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原则,以及如何激发学生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学习兴趣,如何把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实用性、准确性、灵活性等问题做了细致的论述,对于高职高专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研究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商务英语作为一门特殊用途英语在商务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商务英语的翻译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种翻译方式各有特色,本文将从功能对等入手,以商务英语广告为例,研究功能对等理论在商务英语广告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词汇、句法结构的角度,并通过一些词汇及实例对商务英语的合同语言特征进行分析,商务英语的合同不仅措辞准确,而且结构也要严谨。因此,翻译者需要具有较高语言修养,以及专业的商务英语背景知识,在商务英语的合同翻译时,应该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以确保合同语言的准确、严谨和规范。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越来越多的用到法律文献进行商务交际与谈判,作为一个重要语言工具,国际商务英语的法律文献翻译从法律上规定了商务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文章进一步从法律文献的翻译角度探讨国际商务英语,不仅要保留法律特征,也要语言通畅无误。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国际商务英语的学习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但是在商务英语术语的理解和翻译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错误,值得大家去关注,以免出现更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论指导下的外事翻译策略与失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事翻译的政治敏感性、时事性、纪律性使它有别于其它翻译.以翻译目的论的三个法则,即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为基础,探讨了外事翻译的策略及翻译中容易出现的失误.提出翻译主体的意图性、译文的可接受性和文化的特殊性在外事翻译策略选择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指出目的论在外事翻译中的具体运用受到作者的理解与表达、文化差异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由此而产生的主要失误是语言性翻译失误和文化性翻译失误.  相似文献   

7.
商务英语写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技能。一些作者写作时往往参照汉语商务文化及语用规则进行思维表达,造成不同程度的语用失误。本文将从中英文化层面对这些语用失误现象进行对比剖析,以便透过表层的语言现象了解语用失误的原因。这对提高商务英语写作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商务英语文化意识和语用能力将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从《红楼梦》中的诗词翻译看归化与异化之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某些诗词翻译的对比研究,探讨了如何在翻译中保存和向国外读者介绍中国文化的问题。研究认为采用归化或异化取决于不同的翻译目的,不必探讨其在文化翻译中孰轻孰重。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文化交融与渗透的角度探讨异化翻译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可行性,并对异化翻译做出了一些理性思考。研究认为,异化翻译在保存源文化特色和传播源语文化遗产方面可能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外事翻译中需要考虑的文化因素。文化因素会直接影响听众对翻译文本的理解,所以外事翻译本身不单单包括文本翻译,还应该包括翻译员对被翻译文本中隐含的文化因素的解读。本文尝试从禁忌语(taboo)、委婉语(euphemism)、语意场(semantic field)、词外延、修辞手法(figurative language)和词汇变异(lexical variation)几个方面介绍语言中可能隐含的各种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1.
红色文化是我党奋斗历程的鲜明写照和革命精神的高度浓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经验总结和智慧源泉。以多模态为标志的新媒体时代,给红色文化的翻译与传播同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从中国红色文化的多模态翻译传播研究现状出发,在中国知网大数据的支持下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指出红色文化多模态翻译中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即术语翻译的规范性、译文表达的准确性、翻译传播的接受度上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从行业翻译标准、红色旅游建设、多模态线上线下融合等维度提出宏观对策与具体实施建议,以期为未来中国红色文化的多模态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12.
张垣文化对外传播是提升张垣文化软实力的需要。翻译是文化对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从文本功能分类理论出发,分析张垣文化专有名词以及文化负载词的具体翻译策略,探讨提高张垣文化对外传播翻译质量的建设性意见,对于提升张垣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服务城市人文环境建设及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翻译研究中缺乏从翻译美学视阈出发并提炼的相关翻译策略,本文依托编译的运河文化导览手册,运用翻译美学的理论,从读者为中心和本土文化传递角度出发,分析并提炼出适用于运河文化旅游翻译相关的翻译策略,从而进一步推动整体旅游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商务英语谈判就是在国际贸易中谋求双方能够取得最大利益的过程,在商务英语谈判中,谈判双方可以通过谈话沟通交流等方式和手段协调双方的要求,商务英语谈判的语言技巧能够在叙述、提问、回答、说服等方面体现出来,整个过程具有客观性、针对性、逻辑性及论辩性等特点。研究这些特征的功能和目的在于使谈判语言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中的翻译与翻译中的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篇章语言学的发展,使 我们对有着跨文化和跨学科特征的翻译活动本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即翻译不仅是把源语转换成目的语的过程,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转移,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媒介,是一种跨文化行为,本文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分析翻译和文化的关系,提出了“文化中的翻译”,“翻译中的文化”,“文化翻译”,“翻译文化”等不同概念,对其意义进行了界定,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必要的梳理和诠释。认为翻译活动受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双重制约,只有将语篇置于更为广阔的文化语境之下,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解决翻译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列举了美汉互译中部分对应词的语义差别现象。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阐述了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彤成、发展和变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指出了翻译教学应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进行。最后就如何在翻译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地域文化、宗教文化、习俗文化、历史文化等几个方面,就中西文化的差异及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8.
文化差异使得文化误译成为翻译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之一。《围城》作为钱钟书先生的一部力作,展示了作者对中国文化娴熟的驾驭能力。本文选取并分析了《围城》英译本中的文化误译实例及其产生的原因,发现通过提高文化意识和翻译伦理诉求可以有效的减少文化误译的产生。此外,通过这一研究,本文希望为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翻译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词汇空缺(lexical gap)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词语的非对应现象,词汇空缺是翻译过程中最棘手的一种文化障碍。不同文化之间差异与共性并存,一个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多为另一个民族文化的真空所在。“词汇空缺”作为文化真空的产物直接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空白”,分布在文化的各个领域。本文通过理论和实例探讨了产生词汇空缺的各种原因:地理位置的差异、风俗习惯与心理的差异、宗教信仰的差异以及历史文化自身的差异。并给出了在英译互译过程中处理词汇空缺现象的有效的补偿手段:音译、加注、音译、等值代换。在各民族间文化的同和融合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的今天,研究词汇空缺现象对学习和借鉴他民族文化,丰富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在英汉互译中,译者的双语文化知识在其成功的翻译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而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略论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它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宗教等文化背景。英汉谚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瑰宝,由于其独特的文化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如何忠实地翻译谚语,把一种文化在另一种文化中再现出来,成了每一个译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英汉谚语本身的特点以及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使谚语的翻译比较困难。为了忠实、通顺地再现英语谚语,可以灵活运用四种译法一直译、意译、对等翻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等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