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离合器起步过程的控制策略   总被引:35,自引:5,他引:35  
雷雨龙  葛安林  李永军 《汽车工程》2000,22(4):266-269,281
离合器起步控制是电控机构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AMT)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基于起步性能评价指标的分析,提出维持发动机恒速的离合器起步控制原则,并将实现该原则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桑塔纳2000型轿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车辆的起步品质。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控制的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起步过程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起步控制的关键问题--离合器的控制进行了研究.为缩短起步时间和保证两个离合器片的寿命基本相同,起步控制时采用两个离合器同时接合,使变速器的1挡和2挡同时挂上的办法,当1挡离合器的滑转率下降到某一阈值后,2挡离合器开始慢速脱开,而1挡离合器继续工作完成起步.以驾驶员意图、离合器主从动盘的转速差和发动机实际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值为输入,设计模糊控制器,控制两个离合器的接合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方法能实现离合器的快速、平稳起步.  相似文献   

3.
汽车离合器起步阶段局部模糊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的关键问题--离合器起步控制,在模糊控制的基础上提出局部模糊控制策略,并建立了局部模糊控制规则.通过计算机仿真、试验分析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反映驾驶员起步意图,使车辆迅速平稳起步,可进一步减少滑磨功;同时可提高模糊控制性能,增强离合器起步控制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的两挡联合起步,提出了一种应用非线性三步法跟踪期望起步车速曲线,并能实现两挡联合起步的控制策略。基于汽车动力学设计了由类稳态控制、参考动态前馈、误差反馈3个部分构成的控制器,并通过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验证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应用该起步策略可实现起步车速跟踪,同时可平衡起步过程双离合器的滑摩,有效延长离合器总成寿命。  相似文献   

5.
车辆离合器起步阶段模糊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春晖  陈慧岩  丁华荣 《汽车工程》2005,27(4):423-425,430
利用模糊控制理论和方法,基于驾驶员经验,编制了控制软件;采用Motorola MC68376微处理器和霍尔效应零速传感器,解决了AMT离合器在低速时转速信号的及时准确感应和及时处理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新的控制系统避免了起步冲击和不能很好适应驾驶员起步意网与路况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自动变速车辆起步过程中电磁离合器接合的非线性控制问题,讨论了电磁离合器理想接合过程,分析了车辆起步过程冲击度与电磁离合器电流变化率的关系,提出了以节气门开度及其变化率、发动机目标转速与实际转速、发动机最低接合转速、离合器输出轴转速为主要控制参数的离合器综合控制策略.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很好地适应起步意图,使车辆在各种工况下均能平稳迅速起步.  相似文献   

7.
利用神经网络训练数据建立了发动机数学模型.针对目前起步控制策略大多没有自学习功能的现状,基于补偿模糊神经网络,以油门开度及其变化率为输入变量,提出了一种汽车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起步控制策略.采用起步时间、滑摩功、冲击度、发动机最高转速和同步转速等指标检验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基于补偿模糊神经网络的起步控制策略在各性能指标方面均优于原控制策略,并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湿式离合器起步结合过程的几个阶段的工作特点,建立离合器起步的分段控制策略,空行程阶段以一较大占空比快速接合,克服阻力阶段选择合适的初始占空比缩短克服阻力时间,速度增长阶段根据油门开度以及开度变化率的模糊推理和利用发动机转速差进行修正得出用于实时控制的占空比变化率。根据上述控制策略,设计带修正的模糊控制器。通过对控制策略的试验,结果表明实施针对各阶段工作特点的控制策略,起步过程能够在适应驾驶员起步意图的前提下,优化起步冲击度、滑磨功性能指标,同时提高了起步的灵敏度,保证了发动机的稳定运转。  相似文献   

