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一种车载设备的USB接口的自动化性能测试方法,通过监测车载设备在USB数据传输时的CPU负荷、内存占有率、传输速率等情况来判断车载设备的USB接口的稳定性。该测试方法已运用到实际测试工作中,有效测试了车载设备USB接口功能和性能,确保USB通信可靠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在基于ZPW-2000A设备的自动闭塞系统设计时,工程设计人员可借助CAD辅助设计软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本文简要介绍了该软件,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铁路牵引供电设备的综合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综合自动化的实现离不开远动设备,远动系统调试成为实现牵引供电综自化的关键。根据郑州局新月、新菏线既有牵引供电设备的远动系统调整试验工作经历,探讨既有线路远动设备调试的办法,提出提高调试工作效率、提升可靠性、保证作业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CTCS)的分级,着重介绍了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组成、总体要求、地面设备构成和功能以及车载设备构成、功能和控制模式。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运用,大大提高了铁路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铁路信号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设备价格、概算编制办法等也在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我们开发了规范、完善、高效的概算编制软件,满足了新形势下编制概算的实际需求,大大提高了工程设计人员的概算编制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设计一种针对电子技术课程的远程在线实验系统,可通过浏览器实时控制远程端的实验设备进行实验,实现与实验室环境下相同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同时,降低对实验场地的需求,减少实验管理工作,大大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真正实现实验室的完全开放。在当前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为满足实践教学需求,缓解实验设备不足,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通过为轴温探测设备增加车号、车次识别功能,可以实时取得车辆电子标签内的信息。这些信息为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解决热轴定位、热轴跟踪、滚滑判别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大大提高了热油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三间房站安装使用减速顶近20年,对保证车站人身安全、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降低运营成本,确保运输安全畅通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车站的各级领导和工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对维修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使减速顶调速设备的维修质量和维修效率大大提高,为车站运输生产的安全、高效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DHCP基本原理及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飞速发展,IP地址资源日趋紧张。为此,启用DHCP服务,给用户动态分配IP地址,大大提高了IP地址的利用率。首先介绍DHCP基本原理、设备配置和技术优点,并通过实例说明DHCP在网络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3设备的装车运用 按铁道部六大干线提速安全有关文件要求,全路干线机车统一换装了“LKJ-2000型监控装置”并加装了“JK00430型走行部监测装置?等车载设备,可将机车运行状况、乘务员操纵置于有效监控之下,大大提高了运行安全性,为提速安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联网AFC系统设备认证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备认证是保证轨道交通AFC系统中信息资源正确、安全及可靠使用的前提条件。设计了三级设备认证体系的总体方案,分析设备认证系统中数字证书和黑名单服务的功能等,阐述AFC系统设备管理的总体流程。分析设备启用、设备停用、设备移动、设备丢失等设备认证管理业务。最后,详细设计了设备双向认证流程。  相似文献   

12.
TB/T3073--2003《铁道信号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试验及其限制》、TB/T3034--2002《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试验及其限值》规定了铁路信号控制系统中信号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试验项目。在检验中,设备制造商与检验部门对电子设备通信端口是否进行抗扰度试验有不同理解,设备制造商在是否选择电磁兼容试验项目也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不明确试验项目、严酷等级、判据级别测试的信号电子设备产品在使用后出现抗干扰性能下降、辐射量超标等问题,导致电子设备工作不稳定,甚至危及行车安全。在铁路信号电子设备实际使川的基础上,分析了信号电子产品电磁兼容试验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地铁车辆段工艺设备标准化设计,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通过研究工艺设备配置要求和设计要素,在My SQL数据库系统中建立地铁车辆段工艺设备数据库,利用Visual C#开发交互界面。软件内置地铁车辆段关键设备的三维模型,并按车辆段类型设定车间和设备配置模板,创建车辆段设计项目时可自动完成车间和工艺设备的配置,具有项目管理、三维模型导出、动画演示以及设备信息的查看与编辑等功能。该软件可应用于地铁车辆段工艺设备设计项目。  相似文献   

