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合理的人车分流设计一些综合客运枢纽能够按照清晰分流的原则引导旅客有序流动,通过合理的流线设计,利用通道、隔离带、标识牌等设施布置,实现人车分离、进出分离、乘坐不同交通方式的人流分离,有效提高了枢纽内人员组织的管道化程度,增强了旅客流动的有序性,确保了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2008,(3):15-15
在上海火车站地区,由于南、北广场之间没有便捷通道.使得不少拖着行李的旅客爬上爬下,累得够呛。今后,这样的不便将得到改善。据悉,新客站地区南北广场的东侧通道会扩容.同时在西侧新建地下人行道,实行人车分流。  相似文献   

3.
主要从抑制行车速度、控制交通量以及限制路边驻车3个方面来探讨解决人车共存空间交通安全的对策,提出了住宅区道路的设计和交通安全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春运期间。城市交通执法总队在各重点区域和交通枢纽站全力打击“黑车”,查处违章,让旅客坐上安全车、放心车。在查处过程中,一位“黑车”司机坦述了自已跑春运、捞一把的心态。  相似文献   

5.
单车道行人激进过街冲突和碰撞事故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交通冲突技术,研究了单车道行人激进过街时与机动车之间的碰撞事故机理;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单车道人-车冲突和碰撞事故概率模型。然后采用贝叶斯全概率公式求出具体的概率值。计算结果表明行人激进过街方式交通违规行为是人-车冲突和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车流量、瞬时车速、驾驶员反应时间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这些研究成果将不仅为交叉口和路段行人交通安全管制措施的合理实施提供依据,也为预防人-车事故发生的车载智能交通系统开发和行人过街安全仿真模拟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
提出基于车头时距分布的合流区段长度计算模型,并对合流模型中的车头时距分布公式的选用以及司机可接受的安全插车间隙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根据不同的司机可接受的安全插车间隙设计出了不同的合流模型验证方案.用以验证合流模型的实用性。结果表明,插车间隙为3s时,道路的通行能力、司乘人员舒适度、车流、加速度以及车流稳态等方面均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7.
<正>汽车驾驶员善于休息,恢复体力,振作精神,对开好安全车很有帮助。一、变换性休息把开车和停车合理搭配,互相变  相似文献   

8.
多一点安全 在现今选购车辆时.家长们已经把儿童安全配置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作为国内首款以中高级车标准打造的FUV时尚多功能车.逸致不仅仅集合了城市SUV的时尚动感外观和高安全性、轿车的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MPV的大空间和多用途.而且在儿童安全配置和防护措施方面.也做足了功夫,深受家庭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道路旅客运输事业也日趋发达,在道路运输企业中,行车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它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危.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必须要加强行车安全管理,确保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运输生产,以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从影响道路旅客运输企业行车安全的因素入手.分析了当前道路旅客运企业在行车安全管理上的现状.重点提出了加强道路运输企业行车安全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上海交通大宇高速运业公司积极抓好安全行车管理,连续4年召开驾驶员家属座谈会,恳请家属帮助自己的亲人开好安全车。当好“贤内助”.受到了驾驶员家属的好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袁庆扬 《轨道交通》2010,(11):66-68
目前,大型旅客乘降站均设置了邮政、行李地下通道,因地下通道的主通道与辅助通道均设计为90度转弯,从辅助通道上站台为大于8‰的坡度。在没有任何行车信号标志下,邮政、行李拖车的运行极不安全,极易引发撞车、追尾等事故,造成生命及财产的损失。如何保证邮政、行李拖车的运行安全和维护站、车秩序及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南昌铁路局科研所同有关部门开发研制了“YZK—I邮政、行李通道无人管理交通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2.
梁艳 《北方交通》2023,(3):26-29+34
以某市政人车分离设置的空间蝶形拱桥静动载试验为例,从有限元建模模拟、加载工况、测点布置、结果对比等方面,介绍了此类桥梁荷载试验方法,试验测试结果良好,桥梁测试变化规律和理论分析结果完全符合,可为相关桥梁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春运,节前广州火车站连续9天单日旅客发送量超过20万人,但在广场候乘的人数最多时只有3.4万人。广州地区通过始发分流、异地候乘等七大招数破解了历年春运旅客聚集火车站地区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刍议驾驶适性及交通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安全要从人、车、路三方面考虑,如何使交通系统各因素相互协调,这对提高我131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大型压力机设备如何实现安全、快速更换模具而设计了一套安全快速换模车,主要介绍了电动快速换模车设计过程,包括整个机构的方案设计,装、卸模具工作原理设计等,该换模车可根据不同规格的中、大型压力机设备设计成系列产品,具有较好的推广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设施布局是枢纽设计的重要内容,枢纽内换乘设施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综合客运枢纽整体运行效率和旅客满意度。对铁路主导型综合客运枢纽的交通方式衔接换乘布局模式、换乘设施空间布局模式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以平均换乘时间最小和交通冲突程度最小的双目标布局优化模型,为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设施合理布局以及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旅客出行需求向更安全、更快速、更便捷、更舒适的方向发展.同时,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强化,促使城市在提供旅客运输组织服务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以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为突破口,提高各种运输方式的组织和衔接效率.促进旅客运输向集约化、一体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家用汽车》2006,(8):4-4
在享受有车生活所带来的便捷和快乐之余,您有没有想过让自己和家人远离不安全的因素呢?拥有一部汽车让我们更好地适应快节奏生活,出行半径不断扩大,危险可能随时伴随在我们左右。然而又有多少个有车家庭沉浸在拥有爱车那种喜悦的同时能够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旅客出行需求日益多样化,旅客对枢纽站服务水平的要求逐渐提高,多种交通方式之间旅客合理换乘流线设计成为综合交通枢纽客流组织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引入全过程流线的概念,扩大枢纽流线优化的研究范围,将枢纽抽象为m×n的立体空间连通图,使得枢纽流线优化问题转化为图论问题.在对各节点进行二次拆分,优化节点费用的基础上,构造了旅客全过程流线优化模型.最后,选用某综合枢纽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增量配流法进行计算,得到该枢纽站的流线优化方案,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为积极发展"枢纽+社区+产业"的综合体宜居建设模式,创新研究将地铁站点综合体交通规划设计与宜居城市理念的相互结合,不仅实现"零换乘"的交通功能,还更注重整体宜居性设计。首先,梳理地铁站点综合体开发交通规划设计现状,归纳交通设施及交通组织布局设计要点;其次,以"动静分区、内外分流、快慢分离、人车分行"为基本原则,提出多项宜居城市理念下地铁站综合体的交通规划设计策略,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智慧"的立体交通体系,旨在实现地铁站点综合体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最后,以在建12号线槎头站开发综合体项目为例,对广州市轨道综合体的交通宜居性设计要点进行研究、探讨和总结归纳,进一步指导今后的地铁站点综合体的规划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