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铁路站车客运信息无线交互系统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铁路高速网的逐步形成与铁路客运能力迅速提高,旅客对铁路客运服务水平和便捷程度提出更高的需求。铁路地面售票业务与车上管理服务是客运服务的重要环节,车-地间及时可靠地信息交互对提高客运组织能力和服务质量至关重要。铁路站车客运信息无线交互系统(简称系统)上线前,车-地客运信息交流以手工作业和语音通话为主,及时性和准确性都难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在客票席位复用和共用的优化策略实施后,列车上席位信息滞后,不利于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客运调度计划与列车席位管理关联紧密,为了解决目前客运系统与调度系统独立建设导致的信息交互不畅、岗位协同性较低等问题,保证运力资源与出行需求的精确匹配,提出高速铁路客运调度计划与席位管理自动交互方案。通过生产信息数字化管理、调度命令自动化执行模式研究及开行计划安全卡控等技术手段,设计包含计划下达、命令执行、席位自动调整、执行反馈在内的自动交互应用,实现调度业务域与客票业务域上下工序间的流程贯通、数据融合及专业协作,保证列车席位调整和列车开行计划调整的安全性和及时性,为适应高速铁路客运作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发展要求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铁路客运车站作为实现综合交通线路一体化的重要节点,既是铁路旅客运输的基石,也是客运生产的信息源。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客运车站业务优化需求的激增,发展铁路智能客运车站将是大势所趋。本文基于对铁路智能旅客车站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智能车站“一个核心,三大领域”的系统构成,并从出行服务、生产组织、安全保障三个方面分析了客运车站智能化的主要业务功能,展望未来智能车站系统的发展趋势,以期对铁路智能车站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徐上 《中国铁道科学》2007,28(6):24-24,40,53,69,101,108
26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专项规划分析客运营销业务的需求,完善客运营销理论,建立旅客运营指标体系。以客运市场调查分析、产品设计、方案评价为核心,从信息组织、体系架构、功能设计、网络结构等方面对系统进行规划,构建统一的、完整的、信息共享的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提出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确定规划的近期和远期总体目标。提出系统网络建设需求以及网络与信息安全需求,设计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的体系架构以及总体网络结构,描述各子系统的功能,阐明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的信息共享机制,给出客运营销辅助决…  相似文献   

5.
列车进路预告是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行车指挥业务,而京广高铁及与郑西高铁交汇处存在列车进路预告信息传送不畅问题,为此对进路预告信息系统设备构成、发送、接收、自动确认流程及统计进行分析,对该类问题判断、处理过程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铁路客运服务信息集成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铁路客运服务信息子系统种类多,信息交换复杂的特点,提出以平台内部信息总线为核心,集中实现车站业务服务模式,建设铁路客运信息集成系统,以面向整体流程和服务的方式架构,实现了客运服务信息共享、统一维护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成都东站综合集成管理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客运业务进行深度集成、信息资源共享和智能化管理,满足车站和铁路局统一管理、节能降耗的目的.该系统在业务上深度集成客运信息系统、车站建筑弱电等子系统,并纳入平台统一管理,实现系统融合、数据共享和联合操控.  相似文献   

8.
针对铁路智能客运车站系统的构建开展研究,结合业务发展趋势提出智能客运车站的定义、目标和显著标志,从客运业务与新技术相结合的角度对智能客运车站总体蓝图、总体架构、技术架构、平台及业务应用架构进行了总体设计,并围绕“以评促建”的目标,从智能化应用覆盖度、智能应用效果、持续改进性3个方面构建了智能客运车站的评价指标。通过在太原站搭建智能客运车站试验环境对总体设计进行验证,证明了智能客运车站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新乡车站客运业务、设备情况,分析了客运工作中存在的人力、物力、组织能力与逐年增长的客流量不匹配的原因,并结合现场实际,从合理优化人力组织,避免流线干扰,改造进站通道,加强站台乘降安全组织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新乡车站客运组织进一步的优化办法。  相似文献   

10.
高玉福 《中国铁路》2005,(10):63-65
针对铁路局直管站段的新体制要求,对当前铁路客运组织存在的不能满足季节性客运的需求、与高效快捷的旅行要求存在距离、与城市轨道交通缺乏系统整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贯彻跨越式发展理念、适应路局直管站段新体制要求、改革客运组织模式和强化与城市公交衔接等方面,对提高铁路客运组织工作效率提出具体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了目前国内铁路客运信息系统现状及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针对青烟荣客运专线将信息系统引入烟台站,结合烟台站站房改造工程,对烟台站客运信息系统设计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烟台站用户服务需求分析,阐述了烟台站客运信息系统的功能及构成,提出了具体的工程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产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旅客列车大提速时代的到来,旅客车站的运营对于车站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新的需求;客运车站信息化的发展将大大提高车站的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客运车站的信息化就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综合管理车站旅客列车信息,并以这些信息为中心,综合控制车站内各类子系统的运行,实现车站运行的自动化、高效率,同时也节约车站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线网化后仍按传统方式构建存在资源浪费、管理困难、接口复杂繁多等诸多问题,提出建设线网级的乘客信息发布中心,实现对线网内PIS系统播出信息控制的思路,对线网级乘客信息系统系统架构、乘客信息发布中心构成进行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城轨车辆乘客信息系统多样化的功能要求,对不同车辆项目的乘客信息系统设计进行分析,提出系统集成设计的理念.系统集成设计使乘客信息系统结构更加简统化、模块化,同时可解决城轨车辆客室设备安装和布线问题.  相似文献   

15.
铁路旅客服务质量和旅客服务系统信息化水平是衡量铁路客运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设计先进的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为旅客提供安全、舒适、便捷、高效的优质服务成为铁路客运工作比较急迫的需求。分析我国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及系统构成,将中台作为连接前台与后台的桥梁,提出基于中台的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设计方案,给出基于中台的系统总体架构。研究表明,采用中台技术的系统可以提高铁路旅客服务信息化水平,提升旅客出行体验,进一步提高铁路客运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服务框架优化策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的系统组成和信息服务原理.分析了日前国内乘客信息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国外乘客信息系统值得借鉴之处.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网络化的智能乘客信息服务框架.  相似文献   

17.
为旅客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是铁路客运服务的最终目标。客运自动化系统具有及时、安全、资源共享和管控一体等优势,已成为车站客运信息系统的建设方向。分析了我国铁路客运信息系统的现状,阐述了铁路车站客运自动化建设的意义、目标和系统组成等。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铁路旅客信息使用过程中的旅客信息安全问题,提出并设计了基于铁路客票系统的旅客信息保护安全应用“中铁客户码”,以及一套规范且行之有效的铁路旅客信息数据保护和应用流程体系,同时,提出了铁路旅客大数据应用创新方法步骤,最大程度地确保铁路科研人员在使用旅客大数据过程中旅客隐私信息的安全性,为进一步完善智能铁路系统工程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研究并解决旅客大数据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有助于积极稳妥地提升铁路旅客大数据应用的服务能力,实现铁路运营企业战略转型和业务创新的同时,有效避免探索创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舆论和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9.
地铁步入网络化运营阶段后,客流量剧增,通达性增强,服务范围和运营信息量增大,对客运服务信息发布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客运服务信息发布的现状及网络化运营后面临的风险和难点,提出优化应急信息发布渠道和范围、采用智能化手段提升信息发布水平、加强乘客多路径出行引导、新增快慢车宣传指引等提升措施,以满足乘客的知情权及出行需求,提高网络化运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