14.
针对铁路客站设备管理手段落后,管理过程碎片化,管理时效性滞后,管理人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铁路客站设备运用监控系统通过构建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车站三级管理架构,建立标准设备编码体系,定义设备核心部件、规范设备运行参数,利用物联网平台接口技术,实现车站设备运维保养过程全线追踪、状态实时在线监测、设备控制精细智能。通过动静态履历的管理,为设备建立"一物一档"唯一标识,实现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为车站设备管理提供了有效手段,实现管理过程连续、故障修复及时,同时降低车站能耗,减少作业人员工作量,降低车站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高速铁路列车自动防护(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系统车载设备故障定位困难、人工检查任务繁重等问题,研制高速铁路ATP车载设备健康状态监测及智能诊断系统。该系统由轨旁检测设备、车载诊断记录单元和地面维护中心设备构成。车载诊断记录单元自动采集ATP车载设备各单元应用软件的日志数据及关键部件电气特征数据,并通过车–地无线传输通道将数据传输至地面维护中心;轨旁检测设备根据不同车型,准确地采集动车组车外ATP车载设备的图像及安装测量数据。该系统能够自动识别ATP车载设备的外观缺陷和安装异常,提供ATP车载设备健康状态监测和故障分析诊断功能,有助于提高ATP车载设备维护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铁路总公司提出的对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建立一套符合企业管理实际,改善企业设备管理水平情况,充分发挥设备运营效益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尤为重要。该系统基于设备全周期的管理理念,通过计算机和物联网技术,构建集成的企业设备管理信息体系,从而全面掌握设备的基本现状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针对铁路信号机房设备人工巡检作业效率低、设备异常检测准确性难以保证、故障处理效率低、现场作业人员缺乏技术支持和安全控制等问题,文章设计了铁路信号机房智能巡检系统。系统由机房智能巡检设备、数据中心设备和维修终端设备构成;机房智能巡检设备采用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可依据巡检计划自动执行巡检作业,采集视频/图像和温度等监测数据并上传至数据中心设备;数据中心设备采用智能视频/图像分析技术,自动识别设备指示灯,据此判断设备是否出现异常;当检测到异常时,维修终端设备立即向调度员报警。在实现日常巡检作业无人化、达到减员增效目标的基础上,该系统借助巡检机器人的视频监控和语音通话功能,辅助信号维修人员进行远程故障检查,为现场作业人员提供远程指导,验证现场作业人员身份,监督其作业过程,增强信号机房现场作业安全管控。  相似文献   

18.
地铁信号平面布置图是依据地铁线路图绘制的有关信号设备布置情况的平面图纸,它是信号系统后续图纸设计的基础。在总结国内多条地铁线路平面图布置情况的基础上,对平面图的组成元素和图例、各类重要的信号设备(信号机、转辙机、计轴、应答器、车地通信设备、车站站台设备等)的布置方法进行研究和归纳总结,并以单渡线车站为例,给出其轨旁设备布置样例,说明设备设置作用以及坐标计算方式。为进一步提高平面图布置的工作效率,基于Auto CAD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应用ObjectARX开发工具包,研发出快速布置典型车站信号设备的辅助软件。  相似文献   

19.
既有线和高速铁路线纵横交错是中国铁路网的现状,现有的铁路救援装备基地仅能较好地覆盖既有线。为进一步提高铁路救援装备基地对高速铁路网的覆盖,提出在既有铁路救援装备基地中增加新型高速铁路救援起重机和内燃机车,构建包括枢纽救援装备基地和快速救援装备基地的铁路救援装备网络混合层级优化模型,建立事故风险点覆盖最多和平均救援响应时间最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蚁群算法进行求解。在不改变救援装备基地数量的情况下,模型给出的救援装备基地网络平均救援响应时间显著缩短;救援装备基地数量可变时,模型可在保证覆盖率和响应时间的前提下,显著减少救援装备基地数量,从而削减成本。  相似文献   

20.
基于接口库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备接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大量设备,各种设备间接口的合理匹配是影响设备联调和工程进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优质、高效地解决设备间接口匹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设备接口解决方案。 研究方法:运用信息技术和并行工程原理,定义了运用面向对象方法封装的设备、设备接口和匹配等概念,阐述了设备接口匹配原理和匹配过程。 研究结果:建立了设备接口库和专家支持库,并构建了设备接口管理系统的实现框架,为工程相关的各建设单位创建了一个协同工作环境。 研究结论:本方案能有效地规划设备和设备接口匹配,控制设备匹配过程,积累匹配经验并改进匹配效率.同时,也大大缩短了各参建单位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实现了设备接口的统一并行管理、实时虚拟联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