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连续梁桥的逐步发展,双支座结构形式应用越加广泛,其有利于简化桥梁施工程序、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费用,且根据相关计算显示双支座的应用可有效减少负弯矩峰值与内支座处支反力合力。首先对连续梁桥单、双支座设置展开分析,并具体就双支座连续梁桥的受力特点与适用范围进行论述,最后围绕一座4×30 m简支转结构连续PC小箱梁桥展开结构计算分析,验证了此方案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大跨曲线箱梁桥支座反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三维壳体有限单元法对杭州石桥立交桥中一联大跨曲线箱梁桥的支座反力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恒载作用下该联箱梁表现出的不同于常规的支座反力分布;通过影响线方法求出了活载作用下各支座反力的最不利情况,给出了处理方法;对中墩支座采取预偏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从设计角度探讨弯箱梁桥侧翻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某工程实例为背景,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弯箱梁桥支座反力的组成成分,找出导致支座出现负反力的原因。分析表明:预应力效应和活载效应是导致弯箱梁桥内侧支座脱空的主要原因,其中腹板束和底板束是预应力钢束中产生负支座反力的主要源头,弯箱梁桥中底板束虽然用量不多,但是对支反座力的影响最大。因此,在设计中建议增加腹板束和顶板束的配置,减少底板束的配置;同时,增大箱梁平曲线半径可以使得内外支座反力分配更为均匀。研究成果对于中小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弯箱梁桥的设计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风致抖振响应对于桥梁顶推施工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张家口市宣化区胜利路桥新建工程为对象,开展主桥桥型设计比选研究,并采用ANSYS进行顶推施工抖振响应数值模拟。对主桥桥型设计进行比选,选择采用钢桥面系,带竖杆华仑桁架,钢-混凝土组合桥面铺装的简支钢桁架桥分幅桥梁方案。风荷载作用下,同一横断面处不同主桁处支座反力不同,对竖向支座反力而言,下游边桁架处最大,中间支座反力次之,上游支座反力最小。计算发现,在不考虑、考虑墩梁耦合效应两种状态时,下游边桁架支座反力峰值分别占恒载反力的10.5%和13%,中桁架支座反力峰值分别占恒载反力的5%、6.9%,上游边桁架支座反力峰值约占恒载反力的比例分别是6.5%、7.1%,可见墩梁耦合效应对该桥的抖振响应影响较小,可以忽略。结论可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由于钢材导热性能好,在钢箱梁施工以及运营过程中,日照产生的梯度温度作用对钢箱梁的影响比较显著。以一座上跨铁路的公路钢箱梁桥为研究对象,该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由于日照产生的梯度温度作用引起的支座脱空。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实测梯度升温和梯度降温对支座反力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升温梯度荷载作用下,钢箱梁边跨边支座反力增大;中跨的中支座产生较大负支座反力。在梯度降温荷载作用下,边跨边支座产生负支座反力;中跨的中支座支反力增大。在夏季白天梯度升温,晚上梯度降温荷载作用下钢箱梁施工中较容易出现支座脱空与支反力增大。  相似文献   

6.
强迫位移法是一种给钢-混组合结构的墩顶混凝土板施加预压应力的方法。建立连续钢-混组合曲线箱梁桥的ANSYS有限元模型,计算不同曲率半径时,采用强迫位移法时结构的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当曲率半径较小时,强迫位移法(中墩处内、外侧支座施加相同的强迫位移)会使结构产生严重的扭转,导致内、外侧钢梁、混凝土板内力及内、外支座反力差异较大,因此在小半径的钢-混组合结构曲线箱梁桥中需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悬臂法施工的体系转换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造桥机拼装连续弯梁还是一种全新的施工工艺,在造桥机施工的不同阶段,支座情况对箱梁受力影响很大,通过对支座反力和约束情况的分析,制定了支座预偏和支座横向限位等措施,有效地保障了桥梁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关门山大桥加固方案采用体系转换,即把双悬臂带挂梁的组合梁桥改变为连续梁桥,但体系转换后,为满足结构纵向变位的需要,在各墩顶需进行支座更换,更换支座需顶升主梁,对更换支座状态下墩顶横隔梁的受力分析及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
基于忻州市某高速公路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斜箱梁工程实例,桥梁跨径布置为(22+2×30+22)m,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该斜交桥建立实体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支座布置间距d及斜交角θ在恒载以及恒载+车道偏载两种工况下对斜交桥梁支座反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恒载工况下,支座间距越大,边墩、次边墩支座反力分布越不均匀;同样,斜交角θ越大,边支墩支座反力分布越不均匀。在恒载+车道偏载工况下,边墩、次边墩支座反力变化规律基本同恒载工况,但中支墩支座反力的参数化分析规律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曲线连续箱梁桥支座径向反力关乎桥梁结构安全性和功能性,但其影响因素较多,计算比较繁琐,设计人员往往无暇深究。