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疆铁路吐库段增建二线挡风墙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晓刚 《路基工程》2010,(1):185-187
南疆铁路吐鲁番至鱼儿沟段经常遭受大风危害,曾多次造成列车重大行车事故。增建第二线时,总结、借鉴既有线的防风经验,确定了合理的防风方案,提出了挡风墙的设计依据及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2.
为合理地布置大跨度龙门吊施工,通过方案比选,提出了一种新的龙门吊布置方案即将龙门吊基础布置在原风井混凝土支撑梁和新增的混凝土支撑梁上,通过在基础梁上布置龙门架的方法,从而将大跨度龙门吊的跨度由28.2m减小到了9m,降低了龙门吊自身的安装难度和施工成本.在新方案中,龙门吊基础受力主要靠风井结构的混凝土支撑梁和混凝土支撑梁下的临时中立柱承担,为满足受力要求,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就龙门吊施工时对风井结构中的混凝土支撑梁和临时中立柱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经现场监测和实施效果表明,按该方案组织施工,风井结构不仅安全可靠,还节约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桥梁施工中预制场采用龙门吊起吊梁板是最常用的一种结构,龙门吊的设计、安全性、可靠性评价是关键一环,它决定梁板施工、起吊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本文对龙门吊的结构设计和分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地铁作为城市繁荣的标志,推动着经济发展与人才的汇集。然而其空间限制、人员密度大等特点成为突发事故的主要"诱因",突发事故的爆发导致人员及财产的双重损失,对城市的社会和国际地位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做好突发事故的防范与处理,降低突发事故发生概率十分重要。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地铁事故进行分析、总结,得出防范措施与处理方法,为地铁的安全运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亚运会公望大桥主桥桥型采用(35+2×95+35)m下承式拱-梁组合桥,主纵梁采用单箱三室钢箱梁结构。桥面采用龙门吊+支架法施工,上部拱安装采用180 t履带吊上桥面分段吊装施工。通过Midas/Civil软件建立全桥整体施工模型,对重型机械上桥施工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得出受力不利点;通过Abaqus软件对受力不利部位进行精细分析,得出具体应力集中数值及范围,并对其进行加固处理;最后,通过指定路线、指定堆场、铺设路基箱板扩散应力等技术措施,确保重型机械上桥面施工安全,完成主桥拱肋安装。  相似文献   

6.
贝雷椼架龙门吊在公路梁板吊装施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吊装安全也成为吊装施工的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龙门吊的结构模型简化为静定结构,并进一步建立力学模型,进行龙门吊的受力验算,验证龙门吊的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  相似文献   

