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PTFE彩色薄膜的性能、特点、应用,成型工艺,包括工艺流程,所用主要设备、工艺条件及产品规格和性能.经测试PTFE彩色薄膜的电气强度大于40kV/mm、拉伸强度大于25 MPa、薄膜材料的分解温度为386℃,推测了PTFE彩色薄膜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蚌宁高速公路第十一标段路基填石施工试验段K73 850~K73 960,该试验段内路基无软基、无不良材料,地质为亚粘土层,在进行路基填石前,实验室为了取得符合强度要求石料,用于试验段路基填筑,对K72 200~K72 400地段山头通过随机取样,并进行标准试验,试验结果石料的强度大于  相似文献   

3.
薄膜型LNG船船体结构晃荡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体结构晃荡强度评估是保证薄膜型LNG船(No96型)安全航行的重要环节.参考一般液货船舶及薄膜型LNG船绝缘层晃荡强度评估方法,结合其自身特点,提出完整的针对No96型LNG船船体结构的晃荡强度评估方法.以某薄膜型LNG船为例进行了晃荡强度评估整个流程计算,并针对膨胀珍珠岩密度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王婷宇 《湖南交通科技》2020,46(1):9-13,109
考虑到实际施工中半刚性底基层要承受超重运料车的荷载,通过BISAR3.0和HPDS对标准轴载BZZ-100作用下的拟定路面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可以用BISAR3.0分析设计超重荷载作用下的路面结构,并得出在超重运料车作用下,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厚度设计值宜大于28 cm;分析了底基层7 d无侧限抗压强度与90 d劈裂强度指标之间的关系,提出用7 d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结构层的劈裂强度,用于控制底基层的结构强度,并要求其值达到3.5 MPa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了缩短高温超导涂层导体缓冲层薄膜制备周期,采用自开发的前驱溶液,以乳酸为溶剂,硝酸钐和硝酸铋为溶质,在应由表面氧化外延法所得的衬底(NiO(l00)/NiW)上,用化学溶液沉积快速制备了SmBiO_3缓冲层薄膜,研究成相温度对SmBiO_3薄膜的影响;在SmBiO_3薄膜上沉积YBa_2Cu_3O_7-δ超导层,检验其效用.研究结果表明:在798.5℃下制备的SmBiO_3缓冲层薄膜平整致密,并且高度织构,缓冲层薄膜制备周期缩短到2h以内;在SmBiO_3上所沉积的超导层薄膜超导转变温度为89K,超导临界电流密度为1.46MA/cm2(77K、0T),达到了某些电力应用要求;该SmBiO_3薄膜制备方法可用于高温超导涂层导体的快速制备.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薄膜经氮离子注入后对薄膜的特性影响,铜硫化合物薄膜是经两次蒸发制备在玻璃上.实验发现氮离子束注入引起了薄膜中的铜与硫成分的改变,很明显的观察到样品中的铜对硫的比值随注入离子束强度的增加而变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电动汽车绝缘电阻测试的基本原理,设计了电动汽车绝缘电阻测试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被测试对象的绝缘电阻范围自动选定测试挡位,符合GB/T18384.3-200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实验数据表明:系统工作稳定、数据重复精度高,为提高和改善电动汽车用的绝缘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检测CRH3车窗粘接强度,设计了车窗粘接强度试验工作车,并借助ANSYS软件对升降系统关键部件的滚珠丝杠副进行受力分析.结果表明,滚珠丝杠副最大应力188.042MPa,小于所用材料许用应力值,满足强度要求;最大应变0.329,为弹性变形,满足刚度要求;丝杠丝母采用Gothic Arch式无间隙沟槽,刚度增强,最大接触应力12.66MPa,与理论计算值相当,接触应力沿滚道呈环形分布,满足接触强度要求;滚珠丝杠副三阶屈曲系数均大于2,试验工作车升降系统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传统环氧沥青混凝土密级配存在表面致密、构造深度偏小、作表面层时抗滑性能不足的问题,采用SMA间断级配对环氧沥青铺装进行功能性优化;并通过室内试验及实桥验证,断级配热拌环氧沥青混合料强度大于60 kN,可施工时间大于3 h,70℃动稳定度大于19 000次/mm,-10℃破坏应变大于3 900με,摆式摩擦系数74 BPN,零渗水,路用性能优异,满足钢桥面铺装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CuxS薄膜经氮离子注入后对薄膜的特性影响,铜硫化合物薄膜是经两次蒸发制备在玻璃上。实验发现氮离子束注入引起了CuxS薄膜中的铜与硫成分的改变,很明显的观察到样品中的铜对硫的比值随注入离子束强度的增加而变大。  相似文献   

