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在盾构施工中,基于刀盘开挖直径与盾构管片外径间存在空隙、地质条件、地下水、隧道埋深、掘进模式等因素的影响,易造成地层变形、管片错台、隧道漏水等不良现象,因此要对管片背后的空隙选择合理的注浆材料进行充填。以广州地铁3号线客—大盾构区间的施工实际情况为背景,对盾构施工中的同步注浆技术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2.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陆翔路站~潘广路站区间隧道工程施工实践,详细介绍了土压平衡式盾构机切削穿越建筑物桩群施工技术,并对其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系统总结,对同类型施工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隧道穿越既有桥梁、建筑物等工程日益增多,此类工程中对桥梁、建筑物的沉降控制要求严,安全风险大,一旦发生事故,经济损失巨大,社会负面影响严重。通过模拟计算和沉降分析可事先得到沉降控制曲线,在实施过程中,将监测数据与模拟计算数据进行比较,并根据监测信息及时调整施工部署,在未主动对桥梁采取顶升技术的条件下,通过长台阶、快封闭、上导洞等施工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并最大限度减少暗挖施工对桥梁及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可有效控制沉降、节约投资,为地铁暗挖隧道近距离穿越桥桩及其他建筑物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压喷射注浆工艺设置止水帷幕,能够确保矿山法施工要求的无水作业条件.通过实例,说明止水帷幕注浆施工工艺简单,有利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在地铁泵房工程施工中成功应用,为地下水的处理提供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结合在建成都地铁通越冶金宾馆的施工,介绍了成都卵石土地层中盾构机下穿桩基础建筑物的施工经验。重点介绍了盾构下穿既有建筑物时采用的地下掘进参数控制、地面跟踪注浆、荷载转移等方法,以上方法的综合应用经验对卵石土地层中盾构的施工有着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盾构隧道穿越既有建筑物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速,但是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周边环境和施工条件,研究和制订相应的施工技术和应对措施十分必要.针对盾构隧道穿越下沉式广场、下穿既有下立交以及下穿高架桥墩工程实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针对类似情况的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深圳地铁5号线洪浪—兴东盾构区间下穿广深高速公路立交桥,立交桥为双幅桥梁,1.2 m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底岩层为全风化花岗岩,桩基为摩擦桩,隧道结构边缘与桥桩外侧最小净距为1.6 m。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盾构施工期间对桥桩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提出盾构区间下穿立交桥的相关施工技术措施,并结合施工过程中采集的现场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及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以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某车站深基坑工程为例,研究了软土地层深基坑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规律。通过分析地下连续墙施工及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建筑物沉降原理,提出了多种针对性保护措施,并结合实测数据对建筑物沉降和地面沉降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连墙成槽后,土体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距离地面1/5 H(H为地连墙深度)处,且地连墙成槽阶段产生的沉降约占地连墙施工总沉降的90%;地连墙施工引起的建筑物沉降随施工步骤逐渐增加,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趋于稳定,最大沉降量约为0.98 mm;基坑开挖阶段,建筑物沉降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建筑物最大倾斜值为1‰,满足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9.
