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浦东十大基础设施之一的外高桥港区(一期)工程于1991年7月1日动工兴建,现将外高桥港区建设特点、粉煤灰回填地基形成港区陆域,件杂货堆场沥青混凝土铺面以及软土地基上选用轻型钢结构仓库等应用情况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2.
洋山四期工程是一个拥有大规模深水岸线但陆域纵深狭窄的专业化集装箱港区,陆域纵深是制约港区综合通过能力的瓶颈。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土地和深水岸线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在深入分析工程建设条件及建设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确定装卸工艺系统,因地制宜地布置堆场、道路和辅助设施,优化交通组织等组合措施,总体上达到了功能布局合理、土地利用率高、综合能力大的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3.
针对上海港罗泾港区陆域原始地质条件不仅差而且复杂、荷载大、工期紧的特点,基于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提出了"浅层处理,利用使用期矿石分级压载,地基处理分几步到位,使用期调整"新设计理念.实践表明该方案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更为堆场的运行和附近钢厂的顺利投产提供了保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方案可为今后其他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引进、发展了多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研究天然软土地基加固工程的处理方案在港口建设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沿海地区温州港某作业区多用途码头工程建设为例,通过对工程陆域回填及天然软基处理工艺分析和实践总结,提出切合沿海地区港区软土地基处理的操作方案,以期达到工程质量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内河港区选址及总平布置设计中,经常会遇到主航道通航繁忙、港区纵深小、征地困难等不利于港区总平面布置的建港条件,尤其为不影响主航道通航安全而布置挖入式港池,对港区陆域布置影响较大。挖入式港池需要陆域有一定的纵深,需要较大的征地范围,这将增加工程投资;较小纵深会制约港区发展。为此,综合分析国内现有内河泊位布置形式,提出一种新型内河复合式港池布置。该种港池的船舶掉头回旋水域不占用主航道,港池水域面积小,泊位布置紧凑。在陆域纵深小、泊位数量多、主航道繁忙的港区,复合式港池布置独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我国集装箱码头陆域纵深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佐臣 《水运管理》2007,29(12):12-15
介绍我国专业化集装箱港区陆域纵深的含义、陆域功能和陆域纵深尺度的演变过程,通过对国内近10年来建设的大量集装箱码头实例的总结与分析,提出确定集装箱港区陆域纵深合适尺度的方法与尺度参考意见,并提出所需纵深不能得到满足时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港口建设导致近岸沿线海、陆域生态系统环境逐渐退化的现状,以集装箱港区为例,进行港区陆域低影响开发研究。将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概念融入港区建设,通过引入合理水文径流分析模型,对港区各功能区的低影响开发提出径流控制要求;同时,采用创新性的平面及结构设计方案满足低影响开发控制要求,促进集装箱港区雨洪资源的重复利用。结果表明,在各类码头中,较为适合进行低影响开发的主要为件杂货及集装箱堆场;海绵港区须重点针对堆场及道路进行低影响开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某港区陆域形成施工为例,从开挖方式、爆破技术、取料标准、分层厚度、碾压指标等方面入手介绍陆域形成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及施工注意点,为其他港区陆域形成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厦门港嵩屿港区与嵩屿电厂相邻,港区建设时需要对电厂原有温排水通道进行改造,受场地限制,大型电厂温排水通道必须穿过港区陆域,从码头前沿直接出海,温排水通道对港区平面布置、结构设计、船舶靠离泊、泊住作业等方面均有较大影响。文章通过对码头平面布置及结构设计与电厂温排水通道的协调进行研究,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增大堆场面积、减小弃方外运、美化港区环境、节约工程投资的目的,针对长江上游重庆果园港二期工程陆域堆场形成,提出采用37.5 m的高陡加筋边坡设计方案,通过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分析和研究了现有2#和6#加筋边坡设计断面对应的有、无加筋边坡断面以及变换坡率、变换填料等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优化设计和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11.
王连才 《水道港口》2002,23(Z1):222-225
对天津港港区堆场地基承载力进行了评定 ,并确定了相应的堆场堆货荷载的标值 ,同时提出了港区堆场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集装箱港区后方陆域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艳荣  邓卫  童韬 《水运工程》2006,(9):24-27,31
随着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的快速增长以及港口海关监管模式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特别是海关大通关和区港联动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得集装箱港区后方陆域表现出了明显的不适应港口发展需求的态势。文章从影响港口发展因素入手,就港区后方陆域配用空间中的各功能区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后方陆域规划中的集疏港交通网络规划建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针对集装箱港区陆域土地集约化利用问题,结合行业规范、相关规划布置理论,采用数值计算、估算、统计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用于港区陆域面积估算的公式。选取国内部分港区进行验证,基于假设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用地面积相比偏差在-19. 63%~24. 08%,其中总偏差在15%、10%、5%以内的数量分别占样本总数量的80%、71%和43%,验证了公式的有效性。基于公式参数讨论和典型港区共性因素分析,认为港区陆域土地集约利用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设备覆盖率,提高水-水中转比例,布置自动化堆场,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货物周转速度,布置集约化辅助生产设施,优化道路系统减少道路面积占比等。  相似文献   

