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静 《交通科技》2009,(5):91-94
结合厦门的城市规模及经济水平、居民的出行方式、城市道路条件等自身条件,对厦门快速交通系统(BRT)进行了合理的功能定位,并介绍了厦门BRT一期工程情况。实践证明,厦门BRT定位准确,对改善出行条件、缓解交通拥堵及提高出行效率起到很大作用,为破解城市交通难问题做出了有益尝试,充分体现了BRT“大容量、安全、便捷、准时、舒适”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分析广州快速公交BRT无障碍设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方便弱势群体安全出行,从微观层面,基于弱势群体出行需求和通用设计理念,对BRT过街设施、地铁与BRT间的无障碍通道、BRT站台进出口闸机及BRT登乘系统的无障碍设施进行了人性化改进和设计,并通过问卷调查,采用可能满意度法对改善方案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通过乌鲁木齐市快速公交(BRT)1号线、2号线、3号线高峰时段上下客流现场调查,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客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BRT承担了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主要客流,其中1号线客流高于其他BRT线路,其客流量已超过运营能力,同时BRT存在换乘难等问题,进而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晓辉 《交通科技》2009,(4):119-121
针对厦门市城市中心区无法设置BRT专用道的问题,分析了厦门高架BRT系统的特点及运营效果,研究了高架BRT系统建设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性,提出了高架BRT系统规划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陈晨 《运输车辆》2009,(2):47-49
自2004年12月25日北京开通国内首条BRT线路起,关于BRT用车究竟应该选择何种长度,业内一直存在不同的声音,从12m、13.7m的单机客车到18m及其他长度的铰接客车,不仅各家客车制造企业众说纷纭,各个城市的选择也不尽相同。本文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从车辆长度的视角出发,对BRT用车的选择问题进行探寻。  相似文献   

6.
该文在全面分析快速公交BRT(Bus Rapid Transit System)系统组成特点基础上,针对大同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BRT系统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大同市BRT线路远期、近期布局构想,以及相应的BRT设计方案,为各城市寻求适合自身要求的BRT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晨 《汽车与配件》2009,(21):18-20
2004年12月25日,随着中国第一条BRT线路在北京市的南中轴线上开通运营,快速公交也正式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随后的四年多时间里,BRT在我国的大中城市逐渐兴起,截至2008年末,已有8个城市的BRT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另有多个城市的BRT线路正在规划、建设或试运行。如今,“BRT”成为客车行业以及各大城市关注的热门词汇,  相似文献   

8.
BRT在大城市公交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阐述快速公交系统(BusRapidTransit,简称BRT)产生、构成的基础上,分析了BRT的功能定位,并从客观的角度提出了BRT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陈晨 《时代汽车》2009,(7):104-106
2004年12月25日,随着中国第一条BRT线路在北京市的南中轴线上开通运营,快速公交也正式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随后的四年多时间里,BRT在我国的大中城市逐渐兴起,截至2008年末,已有8个城市的BRT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另有多个城市的BRT线路正在规划、建设或试运行。如今,“BRT”成为客车行业以及各大城市关注的热门词汇,并在我国城市公交建设中掀起了新的热潮。  相似文献   

10.
据中国巴士快速交通行动大会公布的《上海BRT项目概念性报告》显示,到2010年上海将建成100~150km的快速公交系统(BRT)。其中,中心城区将建成BRT系统30~50km,配合300km长的轨道交通网络,形成330~350km的快速客运网络郊区BRT 70~100km,承担市区通郊区、新城之间以及新城内的主要客运任务。至2020年,上海还将建设200~300km的BRT系统,其中中心城区50~80km,郊区150~220km。  相似文献   

