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久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汽车产品召回通告,对部分进口兰博基尼盖拉多汽车和部分普桑轿车实施召回。据国家质检总局网站统计的数据显示,2012年1至9月共有约54起汽车召回事件,在实施召回的汽车产品中,既有奔驰等跨国汽车公司的产品,也有中外合资企业的产品,还有长城汽车等自主品牌企业的产品。自2004年10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召回"两字便常见报端。奥拓的召回,曾是国产经济型汽车召回迈出的历史性一步;近期,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又相继主动召回有缺陷汽车。可见,我国的汽车召回从开始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到越来越多的汽车厂  相似文献   

2.
刘伟杰 《汽车情报》2004,(15):39-46
作为全球增长最快也是空间最大的中国汽车市场,汽车召回的管理一直是一个空白。汽车召回制度这个关系到汽车生产商、经销商和消费者切身利益的重要制度2004年选择在中国消费者维权日——“3.15”正式出台了。对于汽车制造厂如何正确理解召回制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是需要每一个汽车人认真对待的问题。提出个人一些认识与看法以期望促进神龙公司早日完善企业的召回应对体系。  相似文献   

3.
赵航 《世界汽车》2004,(11):J007-J007
从今年10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有关规定》。当前,在汽车召回问题上还存在一些模糊观点,如何正确认识和执行好召回规定,是我国汽车领域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实施汽车召回,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规范汽车市场的当务之急。中国目前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115家,改装车企业551  相似文献   

4.
《汽车与安全》2013,(3):42-43
随着时间的推移,汽车召回制度在中国正逐步走向成熟。汽车生产厂家不再忌谈召回,也很少利用召回机会作秀炒作。虽然有个别厂家仍在召回问题上采取回避态度-但多数企业已经将召回作为对消费者负责和表现企业诚信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蔡志华 《北京汽车》2008,(5):11-13,23
汽车召回制度早已正式实施,无论是各汽车企业针对召回制度所建立的各种预案,还是在已实施的召回行动中的具体做法,均不同程度地暴露了在零部件供应环节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文中从说明零部件供应在汽车召回中的重要作用出发,逐一分析了目前国内汽车企业在实施召回时,在零部件供应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每一问题,指出关键原因所在,然后简要介绍欧美日等成熟市场的现有做法,分析其在中国运用的利与弊,批判地加以借鉴,进而提出进行应对的主张,以期能对汽车企业在实施召回时的决策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汽车召回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企业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建立、健全履行汽车召回的系统;另一方面,汽车召回也将促进企业不断提高产品内在质量,建立完善信息管理体系,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最终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企业竞争力。一旦出现汽车缺陷事件,对企业而言,很可能引发媒体危机、形象危机、信誉危机,企业形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汽车召回制度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召回制度有一定的区别,以美国为例,美国是世界上实施汽车召回最早的国家,1966年开始实施召回制度,美国的召回制度是一种后市场监管模式,前市场准入是自愿认证,没有形式认证,以协会职能的方式做标准,依照标准汽车企业、零部件企业都可以生产产品直接上市,同时做一个自我声明,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首次将零部件生产者纳入召回体系中。《征求意见稿》的实施引发部分零部件企业的担忧,但从长远角度看,实质是倒逼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安全性与可靠性,把质量隐患降到最低程度,降低因零部件问题所导致的汽车召回风险,有利于汽车行业整体发展。大众速腾召回事件又将公众的视线聚焦在汽车召回上。自2004年正式施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  相似文献   