14.
唐山港曹妃甸港区作为一个新兴港区,港口建设造陆工程对港区潮流、泥沙运动均产生影响,需要谨慎应对,以确保工程建设不对港区潮流和泥沙淤积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华能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煤码头工程造陆宽度增加对港区潮流、泥沙运动产生的影响,加宽了堆场造陆宽度,优化了总体工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基于武汉新港花山作业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要求,结合港口开发现状、区位和地形条件,针对港区平面布置、高程设计和交通组织等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充分利用陆域资源特点和条件,考虑不同港口功能区对陆域的要求,提出合理的平面布置方案;综合分析防洪、港区排水、交通及土石方平衡等要求,对港口高程系统、重要节点高程控制和港内交通组织进行设计,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内河集装箱港区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南通港南通港区规划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南通地区公路客运优势的确立,南通港区作为南通市对外交通的中心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因此,港区功能由客运转为货运成为必然。对客运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将浮码头改造为固定码头;对任港河口的封堵进行研究;废弃内河港池,扩大陆域纵深及面积是南通港区改造的四大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7.
<正>3月14日,由中交三航承建的南京港七坝港区起步工程,顺利通过南京市交通工程质量鉴定。南京港七坝港区是南京市规划建设中的十四大港区之一。位于南京江北长江三桥上游约8km,近邻南京绕城公路(板桥汽渡北岸),背靠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港区自然岸线8.3km,可建设49个5000吨级以上泊位,陆域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日照港岚山港区中区的飞速发展,新建的油罐区和油品码头不断增加,对与之配套的港区高压消防供水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笔者对岚山港区中区现有的高压消防泵站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对中区的高压消防供水系统提出了建议。一、岚山港区中区基本概况岚山港区中区,其陆域占地面积1.626?km2,码头区域面积0.047?km2,包括日照港油品码头有限公司、日照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山东中石化日照至  相似文献   

19.
南疆港区陆域不足 ,已严重制约港口建设及功能开发。结合海河口整治及相关分析 ,提出南疆港区总体造陆规模及分期实施方案 ,并论证了泥土来源情况。  相似文献   

20.
王敏  唐洲  余政 《水运工程》2019,(5):98-101
针对阿布扎比哈里发港集装箱码头二期项目自动化堆场布置受较小的陆域纵深限制的问题,对两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布置方案进行对比研究,在码头前沿布置相同的前提下,自动化堆场平行布置方案比自动化堆场垂直方案有更多堆场能力。综合考虑堆场能力、自动化程度、人员投入、系统调试周期及装卸设备投资等各方面因素,确定本项目采用自动化堆场平行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