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动态     
《中国海事》2014,(12):74-74
上海海事局与中国航海博物馆签署合作协议 11月28日,上海海事局与中国航海博物馆合作签约仪式在中国航海博物馆举行。上海海事局向中国航海博物馆捐赠了上海地区航运公司旗帜,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航海博物馆馆长徐祖远代表中国航海博物馆接受捐赠,并颁发捐赠证书。双方将本着“平等互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互相支持配合,更好地宣传与展示海洋意识与航海文化。  相似文献   

2.
《水运管理》2010,32(12):42-42
2010年11月8日,"2010年SISI/KMI国际论坛"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举办。本次论坛主题为"2011年世界海运市场热点与展望",由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和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共同主办。近200位来自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及有关政府部门、研究机构、海事高等学府、行业协会的领导、专家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3.
黄迪 《中国水运》2007,(7):64-64
本刊讯(记者黄迪)6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水运报刊社与长江海事局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内河海事论坛"在武汉举行。论坛以"和谐、救助、文化"为主题,分为"海事一家人"建设、内河人命救助、安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涉海领域唯一的国家法定节日,中国航海日是展示我国海洋文化的重要窗口,在传承航海文化,提升全民航海、海洋和海权意识,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上,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018年7月11日,是我国第14个中国航海日,本刊特派出记者赴上海,在中国航海日论坛现场进行采访,现推出有关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童洁 《中国港口》2015,(7):18-19
7月11日,"2015年中国航海日论坛"在中国古代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地宁波举行。200多位来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及国内外涉海行业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领袖一同聚首,共话"大航海,新丝路"600多年前,郑和率团航行世界,创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辉煌,铸就了"开放进取、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经略海洋、敢为天下先"的航海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政策     
《航海》2012,(1):28-30
交通运输部将设置营运船舶能耗和排放标准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在11月29日举行的"2011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高级海事论坛"上透露,"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部将通过设置营运船舶能耗和排放限制标准,强化交通运输业的节能减排和环保,力争到2015年,与2005年相比,海洋和内河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分别下降16%和14%。  相似文献   

7.
9月25日,“2008年珠江口海事安全论坛”在珠海市召开,广东海事局、深圳海事局和香港海事处、澳门港务局的三地四方海事机构同共签署了《珠江口区域海上船舶溢油应急合作安排》。这标志着珠江口水域一旦发生重大船舶溢油事件,三地四方海事机构将密切配合,充分调集所有应急资源,全力抵御船舶溢油污染,共同保护珠江口海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位于伦敦格林尼治区的格林尼治公园内,与皇家天文台、皇后屋、19世纪运茶船"卡蒂萨克"号(Cutty Sark)共同构成格林尼治皇家博物馆。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规模之大、藏品之丰、积淀之深堪称世界海事类博物馆标杆。追溯该馆发展历程,其浓郁的航海氛围、丰厚的航海文化遗产,令人印象深刻。一、格林尼治区的航海背景格林尼治区历史悠久,航海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伦敦  相似文献   

9.
李芳  任田向秀 《航海》2022,(5):6-11
船艏像作为船艏的重要装饰,在西方被视为船的灵魂和精神所系。本文通过分析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展出的六大类船艏像及其特点,揭示其承载的英国海洋文化及勇于探险、不断进取、侵略扩张和理性反思等航海精神,以期为中国航海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宁 《世界海运》2020,43(2):47-51
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海洋经济呈现平稳发展态势,海事行政法作为行政法的特别法、涉海行政法的分支,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理应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从海事行政法范畴入手,对其特点、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完善海事行政法的方法和路径,供海事管理机构和海事行政法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1,(5):372-372
<正>本刊从中国海洋大学获悉,2011年9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海洋大学举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海洋海事大学蓝海策略校长论坛暨海洋科学与人文研讨会在青岛召开,共有来自海峡两岸18所院校的130余名代表参会。论坛分为"海峡两岸海洋海事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战略选择"专题报告会和校长圆桌对话两部分。论坛  相似文献   

12.
澳门半岛三面环海,其历史与海事活动密不可分,然而由于涉海专题往往给人难懂及陌生的感觉,导致本地公众对澳门海上文化遗产认识普遍不足。本文旨在分享海事博物馆早期如何透过开发及研究馆藏、走进渔民社群,掌握文物的开发及演变过程,对文化遗产作更宏观及深远的了解。活化海事专题内容,使之成为可理解的历史文化追溯,透过与不同社群合作将有关文化领域带给公众,同时引起他们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罗斌  桑史良 《航海》2012,(4):6-9
在"神九""天宫"遨游太空、"蛟龙"深潜勇破纪录之际,我们迎来了2012年"中国航海日"、"世界海事日"。"中国航海日"活动已经走过了7年历程。围绕国家"十二五"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10月30日至31日,由中国港口协会主办的"2014中国港航发展论坛暨中国港口航运物流展览会"在上海外滩茂悦大酒店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调结构、促改革、推升级、助创新",以全球化的视野共同探讨当前全球港航和中国港航形势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展望发展趋势和愿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中国航海博物馆首任馆长、原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经济运行处处长易继勇,中国港口协会会长、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是四面环海的岛国,自古以来善于利用海洋,从海洋获取资源.日本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海运及造船等海事产业,海洋对于日本来说十分重要.日本船舶博物馆于1974年7月20日海洋节开馆,是以海洋与船舶文化为主题的海洋综合博物馆,致力于促进民众对海洋的理解和认识.现任常务理事是铃木浩司,理事由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浦边彻郎等5名组成.  相似文献   

16.
6月26日,第二届内河海事论坛暨长江水系海事第一次联席会议在武汉举行。本届内河海事论坛的主题是"和谐、救助、文化",分为"海事一家人"建设、内河水上人命救助、安全文化建设三大专题。由交通部长江海事局、中国水运  相似文献   

17.
康丹华 《航海》2020,(2):10-12
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同时把博物馆放置在"社区参与者"的角色中进行解构。将"博物馆"放在"社区"语境下进行解析,对博物馆业内来说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和课题。本文在讨论博物馆视野中的社区概念的基础上,以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为例,对涉海类博物馆服务社区的形式、思路进行一定的探讨,提出博物馆需要打破"社区"空间地域的物理限制,服务外延至同一文化或行业背景下的"心理"社区。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远洋航务》2012,(11):19-19
10月25日,由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事法院、辽宁省法学会海商法研究会、中国信达财险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共同举办的“中国航运市场政策和法律论坛”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启幕。该论坛是2012年大连国际海事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时隔12年,中国航海日活动主会场再次回到上海。2018年7月11日上午,围绕"航海新时代,丝路再出发"主题,以及世界海事日"我们的传承——航运更好未来更美"主题,2018年中国航海日论坛在沪举行.  相似文献   

20.
巴恒星 《珠江水运》2012,(19):70-71
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据说是全球最大的海事博物馆。它位于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区,由海事陈列馆、皇家天文台和皇后之屋三座相连的馆址组成。除此之外,这里还是景色优美、建筑风格迷人的格林威治世界海事遗产遗址。因此,游客来此游览,在饱览博物馆之余,还可以造访本初子午线和伦敦唯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