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探讨老年类赫氏反应的特点,方法对5例发生类赫氏反应的老年V型肺结核核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例均为复治病例,应用福平化疗,表现为发热和胸腔积液的反复,2例淋巴结肿大,3例合并肺部感染5例均排除肺肿瘤。结论,类赫氏反应不仅限于初治病例,老年患者应注意与肿瘤及并发症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我们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颈中同时用MRI和CT进行检查,了解颈部肿瘤转移洒巴结在两图像中的表现,总结出MRI和CT在诊断颈部转移淋巴结中的特征。方法 62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行MRI扫描,其中9例同是又做CT扫描,其结果用双盲法与术后颈部淋巴结的病理对照。结果 MRI和CT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图像的特征:①CT诊断转移的淋巴结,主要根据共直径大小和形态的变化;②MRI在判断淋巴结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的表达与乳腺癌肿瘤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进行VEGF-C染色,并用D2-40标记肿瘤淋巴管。取15例乳腺纤维腺瘤标本做对照。结果乳腺癌组VEGF-C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VEGF-C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和腋淋巴结转移相关;VEGF-C表达阳性组肿瘤淋巴管密度大(P<0.05),腋淋巴结转移组VEGF-C表达水平高。乳腺癌组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管染色,以肿瘤间质组织中淋巴管生成为主。淋巴管密度与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腋淋巴结转移组的肿瘤淋巴管密度比无淋巴结转移组高(P<0.05)。结论乳腺癌中存在淋巴管生成,且主要发生在肿瘤间质组织中;VEGF-C表达与肿瘤淋巴管生成及腋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4.
胸腺脂肪瘤于 1916年由Lange首例报告 ,是一种极少见的胸腺原发性良性肿瘤。我院 2 0 0 1年 3月收治 1例 ,瘤体巨大 ,重量达 35 80 g ,极为罕见 ,现报道如下。1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 ,41岁。因“间断性胸闷、气短 3年” ,经胸透发现右胸腔内巨大肿物而入院。既往健康 ,无肿瘤家族史。入院检查 :一般情况良好 ,无浅表淋巴结肿大 ,胸廓对称 ,右胸第 3肋以下叩诊呈实音且呼吸音消失 ,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胸片显示右胸腔内一巨大肿块影 ,占满右胸腔的 1/2 ,纵隔轻度左移。上界尚清且呈分叶状 ,内界与纵隔影重叠 ,外界及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术前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原发病灶和转移淋巴结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1 996年 5月~ 2 0 0 0年 1 0月间收治且资料完整的 1 3 3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3 3例中术前化疗 6 8例 ,单纯手术 6 5例。术前化疗组纵隔淋巴结转移比例和转移度分别为 1 6 2 %和 4 9% ,单纯手术组为 6 6 2 %和 3 2 3 % ;术前化疗组腹腔淋巴结转移比例和转移度分别为 2 6 5 %和 6 9% ,单纯手术组为 47 7%和 1 2 1 % (P <0 0 5 )。术前化疗组 3年生存率为 45 8% ,单纯手术组为 44 4% ((P >0 0 5 ) )。术前化疗组出现复发和转移 1 6例 ,单纯手术组 7例 (P <0 0 5 )。结论 术前化疗不仅对原发灶有治疗作用 ,对转移淋巴结也有作用 ,术前化疗后原发病灶和转移淋巴结完全缓解率低是食管癌远期效果不佳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 淋巴瘤侵及睾丸者异常罕见,原发于睾丸者更为罕见,我科于1989年7月诊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28岁,以“乏力6个月,两侧睾丸无痛性肿大2个月,发热1个月”主诉于1989年7月入院,2个月来睾丸呈无痛性肿大,右侧更著,1月前开始发热,体温波动于38℃~39℃之间。查体:T38.5℃,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肝脾不大。阴囊明显水肿,两侧睾丸肿大,右侧约7cm×7cm×7cm,左侧约5cm×5cm×5cm,  相似文献   

7.
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影响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探讨其转移规律,为临床治疗、预后评估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性别、年龄、癌肿部位、大小、累及肠管周径、大体类型、组织类型、病理分级、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因素,进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它们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与其年龄、肿瘤大小、累及肠管周径、大体类型、组织类型、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及浸润深度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影响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包括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及浸润深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CyclinE及 p5 3的表达与早期胃癌进展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 1 0 8例早期胃癌CyclinE及p5 3的表达。结果 CyclinE及p5 3的表达与病人性别及肿瘤组织学类型有关 (P <0 0 5 )。CyclinE异常表达与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及胃壁淋巴管浸润有关 (P <0 0 5 )。CyclinE及p5 3联合异常表达的肿瘤多位于粘膜下 ,伴有淋巴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结论 CyclinE及 p5 3联合异常表达促进早期胃癌的进展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9.
<正> 患者,男,21岁,农民。以心慌、气短、头痛9年,加重2年入院。9年前,感冒后出现心慌,气短,呼吸困难,发作时,伴有头痛。服氨茶碱可减轻症状。曾多次就诊为:“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近2年来,症状加重,丧失劳动力,多次胸穿并胸腔闭式引流,症状缓解,以“右侧肺大皰并全肺不张”住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求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为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992例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前与术中诊断肝转移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累及肠管周径、大体类型、组织类型、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盆腹膜种植、Dukes分期、肝外转移、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等与肝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992例结直肠癌,106例在确诊肿瘤时出现肝转移,占10.7%。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大小、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盆腹膜种植、肝外转移、Dukes分期、术前血清CEA水平与肝转移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盆腹膜种植、肝外转移、Dukes分期为影响肝转移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有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盆腹膜种植、肝外转移、Dukes分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