9.
AMT重型汽车起步离合器最优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离合器系统动力学模型,针对离合器接合过程中的冲击度和滑摩功这一对矛盾,选取发动机转速和离合器从动侧转速作为状态变量,采取在冲击度满足乘坐舒适性的条件下滑摩功最小为目标的最优控制方法,将冲击度转化为最优控制的约束条件之一,避免了多目标优化中权重系数调整的难点。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在满足乘坐舒适性的前提下,采用最优位移控制能够保证滑摩功最小,简化了控制系统,增强了控制系统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全程调速柴油机调速特性,通过改变离合器行程,将发动机转速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在将冲击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离合器滑摩功,延长离合器片的使用寿命.建立了系统控制的参考模型,用来设计控制软件,实现了离合器自动控制;通过实车试验对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城市客车在平路和坡道上的实车数据采集,总结出手动机械式变速器的城市客车在平路上的慢起步、正常起步、快起步及在不同坡度的坡道的起步规律,为设计和优化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起步控制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DCT离合器升挡作动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起步、换挡动力学模型.利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研究了离合器接合、分离规律.提出了3种改进的离合器作动方式,并对它们进行了仿真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汽车硅油风扇离合器工况的模拟和高效测试方法的研究,研制测试其各项技术参数的数控自动测试台。实现对产品性能的自动、高效、准确的判定。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汽车上常用的干式摩擦离合器设计中的各种模糊因素,建立了此类离合器的模糊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描述了用这一数学模型进行设计计算的方法,并给出了一个设计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电磁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提供了电磁离合器的电磁计算方法和电磁Maxwell 3D建模仿真分析方法,通过实例进行验证,该方法对新研离合器的电磁参数设计和现有离合器的参数调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车辆起步品质主观评价结果难以精确量化,以及客观评价模型中评价结果稳定性衡量问题,提出了起步品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其敏感度分析方法.分析DCT车辆起步过程中离合器的结合过程,确立了起步品质评价指标;使用熵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研究正态分布和梯形...  相似文献   

17.
建立基于油门开度和车速的最佳动力性和最佳经济性换挡规律,根据车辆不同挡位和油门开度,车辆对动力性和经济性要求的不同,对所建立的最佳动力性和经济性换挡规律进行调整,得到综合换挡规律。建立整车仿真模型,完成基于dSPACE的综合换挡规律快速原型试验,验证了综合换挡规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随着服役时间的增加离合器性态会发生变化导致起步性能下降,为降低离合器性态变化对起步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扩展状态观测器和滑模控制的DCT起步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建立DCT起步动力学模型、发动机模型和液压控制系统模型;将DCT起步问题转化为参考轨迹跟踪问题,通过工况识别并利用极小值原理获得了不同起步工况的参考轨迹;在DCT起步动力学模型中将与离合器性态变化相关的项定义为不确定项,设计扩展状态观测器对不确定项进行估计,同时结合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获得了起步发动机转矩和离合器油压的自适应控制率;为了跟踪发动机转矩和离合器油压的自适应控制率,设计了发动机转矩跟踪控制器,同时对液压系统采用了PID闭环控制;通过MATLAB/Simulink平台仿真以及台架试验验证所提出的DCT起步控制方法对离合器性态变化的自适应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起步自适应控制方法能够有效避免由离合器性态变化导致的起步延时,同时1挡缓起步和急起步的仿真冲击分别减小了53.11%和43.42%,试验起步冲击分别减小了35.66%和30.31%。  相似文献   

19.
陈昊闻  陈俐  刘峰宇 《汽车工程》2020,42(4):477-483
为提高双离合变速器的换挡过程平顺性,提出内模控制方法,提高离合器转速差的跟踪精度。设计转矩干扰补偿器来减小发动机端与负载端转矩扰动的影响,并基于平滑可微的参考转速差设计超前校正控制器。即使存在模型不确定与干扰,内模控制系统能维持稳定。仿真与台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参考输入与模型参数情况下,所提出的控制器均能达到较小的跟踪误差和平顺的换挡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