11.
以CH4为放电气体,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ICP-PECVD)法制备了类金刚石薄膜,使用.FTIR、AFM、台阶仪对薄膜进行r表征,并对薄膜的沉积过程进行了光谱诊断(OES).研究了射频功率和基底在放电腔体中的佗置对薄膜表面粗糙度、沉积速率和硬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位置处薄膜粗糙度随着功率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射频功率的升高,薄膜的硬度逐渐增大,沉积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而薄膜硬度和沉积速率都随着与线圈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光谱诊断结果显示,随着功率的升高,Iβ/Iα和CH的强度呈增大趋势.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分析了影响薄膜生长的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以CH4为放电气体,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ICP—PECVD)法制备了类金刚石薄膜,使用FTIR、AFM、台阶仪对薄膜进行了表征,并对薄膜的沉积过程进行了光谱诊断(OES).研究了射频功率和基底在放电腔体中的位置对薄膜表面粗糙度、沉积速率和硬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位置处薄膜粗糙度随着功率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射频功率的升高,薄膜的硬度逐渐增大,沉积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而薄膜硬度和沉积速率都随着与线圈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光谱诊断结果显示,随着功率的升高,Iβ/Iα和CH的强度呈增大趋势.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分析了影响薄膜生长的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了将频域介电谱法(FDS)用于发电机环氧云母绝缘老化状态的无损诊断,对发电机线棒试样进行了多因子加速老化处理,测量了不同老化周期线棒试样的频域介电谱,建立了带直流电导修正的双弛豫Cole-Cole模型,研究了绝缘的老化对复介电常数及Cole-Cole模型弛豫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老化时间延长,试样的复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均逐渐增大,在较低频段(0.001~1.000 Hz),增大趋势更为明显;老化改变了环氧云母绝缘体系的弛豫机制,在后3个老化周期的频谱中产生了新的弛豫过程,导致在双弛豫Cole-Cole模型中所描述的β弛豫过程与前2个周期不同;采用双弛豫Cole-Cole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测试值,随老化的进行,直流电导率和α弛豫强度迅速增大,界面极化弛豫时间常数有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款可用于电加工的绝缘转台.对原有数控机床的直驱转台进行改造,避免在机床工作台临时添加额外转台.在其内腔增加供电结构,使其可以在工作台面供电,对机床绝缘转台结构进行详细说明.设计绝缘方案,对绝缘性能进行理论计算,并按设计方案进行现场试验测试.进行实际电加工实验,测试机床转台实际加工效果及加工后工作台情况.该电加工转台可实现真正的多轴电火花加工,其结构紧凑,适用于各种电加工环境.  相似文献   

15.
分别对掺三种不同乳化沥青剂量的冷再生混合料进行了水稳定性试验、高温稳定性试验、松散试验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等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良好,残留稳定度试验和劈裂强度试验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同时具有较好的抵抗变形的能力,在最佳乳化沥青用量下成型的试件能满足抗压回弹模量大于800MPa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用于路面排水结构层的大孔隙水泥稳定碎石(CTPB)的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压实成型方法、强度特性和抗压回弹模量等。得出了以下结论:集料颗粒的最大粒径选择应以排水层的厚度及该层的结构强度要求为基础;水泥含量、C/A及孔隙率Va是影响CTPB排水基层混合料抗压强度最显著的因素;施工中,CTPB排水基层混合料的成型应采用静压成型,不宜采用振动压实;要求集料具有较低的压碎值。  相似文献   

17.
水泥是目前土木工程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受材料变化、生产工艺控制、环境条件变化等因素影响,同一源头生产供应的水泥产品强度指标波动较大,对工程管理造成了不利影响。为进一步了解水泥强度指标分布情况,本文对某公路工程3种不同来源水泥强度3d和28d强度指标检测数据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总结提出了强度指标分布统计参数,比对了水泥在不同时期强度增长速度情况,可用于确定水泥强度指标现场控制要求、监控水泥性能动态波动等工作。  相似文献   

18.
针对市面上对产品的耐腐蚀性要求,在工业化生产设备上,利用中频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在不同样件表面上沉积了氮化铝(AlN)薄膜用于产品外观抗腐蚀保护.研究了反应溅射"迟滞回线"现象并结合紫外-可见-红外光谱测算出所制备的工业级AlN薄膜的光学带隙(Eg)为6.3±0.1 eV.利用人造气氛腐蚀试验探讨了AlN薄膜保护下样品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对于塑料装饰件,在经过72 h铜盐加速醋酸盐雾试验(CASS)时才出现被腐蚀痕迹,而镁合金样件在36 h时CASS试验时出现腐蚀,二者均已达到同类工业产品镀铬膜(Cr)保护层的耐腐蚀性能要求,太阳能真空吸热管多层膜涂层经30 h CASS试验后太阳光谱吸收率有所降低但仍达到合格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将建筑垃圾含砖再生集料作为公路基层建筑材料的性能,结合国道G107内丘县城绕城段改建工程的建设,以含砖再生集料替代不同比例的天然粗集料,制备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试验研究了水泥稳定含砖再生集料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和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及其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稳定含砖再生集料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和水稳定性会随着再生集料掺入量的增大而降低,但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和良好的水稳定性,水泥稳定含砖再生集料7 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值大于3.0 MPa,含砖再生集料掺入量不大于40%时,水稳定系数大于0.7,其技术性能均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可以作为公路基层建筑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含砖再生集料配制混凝土的适用性,在拟定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合比基础上,用再生集料和废砖再生集料替代不同比例的天然粗集料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通过系统的试验,研究了再生集料掺入量及废砖再生集料掺入量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会随着再生粗集料掺入量和废砖再生集料掺入量的增大而降低,含砖再生集料可以用于配制C20~C35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但是粗集料中再生集料所占比例为50%时,C20~C35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中废砖再生集料的掺入量分别不宜大于20%、25%、40%和60%,研究成果有利于控制和提高含砖再生混凝土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