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跃强  张红杰 《隧道建设》2003,23(6):47-49,51
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泵送混凝土可泵性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指出可泵性好是泵送混凝土质量优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咸旬7标薄壁空心墩的混凝土泵送为例,根据混凝土可泵机理的相关要求,阐述如何配置混凝土泵送机械;对混凝土拌合料的坍落度、扩展度及泌水率进行分析确定最优配合比;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可泵性的注意的事项,找出影响可泵性的主要因素和提高可泵性的有关措施,从而提高泵送混凝土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3.
机制砂高强混凝土高温环境下的泵送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顺祥  蒋中珉 《公路》2008,(2):55-57
通过一系列针对C 50机制砂高强混凝土的对比试验和技术论证,成功地将其应用于连续刚构箱梁的施工。混凝土垂直泵送高度85 m,最大泵送距离190 m,混凝土和易性优异,强度稳定。实践证明,机制砂在亚热带高温地区和缺少天然砂地区可以广泛应用于高强混凝土的施工。  相似文献   

4.
刘昌国  张书良 《桥梁建设》2012,42(Z1):90-93
为保证高强度混凝土长距离输送的和易性和可泵性,以白马大桥(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背景,从原材料的选择和控制,配合比的选配,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泵送等环节对长距离、高压、高强泵送混凝土进行设计和施工.在配合比设计时增加外掺料,采用三级配的碎石,使用高性能的外加剂和选择高压混凝土输送泵,从施工工艺和养护措施上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可以使混凝土的和易性(保证无泌水、无泌浆、无沉淀抓底现象)、可泵性、凝结时间、强度及耐久性均满足气候、施工技术条件及混凝土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高塔墩混凝土泵送施工困难、混凝土易开裂等问题,对比同时掺加粉煤灰和微珠降黏改性材料制备易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结果发现,掺加粉煤灰和微珠降黏改性材料的混凝土,不仅可以降低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还具有黏度低、可泵性好、绝热温升低、混凝土开裂性低、强度稳定、耐久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2012年8月23日,山推销售到湖南邵阳的首台51 m臂架泵车正式开始泵送.泵车连续泵送混凝土1 260m3,高效、稳定地完成了此次泵送任务,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认可.@@在泵送过程中,湖南金山推全程跟踪首泵,确保了泵车连续泵送工作的顺利进行.此次51m泵车的首泵成功,彰显两个"中心"的运作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7.
赵若鹏  吴佩刚 《公路》1995,(11):32-35
讨论高强泵送混凝土强度和坍落度的影响因素,根据试验数据总结出混凝土强度经验公式,采取滞后掺加泵送剂工艺,可显著减少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对因运输延误等特殊情况引起的坍落度损失过大,采用少量泵送剂后掺工艺是有效的弥补措施。  相似文献   

8.
嘉绍跨江大桥北岸水中区引桥基础采用φ3.8 m大直径深孔钻孔桩,单桩最大混凝土方量为1 318.4 m3,水下混凝土灌注首封方量达45 m3。使用内径为359 mm的灌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后,采用2台地泵连续泵送混凝土通过30 m3储料斗集料,经溜槽放料至下料斗的灌注模式施工。由于混凝土方量大、导管安装及灌注时间较长,且混凝土完全依赖于混凝土运输车经由公用施工栈桥供应,施工难度大;采用气举反循环二次清孔、导管水密性试验以及混凝土供应交通组织等措施,确保了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9.
砼输送泵泵送压力的损失直接影响砼的可泵性 ,文中就砼输送泵泵送压力损失产生的原因 ,从泵送作业和理论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两种降粘剂的理化性能,对比分析不同掺量的降粘剂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可泵性及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流变参数中的塑性粘度、屈服应力和V漏斗时间及分程度分别表征流变性、可泵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复合改性的CR-I降粘剂具有微珠(MBFA)降低浆体粘度的特性且敏感度低,稳定性高且降粘剂适宜应用于高水胶比的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其粘滞阻力随着静停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可以采用塑性粘度和V漏斗时间来判断拌合物泵送难易程度,并提出了可泵性区间,即表达方式为:[(0,塑性粘度)∩(0,Vt)]。  相似文献   

11.
丹江口二桥是跨越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水库的一座特大桥,桥跨布置88.0m+150.0m+150.0m+88.0m,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桥墩基础为高桩承台,常年水位深达52.0m。2#墩桩长64m,桥面到桩底高度达到105.446m。该文介绍了该桥2#墩深水基础施工的主要过程。  相似文献   

