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掌握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周边收敛以及围岩内部位移的变化规律,用SW-Ⅵ收敛计、三点位移计分别对隧道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阶段进行了位移监测,并对2个阶段所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测试段位移平均速率均小于基本稳定判别标准,说明隧道支护结构工作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现场监测预警精度不足的问题,以时间序列理论为基础,依据样本自相关、偏相关函数的截尾、拖尾性质进行模式识别,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运用F检验准则进行模型定阶,利用Q统计量对残差进行检验。根据最优模型,结合原始监测数据,对隧道开挖断面的最大变形速率进行预测,并将该方法编制成计算机程序,通过现场检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公路隧道位移判定基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移判定基准的设定是采用位移量测信息评价隧道结构安全性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传统位移控制基准值的确定方法通常依赖于工程经验,其数据的可靠性不大。论文通过采用支护开裂观察、位移速率信息两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四个位移监测管理水平,并根据实测位移-时间时态曲线确定了各管理水平的位移控制基准值,以实现隧道结构安全性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由于地质因素导致的盾构施工灾害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利用FLAC3D模拟软硬岩层、断层破碎带、岩层产状、岩溶、球状风化体等多种不良地质体对盾构隧道三维位移的影响,并借鉴国内外学者所发展的隧道三维变形展示方式来呈现隧道开挖地层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 1)盾构由软岩往硬岩掘进时,位移向量趋势线减小; 反之,位移向量趋势线增加。2)随着断层破碎带宽度的增加,位移向量趋势线呈现出规律性变化。3)地质界面倾斜时的位移向量角比地质界面垂直时小。4)相邻地层强度差异越大,位移向量趋势线变化越明显。5)岩溶和球状风化体的尺寸越大,位移向量趋势线变化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5.
岩土工程位移实时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既有岩土工程位移监测方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开发了无接触、遥控、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激光位移实时监测系统。系统采用半导体激光器提供基准激光束、光纤-光敏管阵列实现光电转换、单片机数字电路进行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数字信号经调制解调器进入监控计算机,最终由计算机实时绘制位移-时间曲线。该系统目前已投入隧道围岩位移实时监测的实际工程应用之中。  相似文献   

6.
 利用GPS技术进行盾构隧道下穿管涵施工水平变形跟踪监测,为盾构的推进提供水平位移参数,得到管涵受盾构隧道推进引起的水平变形规律;通过现场数据采集提出了影响GPS数据采集质量的因素;通过合理设置2个基准点,解决了测得的位移数据转换到实际需要方向上位移的问题,成功将GPS技术应用在水平位移监测中。  相似文献   

7.
以北京至承德高速公路某隧道工程实践为研究背景,在隧道围岩动态地质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常规的围岩位移监测、应力监测以及现场点荷载试验,及时得到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变化综合信息,为隧道信息化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魏立新  杨春山  陈奕臻  刘华恩 《公路》2022,67(2):329-333
反应位移法在沉管隧道纵向动力响应分析中得到广泛运用,而在具体工程分析中,传统反应位移法存在隧道截面几何特性不能良好体现,管节接头模拟不精确等问题.基于以上不足提出了改进梁—弹簧模型,并以广州如意坊沉管隧道工程为背景,开展了沉管隧道反应位移法抗震分析,同时与传统梁—弹簧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表明:改进后的梁—弹簧模型满...  相似文献   

9.
针对隧道周边位移安全监测的需要,考虑了施工对周边位移发展的影响,基于改进的BP神经网络建立了隧道周边位移的预测模型,结合茅山隧道工程,用动态建模法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预测时间早、预测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隧道围岩周边位移量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隧道围岩周边位移量测,从量测设计到量测资料的整理分析以及量测所用的仪器设备等。  相似文献   

11.
京珠高速公路温泉隧道的施工监测及位移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京珠高速公路温泉隧道的原位量测与监控系统,先对隧道围岩收敛、拱顶下沉及其内部位移等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隧道围岩收敛情况,利用位移反分析程序BMP90,进行反分析得到等效弹性模量以及侧压力系数等地层参数,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利用反分析得到的弹性模量等地层参数进行了二维弹性有限元分析,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等效弹性模量应取终测时刻反分析值或较小的反分析值比较接近实际,反分析侧压力系数通常可取全程回归分析值;利用反分析得到的地层参数对隧道开挖进行二维弹性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测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是当前隧道施工管理的必然趋势,针对公路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化建设要求,采用PHP编程语言,结合Mysql的数据存储功能、最小二乘法及回归模型的分析原理,研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公路隧道围岩常规位移监测分析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在网络上对公路隧道监测断面数据的录入存储、回归分析、围岩稳定性判别及隧道围岩最终位移变形量与二次衬砌时间预估等功能。通过网络访问该平台,可使不在现场的参建人员及时掌握隧道监测数据及分析结果,可为支护结构的调整和变更提供更有效率的依据,进而提高公路隧道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以数值计算作为分析手段,模拟研究了浅埋隧道全断面开挖引起地层损失的主要因素。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在软弱围岩条件下,调节或改善核心围岩的力学行为及其强度,可以维护掌子面的稳定性和控制掌子面及其前方地层发生的绝大部分地层损失;超前加固隧道拱部、边墙和仰拱围岩,主要是减小掌子面后方地层损失,在相同的加固条件下在地层位移控制方面,仰拱超前加固最好,其次为边墙超前加固,最后为拱部超前加固。影响隧道拱部、边墙和仰拱超前加固效应的主要因素有加固层的厚度和加固后加固层的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14.
刘君 《隧道建设》2006,26(3):11-13,43
由于量测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渗透,隧道结构体系的反馈设计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所谓信息反馈设计,实质上是通过施工过程中的大量信息(情报)来指导设计和施工,以期获得最优隧道结构物的一种方法。在信息反馈中,位移量测基准的设定是一个关键问题,为此,结合厦门东通道海底隧道实际情况,对位移判定基准进行了研究,以便现场使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BOTDA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隧道工程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为保证安全运营,须对其进行长期变形监测,提出了一种将气吹敷设传感光纤法和真空灌浆固定传感光纤法相结合的光纤传感器铺设方法。该方法能在较短施工期内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准确埋入混凝土内部,同时采用经典剪滞理论分析了该方法铺设的传感光纤感应结构应变的有效性,并结合工程应用介绍了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由于地质雷达和TSP技术操作人员的主观性等原因,时常发生预报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致使安全事故经常发生。阐述利用有限单元法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试验,提出根据监控量测的位移结果进行客观、准确的地质预报,为地质预报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隧道水灾害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隧道工程中出现的管涌、流砂以及隧道围岩中裂隙不同含水填充物的波速和介电常数的特性、二维探地雷达图谱缺点等对隧道水灾害的影响,采用模型试验、MATLAB编程可视化技术、Terzaghi和Taylor理论推导了管涌发生的准则.结果表明: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围岩裂隙保护层薄弱区最易发生水灾害;将二维探地雷达数据转化,构建三维图谱分析,其结果为复杂地质问题的雷达图谱解释提供了一种直观、可靠和准确性较强的处理方式,可判断裂隙的分布位置,裂隙填充物含水量大小以及渗水病害程度,也是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管涌、流砂、突水、涌水等灾害的有效手段,给隧道防排水设计和注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为同种类型的项目探测解释和病害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