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介绍了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典型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变速器的挡位按奇偶数分开布置,分别与2个离合器相连接,通过2个离合器的交互切换完成换挡过程.以标致307的发动机的主要参数为依据设计DCT双离合器,对所设计的离合器的主要零部件进行应力分析.最后对DCT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换挡控制是研究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建立DCT车辆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分析换挡过程输出轴转矩变化、发动机和双离合器的转速特性;针对换挡过程开环控制方法的不足,提出了离合器的压力控制方法,及联合发动机转速/转矩控制的DCT车辆换挡过程离合器接合控制策略;建立了DCT车辆换挡过程Simulink仿真模型,对其换挡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换挡过程中,输出轴转矩没有过多的波动,能够改善DCT车辆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3.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汽车起步模糊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两离合器同时接合起步过程分析,以提高汽车起步品质为原则,建立了节气门开度及其变化率为输入的两离合器接合程度和汽车起步挡位的模糊控制器,设计出离合器转速差及其变化率为输入的离合器接合速度模糊控制器。以长安某轿车为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设计的离合器模糊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双离合器自动变速汽车的起步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4.
《家用汽车》2008,(11):122-123
DCT(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拥有手动变速器的灵活性及自动变速器的舒适性,还能提供无间断的动力输出。传统的手动变速器使用一台离合器,当换挡时,驾驶员须踩下离合器踏板,使不同挡位的齿轮做出啮合动作,而动力就在换挡期间出现间断,令输出表现有所断续。  相似文献   

5.
双离合器变速器汽车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分析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AVL/Cruise软件对配备DCT的汽车进行了整车建模。研究了换挡时间对DCT汽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换挡延时时间。最后对配备DCT的汽车进行了仿真,并与配备传统MT的汽车进行了性能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自动变速器速比变换的过渡过程。速比变换的过渡机构有"单向轮与离合器/制动器组件"式和"双离合器/制动器"式两种。结合辛普森式和拉维纳式两种典型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分析了"单向轮与离合器/制动器组件"式和"双离合器/制动器"式过渡机构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7.
文中主要介绍广本雅阁轿车MCLA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各档动力传递路线、电控系统和液压系统。阐述了该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的一般思路,介绍了基本检查和试验过程,并对检测工具的使用进行了说明。以一台雅阁轿车的自动变速器换挡电磁阀接线错误导致发动机空转的故障为例,分析了故障检修的详细步骤和方法。最后进行了维修经验总结,并就解决此类故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汽车机械自动变速器系统的组成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的基本工作原理、硬件控制系统、安全应急措施,叙述了AMT的发展历程,指出离合器结合品质、换挡规律及可靠性等技术问题的解决是AMT产业化的关键,电子技术将直接决定AMT的性能与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自动变速器道路试验的局限性,在自主研发的自动变速器整车台架试验设备基础上,论述了换挡点、锁止点、发动机制动功能、强制降挡功能等整车台架试验项目的设计、参数选取及结果分析方法,并进行了试验考核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技术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能准确反映车辆自动变速器的性能,较道路试验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作为维修故障判定和维修质量检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换挡器,其键位开关有多种设置形式。有的换挡器上除设有DNR三键外还设有123……等数字键,这些键上的数字表示的是相应的挡位,根据自动变速器挡位设置的多少而有所不同。按下其中某个数字键,自动变速器就只能从1挡自动升入预先选定的挡位,并在1挡与选定挡位之间自动切换。  相似文献   

11.
自动变速器的控制技术影响到变速器使用性能,介绍现代控制理论在自动变速器控制中的应用,如换档点控制,变矩器闭锁离合器控制,换档质量控制,适应性控制,模糊控制,容错控制等理论。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A43DE电控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主要件和工作原理,并分析了当电控制系统出现了故障自动变速器的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汽车上绝大多数采用摩擦式离合器,离合器技术状态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同时对变速器挡位的操纵也有影响。随着离合器的频繁使用、汽车行驶里程的增加,离合器的零部件不可避免地产生磨损或损坏,致使离合器的技术状况变差而出现故障。  相似文献   

14.
自动变速箱 自动波(自动变速器)的汽车,能根据路面状况自动变速变矩,驾驶者可以全神贯注地注视路面交通而不会被换挡搞得手忙脚乱.现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1公交车离合器使用特点 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总成,它在汽车起步时,能保证发动机与传动系的平顺结合;换挡时可以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彻底分离,减少变速器齿轮间的冲击,便于换挡;在传动系受到过大负荷时,能够“打滑”保护传动系,防止过载损坏汽车机械部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商用车液力自动变速器的行星轮系结构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以目前主流的液力自动变速器行星轮系为例,结合其换挡逻辑表,总结其设计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对自动变速器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车辆自动变速器采用锁止型液力变矩器后,可以在某些工况下消除泵轮与涡轮之间的滑差,提高燃料经济性和传动效率。对车辆自动变速器锁止离合器的典型结构与工作原理、锁止点的选取、以及如何依据车速和发动机节气门开度等诸多参数共同控制液力变矩器锁止离合器的锁止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典型自动变速器锁止离合器的实际控制方法和档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家用汽车》2008,(11):124-125
AMT是英文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的缩写,中文名为手自一体变速器。这种变速器将AT和MT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既有自动换挡的轻松方便,又有手动换挡的驾驶体验。  相似文献   

19.
为减小混合动力车辆换档过程中产生的冲击,缩短换档时间与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基于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构型,提出了无离合器操作的换档协调控制方法。通过控制自动变速器输入轴处的电机,实现无离合器操作换档过程中变速器输入轴的转速快速同步,缩短换档时间。为了防止离合器频繁分离与结合导致过度的磨损,控制自动变速器输出轴处的电机,在换档过程中通过驱动力补偿来保证整个系统的转矩输出连续,减小换档过程的冲击度。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无离合器操作换档协调控制方法能够确保车辆在换档过程中驱动力的连续输出,与传统的换档方式相比,冲击度降低了约60%,车辆在0~50 km·h-1与0~60 km·h-1的加速性能分别提高了5.53%与5.94%。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细阐述了自动变速器中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和运作,由此引出在现阶段应用于离合器控制的新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