12.
高性能纤维素纤维及其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弯曲疲劳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宗才 《公路》2008,(1):165-169
系统研究了高性能纤维素纤维、钢纤维、纤维素纤维及钢纤维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弯曲疲劳特性,探讨了龄期对纤维素纤维增强粉煤灰混凝土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纤维素纤维混凝土疲劳强度比素混凝土提高6.8%;纤维素纤维与钢纤维联合使用后,构件的弯曲疲劳性有了较为显著的改善,钢纤维掺量64 kg/m3与纤维素纤维掺量1.3 kg/m3混掺时,混杂纤维混凝土比单掺钢纤维64 kg/m3的混凝土疲劳强度提高15.4%。即混杂纤维将会充分发挥各种纤维的优势,对改善疲劳性能的作用比单掺钢纤维和纤维素纤维都显著。纤维素纤维增强粉煤灰混凝土70 d时疲劳强度比34 d提高11%。  相似文献   

13.
上海崇明越江大桥为主跨730m斜拉桥,其塔高208.722m,塔柱混凝土为C50高性能海工混凝土,具有弹性模量高、收缩徐变大、养护要求高等特点。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各种因素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影响,为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闫兴非  张涛  汪罗英  彭俊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3):50-52,M0008,M0009
平申线航道(上海段)整治工程中泖港大桥主桥为一座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与钢箱梁混合而成的桥梁,桥梁的总体跨径布置为65 m+135 m+65 m,其中主跨跨中55 m范围布置了钢箱梁其他部分布置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该桥的主梁在中间桥墩处梁高为7.2 m,高跨比为1/18.75,跨中梁高3.2 m,高跨比1/42.18,混凝土部分箱梁梁底按2次抛物线变化,钢箱梁采用等截面形式。对该桥采用ANSYS软件建立板壳实体模型进行主桥整体分析表明,该桥各个结构部位的受力满足规范要求。该桥的施工方法采用了悬臂对称浇筑混凝土梁段、支架上浇筑边跨混凝土合龙段、施工钢混结合段以及整体吊装钢箱梁节段等。运营情况表明该混合梁结构形式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混杂复合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采用切口梁,对11种配合比的单掺及混掺纤维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断裂试验。基于断裂试验结果,采用理论分析方法,以比例极限强度、峰值强度、断裂能为评判指标,对其断裂性能、混杂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TF纤维和PF单掺纤维混凝土断裂试验呈现出脆性破坏;试验中CTF,PF纤维断裂试验的最佳掺量分别为1.2,1.0 kg/m3;基于双掺纤维(CTF+PF)混凝土试验结果,分析得到了试验中双掺的最佳配比,同时通过计算得到对应于fl,fu和GF的混杂效应系数分别为1.146,1.117,1.247,呈混杂正效应。  相似文献   

16.
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在道路桥头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应用于高等级道路桥头软基处理工程的情况。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是一种新颖、先进的高强复合地基,应用这种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软基承载能力,减少路基工后沉降量,将软基地段路桥分界高度提高至8.5m,从而达到减少桥梁面积、节约工程造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王德乾 《隧道建设》2013,33(4):277-280
采用正交试验法获得了WY盾尾密封油脂的优化配方,其配方组成为性能优异的基础油、复合黏度指数改进剂、天然可降解纤维和颗粒填充剂等。采用自制抗水压密封装置和熔融流动速率仪表征其抗水压密封性和泵送性,并将其与国内外同类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产品的抗水压密封性能与CONDAT产品一致,在3.5 MPa下,不漏水;泵送性是国内某品牌油脂的2~3倍,使该性能指标进一步接近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18.
刘岩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2):82-84,87
连续刚构桥外形尺寸小,桥下净空大,福州市新建金山大桥主桥采用主跨110m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主桥根部梁高5.2m,桥墩采用墩高9.57m的单肢实心墩,介绍了大桥的设计参数、施工方案、计算方法等,对主墩及主墩基础设计进行深度分析,该桥设计合理,为类似桥梁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钢纤维增强聚合物改性混凝土(SFRPMC)是一种新型的桥面铺装材料,它克服了聚合物改性混凝土与钢纤维混凝土的缺点,吸收了两者的优点,形成包括高强度、高抗冲击能力、高延展性、优秀的裂缝控制、高耐久性和低渗透率等优良性能且容易施工,是理想的桥面铺装材料。本文将对其疲劳性能进行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20.
胡勇 《公路交通技术》2010,(1):78-81,97
拱肋高强核心混凝土施工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要求一次成功,混凝土可泵性是钢管混凝土浇筑成败的关键,而可泵性的关键是混凝土的配合比。针对渝湘高速公路细沙河大桥拱肋核心混凝土灌注现状,通过对核心混凝土可泵性的研究,分析钢管拱肋核心混凝土的配合比对核心混凝土成功灌注的影响,以期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核心混凝土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