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健君 《上海公路》2020,(4):114-119
基于环保与绿色道路建设要求,提出将二氧化钛水性环氧乳化沥青混合料用于地下道路低能耗降解尾气型罩面施工。为分析地下道路低能耗降解尾气型罩面混合料的综合路用性能,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基质沥青AC-5、SBS改性沥青SMA-10、环氧沥青AC-13及地下道路低能耗降解尾气型罩面混合料DE-10四种混合料的静态模量、高温性能、水稳定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地下道路低能耗降解尾气型罩面混合料具有优异的综合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2.
将光催化材料二氧化钛以涂覆和掺入2种添加方式应用于沥青路面材料中,形成可以降解汽车尾气的环保型沥青路面。提出一套尾气降解能力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利用自主设计的测试设备对影响尾气降解能力的因素进行研究,并结合道路工程的特点对不同掺配方式路面的使用功能、耐久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紫外线是光催化剂降解有害气体的必要反应条件;采用涂覆式时光催化剂的掺量为载体粘结剂用量的8%~10%最为经济合理,推荐光催化剂用量的上限值为500g.m-2,下限值为350 g.m-2,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变化对光催化剂降解有害气体能力的影响程度较小;采用掺入式时光催化剂的掺量为矿粉用量的50%~60%较为合理,光催化剂的掺入基本不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  相似文献   

3.
该文针对薄层式和微表处式两种纳米TiO_2封层式光催化分解尾气型沥青路面的研究,利用自主开发设计的一套光催化尾气分解试验设备及试验相关方案,分别在紫外光和室外自然光照下对不同TiO_2掺量的薄层式及微表处式混合料进行尾气降解试验研究,并对两种不同TiO_2掺量下的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评价,分析表明:一定掺量的纳米TiO_2可有效改善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TiO_2掺量为60%(占矿粉比例)时的薄层式混合料和TiO_2掺量为50%时的微表处式混合料具有较好的尾气降解效果及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汽车尾气所带来的危害,提升空气质量,研制了一种尾气降解纳米复合涂层材料,通过气体反应室内的尾气降解试验分析了该材料对汽车尾气的降解效果,提出采用累计降解百分率、最大降解反应时间、平均降解速率3项指标评价光催化降解尾气效率的方法,并以此确定了光催化材料的最佳掺量.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涂层材料能高效催化降解汽车尾气中的NOx、HC等有害气体,其最大降解百分率可分别达到94%和12%,但该涂层材料对CO、CO2降解效果不明显;综合降解效能和经济成本等多方面因素,涂层材料中光催化剂纳米二氧化铈和二氧化钛的推荐掺量分别为10%和5%.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二氧化钛材料的掺入工艺、粒径、掺量等因素对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指标、力学性能、降解尾气的性能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初步给出定性分析结论,为掺入二氧化钛材料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应用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尚文勇  周政  陈俊 《中外公路》2023,(4):279-283
为了对比常见路面涂层填料的光反射和尾气降解效果,分别制备Nano-TiO2、Nano-ZnO、Micro-TiO2为填料的3种路表涂层,采用自行开发的光反射率测试仪,进行不同填料掺量下涂层的反射率测试,确定填料最佳掺量;在填料最佳掺量下,对3种涂层沥青混合料的反射率进行测试,对比Nano-TiO2、Nano-ZnO、Micro-TiO2对光反射效果;采用自行开发的尾气浓度分析仪,测试3种涂层在光催化条件下对气体CO、HC、NOx的降解率,比较3种填料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反射率为5.46%~6.11%;反射涂层中填料最佳掺量为30%;涂刷涂层后,混合料反射率大幅下降,相同涂层用量下3种填料反射效果优劣排序为:Micro-TiO2>Nano-ZnO>Nano-TiO2,0.9kg/m2用量时Micro-TiO2涂层的反射率达59%;填料对尾气降解效果的优劣排序为:Nano...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掺加TiO_2的排水沥青混合料降解汽车尾气的效果和水稳定性,将TiO_2以二次改性的方式掺加到沥青中,制备试件进行催化汽车尾气性能试验、水稳定性试验,得到TiO_2的最佳掺量为8.5%(与沥青质量比),并验证其对混合料水稳定性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另外,通过评价不同空隙率沥青混合料对汽车尾气的降解效果和水稳定性的影响,最后综合建议可降解尾气的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最佳空隙率为15%~19%,且相对越大越好。  相似文献   

8.
纳米TiO2含量对汽车尾气因子降解效能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汽车尾气降解材料测试室,测试以超声波分散法制备的不同含量的5种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对汽车尾气因子的降解效能。选用车辆处于怠速工况下所排出的汽车尾气为试验样本,依据纳米光催化材料降解率计算公式,计算出不同含量的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对汽车尾气中有害因子NOx、HC、CO的平均降解率。测试结果表明: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对汽车尾气中NOx、HC、CO等因子具有一定的影响效能,且降解趋势一致。不同含量的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对汽车尾气中各因子的影响效能随时间的变化降解率不同;对应于汽车尾气因子NOx、HC、CO具有最佳降解效能的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的含量分别为4%、2%、4%。  相似文献   

9.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研究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差异出发,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重点考察了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沥青针入度、沥青含量和矿料细度模数3个因素对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各体积参数的影响效果,得出配合比设计质量控制的科学办法.通过定性的直观分析和定量的方差分析,得出各因素对体积参数影响效果的排序为:矿料细度模数>沥青含量>沥青针入度...  相似文献   