11.
公交车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停靠站台,导致现有绿波交通模型很难同时优化社会车辆与公交车。针对该难题,建立了以双站台为基础的社会车辆绿波与BRT行程时间协同优化模型。该模型以社会车辆绿波带宽最大与BRT行程时间最短的加权值为目标函数;以周期时长、相位相序、社会车辆与 BRT 车速、交叉口双站台停靠选择为优化变量。算例表明,与 maxband模型相比,优化模型在绿波带宽占周期比例不变的情况下,BRT平均行程时间由 407.54 s降为 308.08 s,降低24.4%;BRT平均延误由68.66 s降为9.2 s,降低86.6%;停车次数由35次降低为2次,降低94.6%。优化模型在保证社会车辆绿波通行的前提下可以显著提高BRT的通行效率,为BRT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于车头时距的快速公交车辆交叉口信号优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快速公共交通(BRT)是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以车头时距为约束条件,提出在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给予BRT车辆有条件信号优先。有条件信号优先是指给予满足特定条件的BRT车辆信号优先。具体做法是利用车辆自动定位技术预测BRT车辆通过交叉口停车线时刻,估算其抵达前方BRT车站所需时间,并据此判断是否应提供信号优先服务。介绍信号优先的两种实现方法:插入特别相位和跳过相位。与无信号优先的定时控制相比,采用有条件信号优先可以维持BRT车辆合理的抵站间隔,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济南市BRT乘客特性和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济南市BRT所服务的主要人群、出行目的、是否缩短行程时间、是否吸引私家车主乘坐和人们的满意度等问题,对济南市BRT沿线车站的乘客进行了问卷调查。经调查分析表明,乘客对BRT的满意度比较高,认为BRT的最大优势为速度快,基本达到设计目的,但车上比较拥挤,还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在对快速公交系统(BRT)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运行图的快速公交运营系统的概念,以解决当前BRT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适合国情的BRT系统。通过对系统实现中的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分析,改进后的快速公交系统适用于当前,并将在较大程度上提高BRT系统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打造出更加适合中国的BRT客车,恒通客车与国内BRT专家、南京市公交行业的领导以及南京客户齐聚金陵古都,在中国BRT客车价值回归座谈会恒通BRT新品推介会上,共同探讨了有关BRT运营价值等问题,同时也向南京的各位客户展示了公司的最新产品和技术实力。座谈会上,重庆恒通客车的邓总表示:在公交优先的大环境下,中国城市在选择客车时,首要考虑的仍是给市民带来的方便快捷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BRT快速公交已经成为国内许多城市的首选。为了打造更适合中国的BRT客车,2007年11月9日,恒通客车与国内BRT专家、南京市公交行业诸位领导以及南京客户齐聚金陵古都,在中国BRT客车价值回归座谈会暨恒通BRT新品推介会上共同探讨有关BR运T营价值等问题,同时也向南京的各位客户展示了公司的最新产品和技术实力。  相似文献   

17.
《驾驶园》2011,(3):37-37
1月29日,又一批中大YCK6128HC豪华BRT城市公交车正式交付盐城公交总公司.该批新增加的70辆BRT城市快速公交车将在盐城新扩宽的开放大道BRT线上运营。  相似文献   

18.
《驾驶园》2012,(11):42-42
近期,印尼政府招标采购的66台18米BRT公交全部纳入中通囊中,这是印尼市场迄今为止批量最大的一次BRT公交招标。  相似文献   

19.
BRT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国BRT专用道路面大部分采用沥青路面。在建设使用早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早期破坏。这不仅对社会、交通造成了交通影响,也在经济上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BRT专用道路基路面的早期损坏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文针对BRT专用道沥青路面出现的早期破坏进行分析,积累经验,为其他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快速公交(bus rapid transit,BRT)系统是一种介于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运营系统。它利用现代化的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的运营管理,使常规的公交系统可以基本达到或接近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而其投资及运营成本远低于轨道交通。有关数据资料统计显示,BRT投资及运营成本仅为地铁系统的1/10,但就速度、运力、可靠性和形象而言,BRT可以提供类似地铁的服务水平。以广州市中山大道快速公交试验线项目为例,对BRT项目的工程技术经济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