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务检测维护技术是保障动车组列车安全运营的重要支撑技术,目前国内电务检测维护技术研究相对分散,检测手段比较落后,检测数据冗余造成数据分析处理困难,在指导电务生产资源的综合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提出智能一体化电务检测维护方案,通过对地面集中检测技术、ATP车载设备检测技术和无线传输集中检测技术的研究,对电务维护信息进行合理的融合和挖掘,使电务检测维护数据能够合理指导生产、故障跟踪和检修业绩确认,为电务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2.
道岔是铁路工务、电务专业联系最频繁、结合最紧密的重要基础设备.道岔工电结合部是道岔设备问题和故障多发的薄弱环节,是工务、电务专业联合整治的重点.但由于工务、电务现场人员对结合部问题的理解和描述存在差异,有关专业技术标准也不完全一致,影响了双方的沟通甚至造成分歧.本文遵循现行技术规章,以普速铁路道岔设备为示例,从工务、电务2个专业分别对结合部问题展开描述,并进行技术标准分析,以求达成一致或找到最大公约数,同时给出整治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近10年电务事故数据的分析,归纳电务系统安全风险管理特征,说明电务系统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必要性。重点阐述大数据技术在电务安全管理中的4个应用方向,并对电务系统应用大数据所需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物资供应是物资科的日常工作之一,电务设备一旦出现材质问题,可能影响日常作业和故障处理,造成故障延时,影响铁路正常运输。在电务设备的故障分析中,因材质原因造成的故障件数在电务段总故障件数中占到了一定的比例。针对以上问题,新乡电务段物资科QC小以减少电务设备材质故障件数目标开展了质量管理活动。1小组概况郑州铁路局新乡电务段物资科QC小组情况见表1。2选择课题2015年12月,在电务设备的故障原因分析中发现,因  相似文献   

5.
李坚  李红  刘涛 《铁道通信信号》2014,50(11):67-70
为最大可能降低障碍物侵限对运输生产组织造成影响,以提高应急处置效率为目标,根据既有高速铁路电务设备技术条件,从有效性、时效性、可靠性等方面对比分析了4种高速铁路障碍物侵限报警方式,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铁路电务系统规模不断扩大,设备功能越来越繁杂,对保障电务系统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本文在大西试验CTCS智能运维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集成现有的各类电务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结合设备状态维修理论的智能运维平台方案,实现对电务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状态监测与故障管理。  相似文献   

7.
对铁路电务系统的现状和需求进行分析,结合一系列铁路电务发展的顶层规划设计和国家交通领域战略发展要求,阐述智能电务的必要性及其发展趋势;提出铁路智能电务系统解决方案,论述其定义和总体架构,从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5个智能技术层面,分析现代铁路通信系统和信号系统的智能化方式,以及四大典型业务框架和五大应用场景,为提升铁路电务系统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高速铁路电务安全保障能力,解决原有电务安全指数单一、只能静态反映高速铁路电务安全态势及电务运营安全复杂的连续动态表征评价等问题,采用随机过程理论,选取高速铁路电务设备正常、故障和事故3种状态相关的基本时间域、状态转移概率和状态持续系数作为电务安全指数的影响因子,并基于马尔科夫状态转移和Logistic函数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特征量提取,构建高速铁路电务安全指数优化模型;选取某典型线路和某典型路局电务6大类型设备的故障和事故基础数据,验证高速铁路电务安全指数优化效果。结果表明:由优化模型计算得到的高速铁路电务安全指数通过了双边趋势检验分析,能准确拟合电务设备状态的变化及持续周期变动,且部分状态变化趋势通过了显著水平α=0.05 (置信度为95%)和α=0.01 (置信度为99%)的检验,变化趋势明显;优化后的电务安全指数能直观、动态且连续地反映高速铁路电务设备运行的安全态势。  相似文献   