地铁隧道穿越溶洞的施工处理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拟建的广州地铁5号线(草暖公园站———小北站)盾构区间工程为例,介绍盾构穿越岩溶段时的施工工序流程和常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手段。鉴于目前各种地质预报手段的局限性,应在设计阶段加强地质调查和勘察工作,施工前还应有针对性的详细补充勘察,以求地质预报资料的准确性。探讨了穿越岩溶的施工预处理技术以及盾构在穿越溶洞段时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地铁盾构区间联络通道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地铁盾构区间联络通道的工程实例,从联络通道的主要施工阶段,对地层加固、管片稳定措施、开挖与初期支护、防水结构、二衬施工等关键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为工程的进展做好基础技术准备和前期保障,总结的技术经验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全断面砂砾地层盾构法旋工土体改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地铁隧道施工的重要工法--盾构法,以沈阳地铁1号线小什字街站--滂江街站区间为例,通过对全断面砂砾地层中长距离盾构法施工土体改良技术的分析,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盾构法富水地层隧道施工中,管片背后同步注浆法的缺陷、产生原因及危害,实践了盾构机上增设风动双液注浆泵,间隔后一定距离,对管背上部二次同步灌筑双液浆,起到了根治缺陷、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二次同步注浆的施工要点、设备选型和注浆操作等进行阐述。二次同步注双液浆技术经多个工程实践后均取得良好效果,建议应确定此法为盾构法隧道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讨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虽然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得以普及运用,但由于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技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将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成本、安全、质量与进度。通过分析小半径曲线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易出现的问题,结合某盾构区间的小半径曲线隧道工程实例,阐述曲线隧道盾构施工技术的运用,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确保地铁盾构下穿古建筑物施工安全,确定先评估、先加固、施工监测、后评估、后加固总体技术路线。通过建立古建筑 1︰3.52 的实体模型并进行振动台试验获取结构阻尼比,利用 Ansys 进行三维建模,采用结构与模态分析,针对易损结构进行加固预防,为后续振动监测与盾构施工提供参考依据,结合试验区施工监测数据,调整施工参数。结果表明:在静力分析下该结构位移最大值约为 14.01 mm,验证了三维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模态分析确定结构模型基本频率为 0.590 46 Hz,最易受损位置为斗枋处。在盾构穿越过程中,古建筑物加速度变化幅度小于 0.003 m/s2,振动频带主要集中在 0.6~20.5 Hz,振动频带处于正常范围,对古建筑物基本无影响。针对盾构下穿古建筑物提出以“地铁盾构穿越以匀速掘进为主,避免运营高峰期作业,影响区地层之间使用注浆加固,对古建筑物易损结构进行支护,施工时采取隔振减振方案”的总体解决思路,为后续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成都地铁盾构隧道地表沉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成都地铁某区间盾构隧道施工情况,根据实测的地表沉降数据,分析了盾构推进时对地表的横向沉降影响。通过实测数据得出Peck法计算参数,用实测值来验证Peck曲线预测沉降的吻合程度。分析表明:当沉降槽宽度系数k在0.13~0.31之间时,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横向沉降规律。  相似文献   

16.
杭州地铁1号线盾构区间(红普路站-九堡站)由于穿越有害气体层而调整为浅覆土区间,论述在设计、施工中遇到的难点及处理办法,理论计算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对同类工程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深圳地铁2号线福田至市民中心盾构区间下穿运营的地铁4号线,结合盾构法区间隧道工程实例,对车站端头井和既有隧道两侧土体加固技术、车站洞门密封技术、近距离隧道掘进模式和参数的选择进行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8.
依托北京地铁8号线某区间盾构隧道工程,首先从盾构施工参数的关联性进行分析,选取4个相对独立的施工参数。之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盾构施工条件下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因素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施工参数对地表沉降的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土仓压力、同步注浆量、刀盘扭矩、同步注浆压力,以期对未来类似工程盾构施工参数优化和沉降控制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盾构法施工在北京地铁5号线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王良 《都市快轨交通》2004,17(5):33--37
介绍了北京地铁5号线盾构试验段的工程概况,以及所采用盾构机和隧道衬砌管片的主要设计参数,对盾构施工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包括盾构始发、端头土体加固、衬砌壁后注浆、加压开舱、刀具检查更换、沉降控制等。  相似文献   

20.
广州轨道交通五号线盾构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解决广州轨道交通五号线盾构施工面临的诸多难题,总结在复合地层中盾构施工的若干经验,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研究方法:通过工程类比、现场试验及监测等手段,对盾构施工相关工法、材料及技术等进行了引进、研究和实践。研究结果:广州地铁五号线大坦沙南-中山八站盾构区间首次成功应用了盾构始发SEW工法,并完成江中超浅埋泥水盾构过江掘进;火车站-小北站盾构区间顺利通过溶洞群,填补该项国内空白;动物园站-杨箕站盾构区间超小曲线半径掘进技术实现了新的突破;车陂南站-东圃站盾构区间首次成功应用了TAC高分子聚合物,辅助盾构顺利通过浅埋砂层。研究结论:广州地铁五号线盾构施工关键技术,有效控制了土体稳定和变形,在环境岩土工程问题防治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