10.
利用尾气分析浓度测试仪测量汽车所释放的尾气,通过分析仪测试所得到透水沥青路面光触媒涂覆层对汽车尾气降解,并对其渗水性能进行试验。探索纳米TiO2光触媒材料对汽车尾气降解效率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iO2光触媒溶液中只有纳米TiO2对汽车尾气有降解作用;随着时间的递增,这种材料的降解效率逐渐增加,并且在105分钟中的降解效率变化率最高;纳米TiO2光触媒材料在纳米二氧化钛/硅丙乳液为30%及其纳米TiO2光触媒材料涂覆量为30 g/900 cm2时,其降解效率最高;在透水沥青混合料表面涂敷这种材料,对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渗水性能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1.
《公路》2020,(2)
针对现代工业汽车尾气污染日益严重这一问题,研究分析了光催化技术及其在汽车尾气降解中的反应机理;基于室内试验制备了不同TiO_2掺量的OGFC-13路面材料试件,分析了TiO_2的掺入对OGFC-13路用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尾气降解测评系统进行降解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2.
研制汽车尾气降解材料测试室,测试以超声波分散法制备的不同含量的5种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对汽车尾气因子的降解效能。选用车辆处于怠速工况下所排出的汽车尾气为试验样本,依据纳米光催化材料降解率计算公式,计算出不同含量的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对汽车尾气中有害因子NOx、HC、CO的平均降解率。测试结果表明: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对汽车尾气中NOx、HC、CO等因子具有一定的影响效能,且降解趋势一致。不同含量的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对汽车尾气中各因子的影响效能随时间的变化降解率不同;对应于汽车尾气因子NOx、HC、CO具有最佳降解效能的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的含量分别为4%、2%、4%。  相似文献   

13.
高新民  姜睿  边庆华  刘洪海 《公路》2021,66(12):17-22
为了研究温拌沥青混合料在低温环境下施工影响因素和施工温度,依据沥青路面热传递模型,确定了施工过程中影响混合料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采用软件模拟施工过程混合料温度变化,分析了各因素对沥青混合料温度变化的影响,得出了低温环境下保证沥青路面压实质量的施工温度确定方法.根据项目所在地纬度、气候状况、路面因素和材料等条件,通过计算得到了温拌沥青混合料在低温环境中的混合料温度与环境温度、风速等参数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4.
废旧橡胶粉改性沥青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川  凌天清 《公路工程》2009,34(4):49-53
依据橡胶沥青作用机理,从内、外因两方面对橡胶沥青改性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合国内外相关成果,分析橡胶沥青评价指标体系,并从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方面,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废旧胶粉改性沥青材料在道路工程应用方面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可分解汽车尾气的排水性橡胶沥青混合料为对象,对其性能测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TiO_2掺量的增加,累计分解率、有效分解效率合累计分解量先增大后减小,根据TiO_2对汽车尾气中HC、CO、NO的有效分解效率及累计分解率,TiO_2添加量选取8.0%较为适宜。添加TiO_2对混合料水稳定性改善效果十分有限,增加空隙率可增强混合料对汽车尾气降解效果。冻融劈裂强度比和残留稳定度随着混合料空隙率的增大而减小,水稳定性能逐渐降低,结合水稳定性与降解尾气能力,PAC-13空隙率控制在15%~19%较为适宜。橡胶沥青混合料表面构造深度与摆值随涂料量增加而降低,这表明通过道路表面涂膜,橡胶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降低,过低涂覆量不能达到实际需求,涂覆量下限值选取350 g/m2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6.
针对降低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生产、施工、管养过程的碳排放问题,开展对排水性沥青面层OGFC沥青混合料包括原材料准备、原材料运输到生产基地、混合料生产拌和阶段在内的生产过程碳排放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将排水性沥青面层OGFC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过程划分为材料准备和混合料生产拌和两个阶段,根据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材料准备方案、生产工艺等,按排放因子法计算系统边界内各阶段的碳排放,分析各分项碳排放占比,提出合适的碳减排措施。以上海市浦东新区高等级道路金海路改建工程为例,对研究提出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和碳减排技术进行实际应用分析,结果显示碳减排效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7.
周烨 《公路交通科技》2010,(12):186-189
温拌沥青混合料是一种新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拌和与压实温度均大幅降低,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本文对沥青温拌技术进行概括性介绍,分别对不同类型的温拌沥青混合料进行性能检验。结果表明,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比热拌沥青混合料更好的路用性能,可广泛用于各等级道路沥青路面各层位的铺筑。  相似文献   

18.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将废旧沥青混合料作为原材料,加入乳化沥青、水泥及外加剂,拌合成新的混合料用于铺筑路面,可节约材料、降低造价、节能环保。现采用不同乳化剂类型的乳化沥青作为结合料,在不同乳化沥青用量和水泥用量条件下,进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物理参数及高、低温性能的试验研究,分析乳化剂类型、乳化沥青用量和水泥用量对混合料高、低温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了满足混合料性能规范要求的最佳乳化沥青用量和水泥用量。研究结果对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荷载间歇时间,加载频率,试验温度,空隙率,沥青针久度,沥青用量6因素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程度。首先,运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将影响因素适当组合,在MTS810材料试验系统上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应力控制的疲劳试验;然后,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的影响程度;最后,讨论各因素是如何影响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的。研究表明,各因素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为:荷载间歇时间→试验温度→沥青品种→级配类型→沥青用量→加载频率。  相似文献   

20.
李强  侯睿  马翔  李国芬 《公路工程》2016,(4):50-54,66
通过不同类型室内试验方法对4种沥青混合料的抗剪性能进行了评价;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采用不同试验方法得到的抗剪强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在工程实践中推荐采用较为简便的单轴压缩试验和间接拉伸试验组合;试验条件和混合料类型均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参数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对粘聚力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和加载速率,其次为关键筛孔通过率和沥青性质;关键筛孔通过率是内摩擦角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