以某高速公路互通区3座不同形式的预应力曲线连续箱梁匝道桥为例,运用Midas Civil建立计算模型,对影响预应力曲线连续箱梁桥支座径向反力的各种荷载进行独立分析,得出预应力荷载和结构整体温度荷载,是预应力曲线连续箱梁桥支座径向反力大小主要影响因素的结论。最后对如何防止预应力曲线连续箱梁桥发生支座病害提出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梁格法建立5-20 m装配式箱梁桥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支座脱空对横向由多片箱梁组成的连续梁桥力学性能的影响,给出了考虑支座脱空后桥梁的支反力以及横梁和主梁的内力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单支座脱空对相邻支座受力影响最大,对支座位置支点横梁内力影响显著,对主梁受力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脱空支座附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简支变连续梁桥的施工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了其徐变次内力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徐变效应对双排橡胶支座支承反力的影响及双排支座支承反力重分配现象。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结合工程实际,主要对一座三跨连续曲线箱梁桥在两种支座布置形式下的结构力学行为随支座偏心距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小曲率半径的曲线梁桥,当中支墩为独柱支墩时,可对中支墩单支座设置合理偏心距来调整曲线桥的扭矩分布及边支墩支座反力分布;而当全部支墩都设置抗扭支座时,边支墩内外侧支座不平衡反力只能通过对相应边支墩支座设置偏心距来调节,但改变边支墩支座偏心距却无法调整曲线梁桥的扭矩分布。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施工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复杂的结构体系转化过程,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及成桥阶段的线形良好需对桥施工过程进行监控。结合巴东罐子口大桥的施工监控情况,针对高程、应力、温度三方面实施测量控制,探讨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悬臂法施工监控情况,通过建立系统的监控过程,采取有效的监控方法保证了罐子口大桥施工期间的安全及最终成桥阶段结构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弯桥比起直桥更能适应复杂的地形条件, 也更能满足美观的需求, 但是弯桥受力复杂、 事故频发, 因此对弯桥的研究十分重要。 文章首先对近年某些典型弯桥事故案例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提出一种新型弯桥支座布置方案以及支座形式, 然后通过建立三跨弯桥模型模拟弯桥使用过程中, 车辆驶过造成的离心力作用、 温度变化效应、 徐变效应的影响, 计算弯桥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位移变化, 支座支反力大小。 最后根据此结果, 确定支座尺寸参数, 将其运用于实际的工程中。 该布置方案中, 自复位支座可以在箱梁受力爬移后通过自重使其复位, 起到抗爬移作用; 端部拉压式支座不仅能起到抗爬移作用, 还起到了抗倾覆的作用。 此布置方案可用于实现箱梁倾覆变形的分类控制, 为曲线梁桥提升抗爬移及提升倾覆承载力提供科学经济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支撑式主墩箱梁临时固结的2种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了永久支座参与抵抗不平衡弯矩的条件和具体做法,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施工时的墩梁临时固结措施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朝鸭绿江界河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636m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边跨设置辅助墩,其跨径布置为86 +229 +636 +229 +86=1266m.本桥结构采用半飘浮体系,索塔与主梁间设置竖向支座和横向抗风支座,纵向设置粘滞阻尼器;过渡墩设置竖向拉压支座和横向抗风支座;辅助墩设置竖向拉压支座,钢箱梁内同时设置压重.主要介绍该桥施工阶段塔梁临时固结计算和设计.  相似文献   

18.
喀兰古大桥为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桥,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施工过程中梁体的理论挠度和应力,通过现场高程监测确定下阶段施工立模标高,从而保证桥梁能够按照设计标准顺利完成合拢并达到理想的线形;截面各测点应力测试与理论计算值对比说明梁体在施工过程中以及成桥后的应力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成桥阶段线形控制和应力控制均较理想,此施工控制方案可为以后该类型桥的施工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公路桥梁中无盖梁柱式墩支座更换施工中一种梁体顶升反力平台的设计思路和过程,希望对类似桥梁梁体顶升反力平台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丹通高速公路曲梠川蒲石河大桥是一座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箱梁桥,根据悬臂施工过程中主梁应力应变发生多次的转换、结构特性复杂等因素,为了确保桥梁施工安全,采取了施工全过程进行测量监控.结合连续刚构箱梁施工工序、连续梁桥的施工特点,确定连续刚构箱梁施工测量监控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