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为了使边坡处治方案更加科学合理,该文以(湘)潭—邵(阳)高速公路K1 089+800左侧滑坡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工程地质条件,提出3种边坡处治方案。并以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及施工性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3种边坡处治方案进行优化比选,最终确定最科学、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宜巴高速公路三里花岩堆治理方案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岩堆边坡治理方案评价指标中,有的为确定的数值,有的为语言评价信息,在决策过程中,对语言评价指标处理是个难点,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二元语义的岩堆边坡治理多属性决策方法。该法采用二元语义概念对语言评价信息进行处理与计算,通过计算每个治理方案对正、负理想治理方案的语义灰色关联度,最终确定最优岩堆边坡治理方案。该法具有对语言信息处理较准确的特点,较好地克服了以往对语言信息评价指标处理存在的不足。以宜巴高速公路三里花岩堆边坡治理方案决策为例,详细分析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由于边坡治理方案优选中的多层次、多目标、模糊性等特征给决策过程所带来的困难,提出了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的边坡治理方案的改进评价体系;采用AHP与DEA的组合方法来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给出了边坡治理方案优选的一种改进的决策与评价模型,为边坡治理方案提供了一种更加合理可行的方法。并把该模型用于某公路边坡治理方案的优选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工程模糊集理论的边坡治理方案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影响边坡治理决策的定量指标(安全稳定系数、期望造价)和定性指标(施工难易程度、边坡治理效果和环境扰动大小),建立各指标的模糊判断矩阵,并将定性指标转换为模糊值,有效组合主、客观权重,建立基于工程模糊集理论的边坡治理方案优化模型。以商州至漫川公路危岩斜坡的防护为例,详细地分析了该方法的应用。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避免决策或评价结果的主观随意性,减少了目标的客观权重与实际情况之间的误差,符合人工决策的一般过程,较易体现专家的意见和边坡的客观实际情况,有利于提高边坡治理方案优化的决策精度。模型适应性较强,计算量小,有利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公路边坡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对边坡安全做出准确判断,是公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环节。针对山区丘陵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中存在着大量模糊性、易变性和随机性因素,传统方法难以满足具体评价需求等问题,优化改进了标准集对分析理论(SPA),并结合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基于AHP-集对分析的山区丘陵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以河南省修武县5处山区丘陵公路边坡为例,该模型先建立由4大因素共14个指标组成的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再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然后通过单指标联系度和综合联系度等计算,求出最终的评价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1、4、5号边坡稳定性较差,建议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2、3号边坡大体稳定,可留意观察,暂不处理。  相似文献   

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比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方法中以经济指标为主、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的缺点,文章提出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路线方案比选的问题之中。结合山区的气候与地质特点,确定了山区的高速公路方案比选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指标、技术指标和社会及环境指标等三个方面,并细划为工程费用、运营费用、道路纵坡、地质条件(冻土)、边坡稳定性等各分项评价指标。对确定出的山区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优化模型及确定其合理的权重,最终确定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7.
公路建设对沿线自然环境有着重大影响,因此"绿色"选线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并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然后利用消去与选择转换(ELECTRE Ⅱ)综合评价法,实现各路线方案的环境影响量化评价。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应用于公路"绿色"选线方案比选。  相似文献   

8.
根据公路网规划评价系统多层次和多目标的特点,从技术、经济和环境3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将层次分析法(AHP法)和模糊评价法结合起来评估远景公路网规划方案的方法,该方法使用AHP法确定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评价方法对模糊指标进行评定,结合加权综合型算法,最后得到各个方案最终评定值.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边坡的基本定义、分类、滑塌模式、监测方法和治理方案,着重说明了预应力锚杆(索)加固边坡、抗滑桩加固边坡2种常用边坡治理方案的原理和应用,辅助说明了抗滑挡墙稳坡和护坡2种边坡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张海军  虞辉 《公路》2004,(4):43-47
针对高速公路六车道规划预留,提出各种可能的路基预留方案,并分析了各方案的主要优缺点,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来进行预留方案的分析评价,通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判断矩阵及其一致性检验,详细说明了层次分析法在多目标决策中的运用,为高速公路六车道预留方案的决策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速公路六车道规划预留,提出各种可能的路基预留方案,并分析了各方案的主要优缺点,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来进行预留方案的分析评价,通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判断矩阵及其一致性检验,详细说明了层次分析法在多目标决策中的运用,为高速公路六车道预留方案的决策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选用岩石质量指标、岩体完整性指标、地应力、黏聚力、内摩擦角、坡高和日最大降水量7个影响因素作为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向量,结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构建改进的AHP-TOPSIS模型。依据单指标等级分类区间的下限构造5个不同等级的临界值边坡,将其稳定性指标临界值与4组边坡稳定性指标实测数据一同代入AHP-TOPSIS评判模型,通过计算它们与理想解的贴进度来划分稳定性等级分类区间,进而与4组待评价边坡贴进度对比确定出边坡稳定性等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AHP-TOPSIS模型对边坡稳定性的评价结果与灰色关联法和可拓评价法等结果基本相符,证明该模型的可行性,为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是基于边坡防护及生态修复双重目的而衍生的技术。文中分析了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的功能及机理,探讨了公路边坡生态防护设计原则,介绍了常用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特点;并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边坡生态防护功能构建了防护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边坡生态防护效果综合评分方法及等级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14.
