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5月14日至18日,国际海事组织在联合国驻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办事处召开外交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内罗毕国际残骸清除公约》,其目的是明确沿岸国对专属经济区内残骸清除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及时、有效地清除残骸并对清除费用作出补偿,填补国际法关于残骸清除制度的空白。早在1993年,国际海事组织法律委员会就开始《残骸清除公约》的起草工作,起初是在工作组内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危敬添 《世界海运》2007,30(4):50-53
1背景情况2007年5月14日至18日,国际海事组织在联合国驻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办事处召开外交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内罗毕国际残骸清除公约》,其目的是明确沿岸国对专属经济区内残骸清除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及时、有效地清除残骸并对清除费用作出补偿,填补国际法关于残骸清除制度的空白。早在1993年,国际海事组织法律委员会就开始《残骸清除公约》的起草工作,起初是在工作组内进行讨论,经过多年法律委员会几届会议的充分讨论,于1999年法律委员会第79届会议上初步形成了残骸清除公约的草案。当时的草案只有17条,后来经过几届会议的反复,终于在2006…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事》2007,(8):30-32
2007年5月14日至18日,国际海事组织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外交大会。会上,各缔约国对《2007年内罗毕国际船舶残骸清除公约》进行了审议,通过并明确了该公约将在10个国家批准后12个月后生效。各缔约国意识到残骸若不予清除可能对航行或海上环境造成危害,确信需要通过统一的国际规则和程序,以确保船舶残骸及时有效清除和赔付所涉及费用,鉴及1982年12月10日订于蒙特哥湾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国际海洋习惯法之重要性,公约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4.
对海上船舶航行安全和海洋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的《内罗毕残骸清除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2007年5月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获得通过,该公约填补了国际海事在残骸清除方面的法律空白,为沿岸国清除其公约水域内的残骸提供了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批准加入《2007年内罗毕国际船舶残骸清除公约》2016年11月11日,中国批准加入《2007年内罗毕国际船舶残骸清除公约》,该公约将于2017年2月11日对中国生效。中国在加入《公约》的同时,做出了如下声明:公约第15条第2、3项规定不适用于中国,公约不影响中国合法享有的海洋权益,公约不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该《公约》于2015年4月14日正式生效,目前已在31个国家生效。芬兰于2016年10  相似文献   

6.
公约与法规     
《中国海事》2008,(6):74-74
IMO将通过“海上事故调查规则”;爱沙尼亚成为内罗毕国际船舶残骸清除公约第一个签署国;国际邮轮协会与国际海事组织扩展减少第三世界渡船失事死亡运动。  相似文献   

7.
沉船、沉物的残骸影响船舶通航安全和生态海洋环境,《2007年内罗毕国际船舶残骸清除公约》引入强制保险及直接诉讼制度试图来解决残骸清除费用这一长期困扰着航运界的问题。本文从强制保险及直接诉讼制度的立法背景的出发,对它的影响和实施前景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8.
《2007年国际船舶残骸清除公约》的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船、沉物的残骸影响船舶通航安全和海洋生态环境,《2007年内罗毕国际船舶残骸清除公约》引入强制保险及直接诉讼制度试图来解决残骸清除费用这一长期困扰着航运界的问题。本文从强制保险及直接诉讼制度的立法背景的出发.对它的影响和实施前景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9.
阐述《2007年内罗毕国际残骸清除公约》的基本框架和重要意义,分析该公约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为保障我国沿海水域船舶残骸的有效清除,加强对专属经济区的管辖,维护船舶航行安全和保护环境,提出履约对策:完善我国沉船管理法律法规;加强港口国监督;做好公约实施的相关工作;船舶保险企业应增强自身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0.
文中对今年生效《内罗毕国际船舶残骸清除公约》进行了研究,结合我国当今沉船打捞立法和实践情况,分析出我国目前不适合加入该公约,在沉船沉物打捞立法中可以借鉴《公约》内容,从而有效地保护我国海洋环境和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11.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改进的SWOT分析法,建立我国加入《2007年内罗毕国际船舶残骸清除公约》(WRC)战略选择的分析模型,采用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具体分析加入公约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及威胁,并提出加入公约的战略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2.
正《2007内罗毕国际残骸清除公约》已于2015年4月14日生效,批约国由生效之初的15个国家,到目前已增加至33个国家。特别是随着中国于2017年2月11日强制生效,批约国商船总吨约占全球商船总吨的63.94%,对船东和船公司的履约影响剧增。公约要求300总吨及以上悬挂缔约国船旗船  相似文献   

