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工务线路维修管理的现状和主要问题,阐述普速线路维修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结合武汉局线路维修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就线路设备检查分析、修程修制、质量评价、技术标准、生产组织调整等方面作深入分析,并从宏观改革进展、试点单位实践的角度对改革成效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铁路工务安全生产管理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工务安全生产管理分析系统面向不同等级线路的养修管理需求,实现了围绕设备状态的工务生产组织管理闭环系统,即"设备检测检查—状态分析和决策—检修方案制定—计划实施—验收和跟踪",建立了维修生产业务的全过程信息化工作平台。通过各类检测监测、维修数据及设备基础数据的整合管理和挖掘分析,诊断设备病害成因、评估线路质量状态、监控设备状态变化,为养护维修提供决策支持,提升维护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针对普速铁路工务线路工区"检查、分析、计划、作业、验收"5个环节管理不能闭环、管理手段落后、纸质数据不利于统计分析等长期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借助信息化手段,拟通过移动终端PDA数据采集系统和TMMS数据综合处理系统的设计,将纸质数据转化为电子数据,实现数据的信息化处理。对"五个环节"产生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应用,从而实现工区科学管理,摆脱工务设备维修管理过分依赖工区工长和现场经验的现状,最终实现控制设备状态、作业质量和养修投入3大目标。  相似文献   

4.
林颖洁 《铁道运营技术》2006,12(1):24-25,28
线路设备图表是将线桥设备技术数据按规定 的形式,通过相应的计算机程序绘制编成的直观 的、简便的图文信息。它涵盖了线路平纵面、路基、 桥涵、道「」、钢轨、轨枕、车站股道、道岔等工务线桥 设备基础数据,是工务部门制定长远规划,安排年 度生产计划,指挥日常运输生产和  相似文献   

5.
刘进仁 《铁道建筑》2007,(4):105-106
随着铁路改革不断深入,运量不断增加,原工务设备维修体制已不适应实际的需求。文章介绍工务设备维修实行“检查、养修分开”的方法和步骤,阐述了检查工区与养修工区的关系,并对进一步完善检查、养修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工务线路传统养修模式存在车间职责定位模糊主导作用不明显、车间对设备状态掌握不准计划安排不精准、缺少过程控制安全管理失衡等问题成因的基础上,回顾总结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百色工务段维修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与实践,旨在为进一步做好工务普铁线路维修体制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客运专线的开通,传统的养修手段和作业方法已不适应客运专线养修要求,探索养修新模式势在必行。从生产机构、检修方式、作业手段和装备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合宁和合武客运专线应用新维修模式的效果,探讨工务设备维修模式改进。  相似文献   

8.
山区铁路检养修分开线路维修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为 《铁道建筑》2006,(9):69-71
针对成都铁路局线路维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符合山区铁路特点的检养修分开线路维修模式,对生产力布局、维修组织、作业方式、设备检查监控、天窗修作业项目、基地建设和机械配备标准等生产管理办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程彬 《铁道勘察》2014,(1):84-87
为满足坦赞铁路运营维护的需要,分析工务养护维修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我国铁路已成功实施的工务维修模式,讨论这些模式与坦赞铁路工务系统的适应性。通过对坦赞铁路工务系统机构配置、定员设计、维修方式、工务机具维修的研究,结合非洲铁路的管理特点及运营支出,探讨符合非洲铁路特点的线路养护维修模式,研究建立铁路工务养修分离体制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具体设想和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郑州工务机械段是路局唯一从事线桥大维修的专业化工务施工单位,主要承担着局管内线路大中修、铺设超长无缝线路、更换轨枕、桥隧大维修及新建、机械化养护线路等任务。段材料科担负着全段生产和施工用的线上料、大机配件等物资的供应和管理工作,年供应总额达2亿多元。针对施工任务比较分散、点多线长、物资供应管理工作难度大的实际,  相似文献   

11.
郑州工务机械段是路局唯一从事线桥大维修的专业化工务施工单位,主要承担着局管内线路大中修、铺设超长无缝线路、更换轨枕、桥隧大维修及新建、机械化养护线路等任务。段材料科担负着全段生产和施工用的线上料、大机配件等物资的供应和管理工作,年供应总额达2亿多元。针对施工任务比较分散、点多线长、物资供应管理工作难度大的实际,  相似文献   

12.
轨道质量指数(TQI)在线路天窗维修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轨道质量指数(TQI)技术方法指导铁路线路的"天窗修",实践表明(TQI)法能提高铁路线路"天窗修"的效率和质量.阐述了轨道指数(TQI)的概念、应用现状,以及今后发展预期,为制订工务维修计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工务检养修生产组织改革,科学合理界定车间班组职责,确定生产流程,从工务生产的检查、分析、计划、作业、验收几个关键环节的规范及相互制约入手,确保工务现场养修生产的安全和高效。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铁路工务部门2002年在探索工务修程修制改革,巩固和完善提速成果,安全生产,线桥修理,基础建设等5个方面取得的成果,并指出了200年工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2003年工务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了2003年工务工作继续以“线桥结构现代化,施工作业机械化,企业管理科学化”为指导方针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5.
<正>工务生产是铁路运输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务维修、养护过程中的物资使用,也是铁路运营成本的支出大户。因此,做好工务物资质量管理,尤其是工务线上料(钢轨、岔心等)质量安全管理,既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前提和关键,更是减小工务维修成本投入、提高企业运营效益的实际需要。1现状概述芜湖工务段目前管辖宁芜、芜铜、皖赣、宣杭、淮南、铜九等普速铁路和合福、宁安高铁。普速铁路:正线延长922.872 km,站线427.193 km,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中国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精神,针对工务安全管理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在继续深化维修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强化质量源头治理、严控高铁维护关键环节,加强桥隧、机械车专业管理,落实安全生产基础保障措施,并提出2016年中国铁路总公司保持工务安全稳定,均衡提升线桥设备质量,实现维修改革工作有序推进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线的设备结构及运输特点和线路维修存在的问题,实施集中修和天窗修,实行养路维修机械化、养修分离,建立科学的检测体系,合理调整生产布局,对于提高线路设备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1年全路工务部门广大职工,按照铁道部党组的部署,以"线桥结构现代化,施工作业机械化,企业管理科学化"为目标,在"十五"开局之年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圆满完成了第4次提速的任务.春节前夕,本刊记者就铁路工务部门在新的一年里,如何进行修制改革,提高工务设备水平,确保安全运输和加快工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等问题,采访了铁道部运输指挥中心副局长卢祖文.  相似文献   

19.
围绕普速铁路线路设备修理在满足安全性、平顺性和可靠性的同时,实现线路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的宗旨,分析普速铁路线路设备现状和存在不足,提出普速铁路的轨道结构标准,阐述线路设备大修应遵循的原则、大修项目的划分、大修工作重点以及线路设备维修的原则、模式、线路设备维修主要项目及检查要求,结合当前实际提出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明确目标,对普速铁路线路修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铁路线路设备的养护与提高对于铁路运输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我国普速铁路线路的维修现状来看,普速铁路的线路维修存在着很多问题。铁路线路养护工作的安全度和可靠性涉及面相当广泛,既能够直接地影响铁路运输,还可以间接地影响到客流、货流等诸多方面。本文从完善养护水平和对线路薄弱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方面,对提高普速铁路线路维修养护水平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