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造船模式的推广是把我国船舶工业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的关键。而集群化发展则是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船舶工业的集群化发展大大提高了造船产业链上各相关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和合作水平,带来了显著的产业集群效应。推广现代造船模式使造船企业、配套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形成了十分紧密的相互合作、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极大地促进了船舶工业的集群化发展。因此,必须基于现代造船模式的要求,来制定我国船舶工业集群化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2021年国际船舶市场呈现回暖态势,细分船型市场尤其是集装箱船市场需求十分活跃。中国船舶工业完工量、接单量、手持订单量增幅显著,国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年内中国船舶工业产业集中度保持较高水平,骨干船舶修造企业加快在高端绿色产品、绿色工艺、去碳化技术等方面发展,加快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从未来看,推进绿色和去碳化发展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议题,随着全行业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企业迫切需要提升发展质量、人才素质等“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3.
顾宁  王炬成  王岳  马宁 《江苏船舶》2006,23(6):31-33
“数字化造船”是造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其发展关系到船舶工业在国际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地方造船作为我国船舶工业的一支生力军,在“数字化造船”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上具有自身的特点,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阐述,同时对地方船厂在“数字化造船”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态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技术创新对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对目前我国船舶工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与差距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船舶工业推进技术创新的主要思路和重点方向,并给出了依托技术创新实现造船强国目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船舶工程》2006,28(5):45-45
在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防科工委联合发布的《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中国船舶工业对外合作的七项工作重点。1、多层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2、船舶研发机构要通过联合设计、技术咨询等方式研发新产品,掌握世界船舶工业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发展方向;3、造船企业要重点引进消化吸收模块化舾装、高效焊接、切割等船舶建造关键技术和现代化造船生产管理技术,转换生产方式,提高建造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船舶工业企业的生产特点和成本核算情况,论述了企业工业净产值、生产法和分配法的调整方法,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净产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崔燕 《中国船检》2012,(1):54-56
2011年岁末,工信部发布《“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和《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这是继振兴规划发布之后,船舶工业的又一强力催化剂,再一次振奋了国内造船企业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张俊  卢烨坪 《船艇》2007,(1B):18-20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船舶工业进入快速成长期,以及沿江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仪征市船舶制造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地方工业经济发展增长潜力显著的重要版块。受政策保障、规划导向和产业布局的推动,船舶产业加快了向先进制造业方向发展的进程,国内外造船企业纷纷入驻仪征,龙头企业优势更加突出,造船水平较大提高;骨干企业集聚发展,造船能力明显上升。[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徐学光 《船艇》2003,(7):28-33
本文提出了:由船舶工业科技谱和船舶工业产品谱构成的船舶工业科学技术体系;反映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造船技术发展规律的四维模型和造船技术创新的五阶进程;对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的造船关键技术和试验技术。本文论述了:我国造船技术的现状,技术创新的前景,CSSC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按国家对企业的要求,以及船舶总公司关于管理工作的安排,展望了船舶工业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文中对“八五”期间企业管理和质量管理的重点作了系统的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