7.
在港口集装箱作业中,龙门吊是重要的港口资源。如何更加合理地调度轮胎式龙门吊对减少港口碳排放和降低运营成本有重要意义。考虑到轮胎式龙门吊在空间上的不可跨越性及其他约束条件,根据装卸过程中所产生的移动碳排放、装卸碳排放和准备碳排放3种排放源,建立了轮胎式龙门吊调度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目标是使轮胎式龙门吊的碳排放量达到最小。由于混合整数规划求解的复杂性,设计龙门吊初始路径策略并运用模拟退火算法求得近似最优解。通过算例实验,从路径长度、碳排放总量和运行效率3个方面对新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相比于最短路径优化方法,新方法路径长度增加8.82%,运行时间仅增加0.21 s,碳排放总量减少3.30%,在保证龙门吊工作效率的前提下,有效地解决了龙门吊低碳路径问题。相比于经典遗传算法与蚁群算法,新方法的预测精确度分别提高1.13%和2.24%,运行效率分别提高9.82%和5.92%。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钻孔灌注桩与沉入桩的对比分析,得出了钻孔灌注桩的优点,并且详细介绍了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和方法,总结了提高灌注混凝土桩承载力的方法和灌注桩的检测手段及一般事故处理方法,以供今后类似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中简要介绍了江西省某双曲拱桥垮塌事故情况,对双曲拱桥垮塌事故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桥梁垮塌主要由结构自身缺陷、采砂、洪水和桥梁管养问题等方面原因所导致,并总结了避免类似事故继续发生的几点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
对在市政管廊设置条件下的地铁隧道洞门施工过程中突发的涌水、涌沙事故进行了描述,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对风险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洞门施工技术进行总结.通过对洞门施工中风险事故的分析及施工技术总结,旨在为后续同类工程类似工况条件下施工的借鉴,以达到规避风险或减少风险事故发生的损失,同时也为后续同类工程设计从方案上做进一步优化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大量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分析以及调研,结合走访调查,对常见事故发生原因进行了总结,并对事故类型进行了分类。统计了10座发生交通事故比较典型的隧道3年共计643次交通事故,利用二元方差分析(重复试验)方法分析发现,事故原因和事故类型对事故的发生具有显著影响,同时二者也有显著地交互作用。通过分析,提出了交通事故最易发生的几种状况,据此提出针对性措施来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李浩  颜显玉  李新平 《中外公路》2007,27(6):111-115
采用空间二力杆单元,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种荷载工况作用下62 m龙门吊机的应力、变形以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以及对施工现场实测数值进行比较,得到了几点结论,可为同类龙门吊机的结构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棒材车间电动平车与货场龙门吊是转材的主要设备。龙门吊设计不合理,改造维修困难。通过对转材电动平车改造满足车间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4.
轻型越野汽车限滑差速装置选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刁增祥  余建星  王伟 《汽车技术》2002,(11):18-21,43
对限滑差装置进行了系统分类,提出了性能指标及其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以地面通过性,主动安全性等性能为指标,对7种应用于轻型越野汽车的限滑差速装置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系统分析,得出了综合性能排序,并进行了聚类,可为轻型越野汽车限滑差速装置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厦漳跨海大桥南汊主桥为(135+300+135)m组合梁斜拉桥,采用龙门吊起吊预制桥面板、斜拉索等构件(最重构件重约25 t).为确保起吊顺利实施,设计吊重30 t高低腿龙门吊(Q235B钢),吊机重10 t;高腿长72.5 m,低腿长5.1m,由钢管拼装、焊接而成;2组贝雷主梁各由3片贝雷桁架组成,跨径36 m.采用ANSYS软件分析贝雷主梁变形和应力,得出最大应力为154.7 MPa,跨中最大下挠73.4 mm,贝雷主梁强度、刚度满足要求;龙门吊抗倾覆计算结果表明,纵向整体稳定性系数为10.9,横向整体稳定性系数为1.72,均大于规范规定的1.2,龙门吊整体稳定性满足要求;采用MIDAS软件计算的高腿稳定性安全系数为10.04,且最不利杆件的临界荷载远大于设计荷载,说明高低腿龙门吊结构设计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16.
王伟旭  汪斌  陈仓  姚冠华  黄梁 《公路》2022,(7):184-189
为分析桥梁施工所用的大型龙门吊结构的抗风性能,以某36 m高龙门吊为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根据《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考虑桥面风速增大以及施工重现期的风速折减,确定了静阵风荷载,对大型龙门吊结构受风时的强度、受压稳定性、抗滑移性与抗倾覆性进行抗风评价。结果表明:在百年一遇风荷载下,龙门吊结构各主要杆件应力、稳定性指标远小于规范规定值;百年一遇风荷载、施工重现期风荷载下应具备142.7 kN、110.6 kN以上的走行方向抗力以防止滑移;尽管在百年一遇风荷载下,龙门吊自重抗倾覆力矩不足以抵抗风致倾覆效应而存在倾覆的风险,但在施工阶段具有足够的抗倾覆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道路事故多发点的鉴别精度,对大广(大庆—广州)高速公路江西泰赣(泰和—南康)段近5年的事故资料进行统计归纳,利用累计频率曲线法对不同单位取样长度下道路事故多发点进行鉴别,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鉴别精度随单位取样长度的减小而提高;根据临界事故密度及道路设计速度确定了单位取样长度的取值范围,并提出了推荐范围。  相似文献   

18.
深度知觉作为评价驾驶员驾驶适宜性的1个重要检测项目,为验证其与事故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通过选用课题组自行开发的深度知觉测试仪,对营运车辆驾驶员的深度知觉进行了准确测量,并得到5 008个深度知觉有效样本.通过统计事故组与非事故组驾驶员深度知觉与事故对应关系,得出驾驶员深度知觉与事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然后通过对事故组驾驶员按年龄与驾龄分类,得出年龄、驾龄对深度知觉无显著性影响结论,只是年轻驾驶员与低驾龄驾驶员在深度知觉的把握性上存在一定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降低翻滚事故对乘员的损伤,本文通过对交通事故统计分析研究,总结了发生翻滚事故的典型工况并对其适用场景进行了分析。通过将多体动力学与碰撞仿真相结合对翻滚后车辆的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将两种方法相融合进行翻滚分析是有效的,同时车内乘员表现较好。翻滚保护的分析研究为国内外行业标准法规的制定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近年来重大交通事故进行分析,从时间、道路、环境、人员、车辆和违法行为等方面总结了事故发生的特征和规律。分析知,此类事故具有夜间事故多发、高等级公路比例大、小型客车交通肇事突出、本地人口在事故中受伤害为主等特征。基于此,提出了对道路进行综合治理、加强驾驶人管理、深入宣传交通安全知识等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