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文、地质、通航、两岸城市规划、岸线利用和江中设施等因素,最终设计为主跨2 300 m的双跨吊悬索桥。基于风洞试验和数值计算,最终采用了增设多种气动稳定措施以及涡振制振措施的整体式钢箱梁加劲梁,使得桥梁的抗风设计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
桥梁风害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之一。桥梁应具有抵抗风作用的能力,风对桥梁的作用不单纯是平均风的静力作用,特别是大跨度桥梁,其柔性较大,设计时必须考虑颤振、抖振、弛振等空气动力问题。分析总结了以往的桥梁风毁事故,研究了风对桥梁结构的作用及其对策,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银湖大桥抗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首次采用环氧全涂平行钢绞线的独塔单索面部分斜拉桥进行了动力特性和抗风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最大悬臂施工阶段必须避开当地台风期,成桥状态,虽然拉索不能提供抗扭刚度,由于部分斜拉桥主梁刚度大的特点,表现出良好的抗台风能力。  相似文献   

4.
鱼梁洲大桥抗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运用空间有限元分析对独塔双索面斜拉桥进行抗风性能计算和评估检算,对全桥结构进行动力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拉索不能提供抗扭刚度,但由于主梁刚度较大,故大桥表现出良好的抗风性能。  相似文献   

5.
武汉白沙洲大桥抗震抗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子空间迭代法对武汉白沙洲大桥的动力特性进行了计算,并根据反应谱理论分析了大桥的抗震能力,采用Van der put公式和Herzog公式分析了大桥的抗风稳定性。并对抗震标准和抗风分析提出了一些看法,其中抗风稳定性在主梁节段模型颤振试验中得到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桥的抗震抗风能力是有保证的。  相似文献   

6.
以某大桥方案为例,采用ICEM和FLUENT建立了定常和非定常模型,分析并得到了其空气动力学参数。叙述桥梁抗风设计的原理及具体流程,有助于类似工程在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快速判定桥梁的抗风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广东佛山奇龙大桥为工程背景,研究混合梁独塔斜拉桥在施工和成桥阶段的抗风性能。按照规范获得了大桥的基本风速、设计基准风速以及颤振检验风速,并利用数值方法对大桥的成桥阶段与施工最长悬臂阶段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结合风洞节段模型试验结果对其涡激振动、气动稳定性、三维静风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奇龙大桥新型的截面外形设计具有良好的抗风稳定性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杭州湾大桥为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公路大桥,包括南航道和北航道两座大跨度桥梁。对杭州湾大桥北航道桥成桥状态、最大双悬臂状态及最长单悬臂状态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介绍了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的主要内容、试验结果, 据此分析评估了该桥的抗风性能,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陈庆斌 《专用汽车》2014,(2):82-83,87
介绍了指挥车总质量、质心及抗风强度的计算过程,为指挥车的设计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从而提高了指挥车的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刘棠  邱新林 《公路》2007,(6):212-214
某桥是一座独塔单索面非对称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跨径布置为120 m 140 m,地处台风多发区,根据设计情况,采用空间有限元法计算分析了其动力特性,并对抗风性能进行评估,得知该桥抗风稳定性满足要求.文中主要对主梁的抖振、涡激振等问题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以某山区双塔斜拉桥成桥和施工最大单悬臂状态的结构动力特性为基础,分别进行了颤振稳定性试验、涡激共振性能研究试验等风振稳定性和静气动力系数试验,并进行了结构风荷载分析和风荷载响应计算。结果表明:该桥成桥和施工最大单悬臂状态均具有良好的颤振和涡振稳定性,但施工最大单悬臂状态风荷载响应远大于成桥状态。  相似文献   

12.
对于采用悬臂施工法的双薄壁柔性墩连续刚构桥,风荷载对其影响非常显著。文中以宁波梅山大桥为背景,利用ANSYS及FLUENT软件通过数值模拟法对其风振响应进行分析与研究,为梅山桥梁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某斜拉桥抗风抗震分析,阐述了斜拉桥动力特征值的公式、分析方法,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特征值对斜拉桥的抗风抗震性能进行了论述、比较。  相似文献   

14.
陶建利  刘兆光  邹云峰 《公路》2023,(12):164-170
勐糯怒江特大桥为主跨800 m大跨悬索桥,具有结构柔、对风荷载敏感等特点,且大桥跨越怒江深切峡谷,导致桥址处风环境复杂、设计风速较高,非常有必要进行抗风性能研究。因此,对桥位环境风速进行实测,结合数值模拟分析和地形模型试验成果,研究桥址峡谷风效应,确定风特性参数,作为大桥风致振动研究的基础;结合数值模拟分析、节段模型试验和全桥气弹模型试验多种方法相互验证,确保大桥在设计风速下不发生颤振、驰振及明显的涡振现象,大桥抗风性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临吉高速公路壶口黄河特大桥桥址区为山区峡谷地形,风环境极为复杂,而该桥桥墩墩高为特高墩,施工中长悬臂持续时间长,施工中可能遭遇的极端不利气候条件的概率较大,施工中面临的风险较大;为此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抗风稳定措施,如提前完成了左右幅墩顶系梁的施工,在1#墩主梁小里程悬臂端、4#墩主梁小里程悬臂端进行了安装了缆风绳、将左右幅主梁悬臂端翼板横向联系起来等工程措施,提高了桥梁在施工期间的稳定性能,顺利通过了冬歇期及后期施工期间河谷大风的考验,没有出现安全风险,整体应用情况良好,可为其他同类和类似条件下桥梁施工期间的抗风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焕新  毛志坚 《公路》1998,(11):28-30
由于Que石大桥要在台风期吊装,为增加结构抗风稳定性,施工时对主梁采取了抗风措施,本文着重介绍了采取抗风措施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苏通大桥主跨为1 088 m,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斜拉桥.这座桥的设计综合使用了传统设计方法和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论文回顾相关设计方法的演变和历史,同时提出了基于性能设计方法.利用该方法,本文从几个方面讨论了苏通大桥基于性能的抗风设计思路.首先,从性能角度来介绍苏通大桥的涡激共振及其减振,就纵向风荷载讨论了主梁与桥塔之间的连接装置.最后,研究了苏通大桥基于性能的行驶安全性并提出多性能级别和限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改善大跨度桥梁抗风稳定性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空气动力扰流板对悬索桥抗风稳定性的影响。文中对9座悬索桥,其中包括假设的3000m跨度悬悬索桥进行了分析。针对每座桥梁利用多模事的算法进行颤振风速计算,计算中采用了设和未设扰流板的不同的气动横截面。  相似文献   

19.
对宜宾长江大桥施工状态和成桥状态的动力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主梁的三分力系数取值,验算了桥梁的颤振稳定性和静力稳定性,结果表明,无论在施工阶段的最大双悬臂状态或最大单悬臂状态,还是在成桥状态,抗风稳定性均十分安全,不会发生静力扭转发散失稳。建议对斜拉索采取减振措施,可在设置内置橡胶圈阻尼器的基础上,再增设磁流变液阻尼器。  相似文献   

20.
《公路》1998,(11)
由于石大桥要在台风期吊装,为增加结构抗风稳定性,施工时对主梁采取了抗风措施,本文着重介绍采取抗风措施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