9.
2006年全路电务系统强化安全管理,修订并颁布执行新的《铁路信号维护规则》,完成一系列技术标准和技术条件的制定;CTCS、CTC、GSM-R电务三大系统在关键技术和关键领域取得突破。2007年电务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和铁路运输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以建设和谐铁路统领全局;坚持大运输大安全的思想,以确保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安全为重点,规范新体制下的电务安全管理;坚决杜绝电务恶性违章作业;做好客运专线建设的电务系统集成工作;提出“安全可控、技术先进、设备优良、管理科学、素质达标、和谐稳定”的电务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10.
电务信号对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很大。一些故障由于不容易发现,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又会给铁路运输安全带来隐患,有的已干扰了正常的铁路运输秩序,影响了行车安全。通过剖析柳州电务段全州南高铁电务车间几起典型隐患案例发生的原因,充分利用信号集中监测设备调阅分析,结合现场实际,提出增强责任感、落实责任制、树立大局意识、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严格作业程序等对策措施,防止类似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全路电务系统强化安全管理,修订并颁布执行新的《铁路信号维护规则》,完成一系列技术标准和技术条件的制定;CTCS、CTC、GSM-R电务三大系统在关键技术和关键领域取得突破。2007年电务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和铁路运输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以建设和谐铁路统领全局;坚持大运输大安全的思想,以确保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安全为重点,规范新体制下的电务安全管理;坚决杜绝电务恶性违章作业;做好客运专线建设的电务系统集成工作;提出“安全可控、技术先进、设备优良、管理科学、素质达标、和谐稳定”的电务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12.
曹振峰 《西铁科技》2003,(B11):45-46
提高电务系统职工技术素质,不仅是铁路电务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础工作,而且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人才建设任务。作者围绕如何提高电务系统职工技术素质进行积极的探索,并提出了四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务设备的科技含量与日俱增,电缆作为电务各种信息舆的桥梁,在电务设备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电缆一般埋在地下往往不被人注意,从而经常出现因外界原因造成的电中断、混线、绝缘下降和漏气等危及行车安全的现象,所以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电务维修人员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电务设备是铁路发展的基础设施.如何使电务技术装备由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发展,实现维护管理由制约型向适应型过渡,将维修方式由计划修向状态修转变,已成为每一个电务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必须深入探索电务维修体制的新模式,以适应铁路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电务安全是影响高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一个多目标、多体系、多内容的复杂综合问题,有必要构建综合性的评价指数,用于直观、简便、科学地评估我国高铁电务安全的总体状况,为高铁安全相关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基础。总结并梳理电务安全指数的定义和内涵,提出构建电务安全指数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覆盖范围、具体指标、参数确定、测算方法等。利用已构建的电务安全指数指标体系及相关数据,对典型线路的电务安全状况进行试评估。  相似文献   

16.
按照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推行的修程修制改革,采用Web技术、基于Activiti工作流引擎设计电务生产管理平台,以流程化设计电务专项作业任务,形成各部门协同工作、步调统一的铁路电务生产作业的管理模式,实现人员、作业任务、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有效提升电务生产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7.
提出我国铁路电务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思路;详细阐述电务跨越式发展的七项主要任务,其内容包括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现代化建设、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建设、计算机联锁和驼峰自动化技术装备建设、综合移动通信技术发展、铁路运输通信网发展、电务安全技术以及生产力布局调整等。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全路电务系统为确保第六次大面积提速顺利实施,在提速线路上运用了CTCS-2、GSM-R、CTC三大电务先进技术装备;京津城际铁路、合宁、合武、石太等客运专线开始四电系统集成施工;青藏线通过国家验收;专业管理和维修改革取得进展;安全生产取得新成绩。2008年电务系统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电务各项工作;以建立健全提速安全保障体系为抓手,牢固树立“零故障”新理念;以客运专线建设为契机,加快电务技术进步;以适应运输需求为前提,促进电务装备现代化;提升各级管理能力,促进电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0年全路电务工作会议是新千年召开的第一次电务工作会议,是世纪之交电务工作承上启下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1999年的电务工作;全面贯彻部党组的战略部署,以稳定安全生产为目标,以强化技术管理为手段,以推动技术发展为重点,研究和部署2000年的电务工作.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全路电务系统为确保第六次大面积提速顺利实施,在提速线路上运用了CTCS-2、GSM-R、CTC三大电务先进技术装备;京津城际铁路、合宁、合武、石太等客运专线开始四电系统集成施工;青藏线通过国家验收;专业管理和维修改革取得进展;安全生产取得新成绩.2008年电务系统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电务各项工作;以建立健全提速安全保障体系为抓手,牢固树立"零故障"新理念;以客运专线建设为契机,加快电务技术进步;以适应运输需求为前提,促进电务装备现代化;提升各级管理能力,促进电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