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有机毒物苯,有类似电离辐射的作用,直接干扰人体细胞DNA的复制,引起细胞染色体的损伤并有导致白血病的作用。为了解混合苯作业工人在染色体结构上的改变,本文对83例从事油漆作业的工人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检查,旨在引起人们对油漆作业工人因长期接触混合苯而导致染色体畸变,同时应在预防措施上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国内外进行了不少研究,而对长期接触低浓度苯系物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报道较少。本次调查的吉林铁路局吉林车辆段维修客车喷(刷)漆作业环境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经多年的监测,均不超过最高容许浓度。但该车间作业工人经体格检查发现数名工人的血象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苯、甲苯都可引起人和动物外周血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率的增高。但混苯(苯、甲苯、二甲苯的简称)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SCE率的改变及意义国内报道较少,本文试图用SCE率探讨混苯中毒的早期诊断。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吉林铁路车辆段客修车间油工8人,吉林市木器厂折椅、家具车间油工23人,计  相似文献   

4.
油漆和喷漆行业中,按照传统工艺,常使用香焦水(信那水)作为各种油漆和喷漆的稀释剂。它含苯,甲苯和二甲苯较高,对人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最近,我们采用中国铁道科学院研制成功一种新型“无苯稀释剂”,来代替香焦水,这样使喷涂作业消除了苯污染,改善了作业环境,保护了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现将使用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苯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因其具有相当的毒性,近20年来已逐渐被甲苯、二甲苯所取代,因而接触甲苯、二甲苯的工人日益增多,故我们选择了甲苯、二甲苯作业空气浓度高于国家允许浓度的作业组,进行了几项指标的观察,以便寻求甲苯、二甲苯中毒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纯苯的遗传学毒效应早已得到证实,而混合苯对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正受到人们的关注及探讨。为了解在一定浓度混合苯环境中,对从事机车、车辆,铁路设备喷漆作业人员的遗传物质,白细胞的影响,我们检查了连续多年从事喷漆作业者的染色体畸变及微核,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结合近几年作业环境定期、定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仅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接触组:从事喷漆作业连续5年以上,近期未  相似文献   

7.
苯系物主要指苯、甲苯、二甲苯等,属单环芳香族烃类,苯系物可从煤焦油提炼或液体石油产品高温裂解而获得。苯系物溶剂应用极广,几乎遍及所有铁路系统。我们根据铁道部有关部门的要求,於86~87年走访了部属机车车辆工广及路局厂段,借阅它们1986年工业污染源调查档案,结合国内外文献,谈谈铁路苯系物作业环境污染及其对接触工人的健康危害,为进一步采取防治措施,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工人安全生产和身体健康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测定广西某煤矿接触粉尘作业工人 (0 +)、矽肺病人和非接尘工人的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SOD)和铜蓝蛋白 (CP)的含量 ,发现接触煤尘作业工人和矽肺患者血清中的 (MDA、SOD、CP) 3项指标均高于非接尘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或P <0 0 5 ) ;接触煤尘作业工人与矽肺患者血清中 3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提示接触煤尘作业工人体内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 ,脂质过氧化代谢可能发生紊乱。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甲苯、二甲苯的职业危害,我们对大量使用甲苯、二甲苯做稀料的云母制品绝缘材料厂的作业工人,进行了六年观察。观察的内容有车间毒物测定,临床查体,血常规化验并对甲苯、二甲苯纯度进行了测定。六年来查体五次,累计467人次,其中制品车间335人次(女工占80.5%),修配车间132人次。(女工占8.3%)工人年龄18~45岁,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法-钙钴法,对偃师县某鞋厂混苯作业工人(接苯组)和非苯作业者(对照组)各28人进行了由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混苯接触组碱性磷酸酶的平均积分为49.39分,对照组为31.89分,前者明显高于后者。本结果为修订“三苯”的现行卫生标准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职业危害因素对作业工人遗传毒性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化学物质引起的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与微核等的变化。苯是其中较重要的化学物质之一。以前虽然对苯作业工人进行了一些毒性遗传影响的研究,但对苯接触女工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为此,我们于1990年5月对湖北某中型钢铁厂接触苯女工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2.
动物实验和调查均证实苯可诱导微核产生,苯的遗传毒性与其代谢产物有一定关系也为许多实验所证实。酚为苯的代谢产物之一,关于酚作业工人遗传毒作用的调查国内尚无报道,为了探讨酚的致微核作用,研究苯中毒作用机理,我们对接苯和接酚工人进行了微核水平实验检查,同时对苯作业工人工龄及白细胞与微核率关  相似文献   