9.
朱毅 《汽车与配件》2004,(48):36-37
汽车产品的召回制度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对汽车产品实施管理的一个主要环节,在美国和日本通过立法对汽车产品实施法制化的召回制度,而在欧洲主要实施汽车生产企业自愿召回、政府只负责监督管理的自愿性召回制度。在法制化的召回制度中,尤以美国的制度最为典型.最为复杂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近期有关国内汽车生产企业要不要公开召回有质量缺陷的汽车,中国要不要实行汽车召回制度的大讨论在媒体的“诱导”下急剧升温,并且有不断扩大和蔓延之势。尽管国家的有关汽车主管部门和部分汽车企业也发表了一些低调、客观的意见和看法,媒体对汽车召回的刻意炒作,究竟会不会取得如前段时间媒体对轿车价格所进行的“轮番轰炸”而最终导致轿车价格体系“崩盘”的辉煌战果呢?汽车召回究竟能不能在不远的将来走近我们中国的消费者呢?  相似文献   

11.
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建设汽车强国是别无他途的战略选择。本土企业是汽车强国战略中的核心要素,本文从产业主导权和控制权、本土企业区别于外国企业的主人翁精神和民族使命感、核心技术掌控主体、中国的大国地位和汽车产业的重要性等方面对本土企业的定位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汽车强国必须以本土企业为基础,坚持"既求所在、更求所有",中国汽车产业能否做强,最终取决于本土企业的作为。  相似文献   

12.
通过数学模型分析了汽车产业集群内的整车企业之间以及整车企业与配套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正确引导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汽车企业协同产品商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朱文峰  来新民  王皓  林忠钦  陈潼 《汽车工程》2004,26(2):246-248,F003
分析了汽车企业对协同产品商务(CPC)的需求,结合国内某大型汽车集团实际,提出了汽车企业实施CPC的框架体系,列举和讨论了汽车企业应用CPC系统的几点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汽车结构日趋复杂,致使汽车故障诊断的技术日渐提高。基于专家系统建立汽车故障诊断支持体系,可利用技未领域力量较强的大型维修企业、科研院所或国内外汽车生产厂家的技术力量和先进设备,借助功能强大的专家系统,给汽车维修服务前台企业和人员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汽车企业协同研发体系的产生背景及特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了汽车企业协同研发体系的重要性及内涵,从研发机构、行为、成果、团队、人员及流程等角度剖析了我国汽车企业研发体系存在的不足,认为汽车企业协同研发体系具有属性求同与存异的双重性、知识存量与增量的融合性、形式集聚与扩散的复合性、强弱关系的独立性等特质.  相似文献   

16.
浅析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阐述了成本控制的概念、原则与方法;其次基于成本模型和零部件分类两个方面剖析汽车的成本结构,并介绍了汽车行业成本控制的特点与重要性;再次对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当前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了其形成原因;最后,针对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的现状提出汽车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形势严峻。文章从发展效益、经济规模、管理水平、企业核心竞争力、品牌和企业形象及行业地位5方面分析了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针对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存在的高调浮躁心态、不利的发展环境以及产业边缘化问题,提出汽车零部件企业应树立“归零”意识。实现理性思辨、拓展视野、自我完善、蓄力跨越、激发动力与保持后劲。  相似文献   

18.
作为整车电气系统集成的重要手段之一,汽车电子嵌入式基础软件从软件层面保证了分布式系统的实施质量和可靠性.通过对相关整车企业及组织嵌入式基础软件产业链的分析,探索适合自身的汽车电子崭入式基础软件产业链,为国内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嵌入式基础软件产业链提供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严岿 《上海汽车》2011,(3):50-53
结合我国汽车销售服务企业的特点,分别采用了资料挖掘技术、专家座谈、顾客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对汽车销售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通过因子分析验证、排除干扰项后得出汽车销售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实例进行了销售服务质量评价。由实例评价可知该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阐述抽样方案一般不以接收概率来论宽严、应以可接收质量限AQL值分析抽样方案的合理性;指出耐久性试验、寿命试验是在涵义上有所不同的两种试验.而寿命试验可用威布尔图估计法求出斜率估计,求出在一定的失效率下的设定寿命、平均寿命。最后建议企业标准应有型式检验,并将耐久性试验列入型式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