13.
刘昭青 《世界海运》2007,30(3):22-22
2007年5月14~18日在肯尼亚的联合国驻内罗毕办事处(UNON)举行外交大会,拟通过国际难船沉骸清除公约(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reck Removal),根据该公约,有关国家可以清除危险船舶沉骸( remove hazardous shipwrecks)。该次会议将由国际海事组织(IMO)主办及赞助,并由肯尼亚政府和UNON支持组织。  相似文献   

14.
沉船的强制打捞清除是目前海事管理中一个存有争议和尚待解决的难点。通过对《残骸清除公约(草案)》中沉船强制打捞清除的定义、成立要件、实施及费用的实现等内容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国家已认识到该公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很多航运大国以及国际海事组织都在为公约的生效而积极努力。深入分析了该公约对沿海国、船旗国的权利、责任以及海上强制保险制度,并阐述对难点问题的建议和主张。  相似文献   

15.
IALA在《内罗毕国际船舶残骸清除公约》生效后,正式发布了《移动航标使用指南》(R1016 1.0版),移动航标成为了航标的一种。《移动航标使用指南》为各成员国在处理那些经评估后被认为可能构成危害的漂浮沉船残骸或沉物时,提供了依据,本文将从导助航服务对移动航标的需求和使用现状出发,分析发展移动航标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动态     
正第十七次中韩海上安全定期会议在厦门成功举行2016年12月19日,第十七次中韩海上安全定期会议在厦门举行。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局长许如清、副局长李宏印和韩国海事安全局局长朴光烈出席会议。会议期间,双方就固化中韩双方PSCO互派交流机制、加强中韩客货班轮安全管理协同、《压载水管理公约》的实施及合作、船舶大气污染排放控制工作、加入《内罗毕残骸清除公约》的有关情况、《使用气体或其他低闪点燃料船舶安全规  相似文献   

17.
辛行 《珠江水运》2008,(9):42-44
沉船、沉物或其他残骸清除费用的承担及偿付问题一直是海事管理中重点和难点。《残骸清除公约》通过以后,强制保险或其他经济担保的概念被提了出来,这项新的举措会在保证航行安全、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国内,在现存的有关沉船、沉物打捞清除的法律规范大多都比较笼统和零散、陈旧和过时,难以解决实践中产生的大量问题的情况下,研究《残骸清除公约》的意义和作用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信息     
《水运管理》2006,28(10):40-40
国际海事组织六大国际公约及修正案对我国生效国际海事组织六大公约及修正案已于2006年7月1日正式生效,我国是这些公约的缔约国,公约对我国同样具有约束力。国际海事组织六大公约及修正案分别是: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修正案、《单舷侧结构散货船舷结构标准和  相似文献   

19.
8月3日.印尼交通部长Mangindaan对正在印尼进行访问的IMO秘书长关水康司表示:印尼正式通知国际海事组织(IMO),批准《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附则三、四、五和六,以及《国际海上搜寻和救助公约》(SAR)。关水康司高度赞赏了Mangindaan的努力,并希望他继续加快推进印尼对其他国际海事组织公约的批准,包括《2004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和《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远洋航务》2009,(2):70-73
2008年10月6日至10日,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第58次会议在英国伦敦国际海事组织(IMO)总部召开,一致通过了《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国际公约(草案)》(以下简称《公约草案》)。国际海事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巴塞尔公约的相关机构共同拟定了该公约草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