13.
苯属于高度危害毒物 ,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它主要经呼吸道吸入 ,皮肤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侵入途径。目前 ,多以环境监测结果来评定作业工人的接触水平 ,然而 ,这只是一种生产环境的度量 ,不能很好地反映机体的内吸收水平。本调查旨在利用空气中苯浓度与作业工人呼出气和尿中苯浓度的相关关系 ,试以探讨相应的生物暴露限值 ,更有利于苯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制鞋工人 36名 ,男性 ,年龄 2 1~40岁 ,工龄 1~ 1 1a ,在生产中使用含苯稀料与胶。1 2 检测项目与样品采集1 2 1 环境浓度测定 :由作业工人佩带G…  相似文献   

14.
为了阐明铅作业工人红细胞渗透抵抗力增强的机理,作者对19名在废铅片精炼工厂从业、32~73岁男性铅作业工人为对象;并以18名从事铁路建设工作、30~57岁的男工为对照,进行了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容积、血铅、尿铅、尿粪卟啉、尿ALA、红细胞渗透抵抗力、血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以及红细胞膜的胆固醇含量和胆固醇-磷脂比率等项目的测定,结果:(1)铅作业工人组红细胞渗透抵抗  相似文献   

15.
某危险品专业站到发毒物种类繁多,主要毒物有苯、甲苯、二甲苯、氨、氰化物、有机磷农药、甲醇、乙醇、异丙醇,四氯化碳等,各种毒物的年货运量在6000~10000t之间。作业方式以手工操作为主,作业时间每日8~12小时。在历年职业性体检中,均发现几例肝功异常(SGPT(金氏法)>  相似文献   

16.
开展呼出气中的工业毒物的生物监测,已被国內外许多学者普遍重视。目前,有报道认为:呼气苯浓度可作为苯作业工人的暴露指标,来衡量其工作接触程度。为此,我们选择苯污染较严重的制鞋行业,测定不同车间空气中的苯浓度和苯作业工人的呼气苯含量,以探索两者的关系及呼气苯含量测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甲苯主要经呼吸道侵入机体,其空气监测值只是对经呼吸道侵入的一种度量。本文以空气中甲苯质量浓度与尿中甲苯浓度的关系,试图提出一个相应的职业性生物接触限值,以利于甲苯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1材料与方法1.1尿样采集:用已知容量的具塞玻瓶收集2组不同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18.
锰对工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和尿香草扁桃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职业性锰暴露对工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和尿香草扁桃酸(VMA)水平的影响,对55名锰粉加工工人、55名冶炼工人和55名对照工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锰粉加工作业环境空气锰尘中MnO2几何均数为1.96 mg/m3(0.17~22.24mg/m3),样品超标率为88.9%;冶炼作业环境空气锰烟尘中MnO2几何均值为0.65 mg/m3(0.06~6.67mg/m3),样品超标率为93.3%.锰粉加工和冶炼组头晕头痛、睡眠障碍的主诉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锰粉加工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明显增高(P<0.05),提示这可能是锰的早期神经毒性所致.  相似文献   

19.
铁路工厂有害作业普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国家及铁路行业有关的标准[1~8],对35个铁路工厂有害作业进行普查。结果表明,有害作业总达标率为66.3%。铁路工厂由铸造、焊接所造成的尘矽肺病最为严重,其次是喷漆作业所造成的苯、甲苯、二甲苯中毒。  相似文献   

20.
采用薄层层析法测定混苯接触工人尿中马尿酸和甲苯马尿酸的排出量,同时,测定车间空气中甲苯和二甲苯浓度,结果提示尿中代谢物浓度与车间空气浓度和接触时间的乘积有高度相关性,认为可以作为生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