥迪希望新A4L能棋先一招的迫切心态。  相似文献   

11.
正五、信息娱乐系统与前代车型相比,奥迪A4(车型8W)使用的信息娱乐系统组件彻底修改了。奥迪A4(车型8W)是奥迪车中第一款使用第2代MIB Scale的车。奥迪A4上有三种MMI可供选用:MMI Radio plus MMI Navigation MMI Navigation plus从技术上讲,MMI Radio plus就  相似文献   

12.
<正>匹配车型:一汽奥迪A4L因为发动机大,所以加速性肯定都很好,对这台发动机的调校都很不错,加速很快,制动也很及时,开起来很平顺是对的,有车随心动的感觉。一汽奥迪A4L搭载的这台EA888系列发动机,称得上大众奥迪集团旗下的明星发动机,它经过3次改进换代,并且被搭载到大众奥迪旗下多款主力车型上。这辆A4L上搭载的是代号CUJ的2.0L涡轮增压发动机,当下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先进技术几乎都被使用到了这台发动机当中。其最大  相似文献   

13.
《汽车知识》2009,(9):20-25
为了面对新一轮的竞争,奥迪放低了门槛,在A4的车型序列当中增加了一款新入门车型1.8TFSI。2.0TFSI相应地上升了一个顺位成为中坚车型,并在这个排量当中增加了运动款。  相似文献   

14.
江浩 《时代汽车》2006,(8):88-88
7月24日,一汽一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携众多奥迪主力车型隆重亮相第四届广州国际汽车博览会。此次向公众展示的奥迪车型包括奥迪A8、奥迪Q7、奥迪A6L、奥迪A4、奥迪A4敞篷车、奥迪A3掀背跑车。此外,于2005年底在全球首次亮相、并备受瞩目的奥迪项级高性能运动型豪华轿车——奥迪S8也将首次向中国公众展示,这款车型将在2006年年底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5.
张韵  李耕 《轿车情报》2009,(9):68-73
作为国内豪华中级轿车市场的中坚力量,全新奥迪A4L以完美融合运动与舒适的产品特性展现了奥迪品牌不断进取的领先科技。为了向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一汽-大众奥迪品牌在A4L原有车型基础上推出了全新奥迪A4L1.8TFSI舒适型与2.0TFSI运动型。新车型继承了A4L卓越的产品性能,以两款代表奥迪最新科技的发动机和丰富的舒适豪华配置再次展现了奥迪“突破科技启迪未来”的品牌理念。  相似文献   

16.
吴明  赵航  建明 《汽车知识》2008,(3):60-61
你知道吗?什么是Sline? “Sline”在奥迪是一种运动选装包,它包括三个级别,分别是:外饰组件,运动组件和运动组件增强版。配备了选装包的车型就统称“Sline”车型,目前除了A8之外的所有奥迪标准车型都有Sline车型.  相似文献   

17.
《汽车导购》2010,(7):14-14
2010年5月23日,一汽一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在上海宣布,奥迪A5/S5系列车型在中国全面上市。出自前奥迪著名设计师瓦尔特&#183;德&#183;西尔瓦之手的A5 Coupe双门轿跑车是奥迪A5系列推出的首款车型。它以独树一帜的“优雅运动”为设计理念,为A5系列车型奠定了具有非凡魅力的设计基调。  相似文献   

18.
驻车锁应急开锁机构的结构和操纵方式,基本就是直接从B9系列车上移过来的。用在奥迪A7(车型4K)上时,操纵单元和套筒扳手经过改进,因此就改善了操纵性能。下面会讲到这些特点和改进。驻车锁应急开锁结构如图1所示。一、驻车锁应急开锁的特点奥迪A7(4K)与B9系列和Q5(车型FY)相比较而言,驻车锁应急开锁杠杆在变速器上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样就便于布置驻车锁应急开锁拉索、降低了操纵力且改善了声响特性。  相似文献   

19.
<正>奥迪A5上市三年来,一直是中端COUPE的代表,但是在2010年奥迪A5家族又有了新成员—Sportback和Cabriolet。奥迪A5一直是奥迪轿车系列中的新锐力量,是A系家族中惟一的双门车型,也是最具运动气质的车型。此次奥迪将A5及S5全系进行了全面升级,其中包括了原有的COUPE双门车型,还有大家期待已久的Sportback5门轿跑车和Cabriolet敞篷轿跑车,共七款车型,并根据不同的配置分为10个版本,以供各种不同喜好的人群选择。  相似文献   

20.
许洋 《车时代》2012,(10):40-43
奥迪A8L在豪华行政级领域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进一步丰富产品序列,提高A8L全系车型的竞争力,一汽大众奥迪为A8L家族带来了三名重量级新成员,分别是搭载2.5LV6发动机的A8L30FSI,搭载4.0L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的A8L55TFS1,以及搭配了高功率4.0LV8增压发动机的顶级运动豪华车型S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