挖方施工使处于应力平衡状态的土(岩)体发生变化,影响开挖形成的土(岩)体路堑的稳定性,特别是顺层岩质路堑边坡的稳定性。针对某铁路顺层岩质路堑边坡工点的各种风险因素,首先采用专家调查法及层次分析法对风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与排序,其次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该工点进行整体风险评价,最后结合风险评价准则,提出合理的风险防范对策并再次评估。通过风险防范后,由中等风险降为较低风险,保证了边坡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15.
以衡炎(衡阳—炎陵)高速公路株洲段为工程背景,针对边坡水毁问题展开研究,结合工程实际资料对边坡水毁成因及稳定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卸载土方+整修边坡+人字形骨架护坡+抗滑挡土墙+坡面截排水的治理方案,最后通过边坡稳定性计算及位移监测对治理方案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公路边坡治理方案决策问题,基于不同专家在进行边坡安全性评价时其评价指标集具有差异的考虑,引入软集合理论进行分析。根据软集合的uni-int算子和uni-int决策函数,给出公路边坡治理的决策方法和步骤,并按初选通过的各治理方案的优先顺序来确定最终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高速公路路基边坡生态防护效果,从护坡效果、生态效益、景观效果3个方面,通过专家咨询,建立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路基边坡生态防护效果评价体系,并将其应用于贵州省某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护坡功能是影响边坡生态防护效果评价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生态效益,景观效果所占比重最小;该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生态防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锚杆格构梁支护体系是利用紧贴坡面的混凝土格构梁和深入坡体的锚杆对坡面进行防护,将护坡与支撑有机结合,结构轻便灵活,施工速度快且支护效果可靠。结合挂网植草,能有效防止边坡冲刷、风化,保证边坡的稳定性。依托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五期集装箱码头竹湾边坡支护工程,详细介绍了锚杆格构梁治理边坡的重点考虑因素、设计方案和边坡绿化,评价了治理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锚杆格构梁支护方案对该边坡进行加固后,边坡在正常工况和暴雨工况条件下的安全系数均明显提高,稳定性增强,边坡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9.
超高路堑边坡施工过程的定量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工过程是路堑边坡全寿命周期中稳定性最差且容易发生重大风险事故的关键时期,传统的路堑边坡定性风险评估方法难以精确定量施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在传统的定性风险评估基础上开展定量风险评估是控制工程风险和评价边坡治理方案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以福建省挖方最高的双永高速公路K227滑坡为例,基于路堑边坡风险评估及管理技术框架,研究了该边坡变形破坏过程中的边坡破坏概率、灾害到达承灾体概率、承灾体时空概率及承灾体易损性等关键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而定量估算了滑坡灾害导致的财产损失估值和人身伤害风险值。估算结果印证了该边坡开挖后将面临极高的风险损失,需要开展系统的风险控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K227滑坡的治理方案,并对该边坡分"上、中、下"3段分步施工过程开展了定量风险评估。对比评估结果表明: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理规划并实行分步施工,K227滑坡的破坏概率、潜在财产损失与人身伤害风险值均大幅降低,具有显著工程经济价值和防灾减灾效益;该边坡定量风险评估技术方案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某高速公路边坡失稳成因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方案比选,采用一种坡体内采用圆形抗滑桩,外露部分采用矩形抗滑桩的边坡加固方案。治理方案避免了边坡变形对坡顶房屋产生影响;同时,施工方便、经济有效的特点契合了抢险工程的要求。经过近八年的运营期,边坡整体稳定,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