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既有城市轨道交通噪声实测数据及森林小火车隔声屏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声学相似律,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源特性及不同类型隔声屏降噪效果,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的噪声控制工程设计,实际测量表明,试验结果与实际工程结果基本吻合,设计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
声屏障作为一种较好的降低噪声的途径已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中广泛采用,但其主要隔声部件(塑料透明板材)在国内市场上良莠不齐,检测技术及方法并不为公众所熟知,重点介绍透明声屏障用塑料板材的一般工程特性及其在声屏障中应用的相关检测方法,为未来声屏障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声屏障设计是一个较新的领域。结合北京地铁5号线声屏障的设计情况,重点介绍声屏障设计的噪声标准、声学计算、结构形式、材料选择、景观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相应的环境问题,特别是高架区域噪声问题已成为环境投诉的热点。以杭州地铁1号线高架段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直立式声屏障、全封闭声屏障与减振垫相互组合的降噪断面进行现场测试,分析不同组合降噪措施下高架沿线环境噪声的空间分布特性及其噪声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减振垫可以有效减少轮轨振动能量向桥梁传播,从而降低桥梁结构噪声,但同时增大轮轨相互作用,导致轮轨噪声增加。减振垫对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控制效果具有明显的空间分界性,在接近地面区域对桥梁结构噪声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而在轨面附近轮轨噪声却增强;全封闭声屏障相对直立式声屏障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轮轨噪声的传播。在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段中有必要采取轨道减振措施以降低桥梁结构噪声,并根据实际需求利用声屏障控制轮轨噪声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噪声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对轨道线路两侧的声环境预测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声环境影响预测公式进行分析,从计算公式的参考点噪声辐射源强、声屏障衰减模型和声屏障等效频率计算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修正,以期能使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噪声预测模式更加完善,计算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适合于城市轨道交通噪声频谱特性的微穿孔板式声屏障,通过计算分析确定了孔径、板厚、穿孔率、腔厚等设计参数,并采用驻波管法进行了吸声系数的试验,验证了吸声效果和共振频率并修正了腔厚,给出了微穿孔板式声屏障的完整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7.
声屏障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于治理城市轨道交通噪声,但其体积较大,遮挡视线以及破坏了周边景观。为此,设计一种新型的近轨吸声矮墙来替代声屏障。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来源以及频率特性进行分析,选用自研陶粒混凝土为设计材料。参考国外相关实例,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标准,对近轨吸声矮墙的高度、位置、声学厚度的设计公式进行推导。初步设计近轨吸声矮墙单元板,并对其降噪量进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我国轨道交通噪声以轮轨噪声为主,自研陶粒混凝土的吸声频率特性与轮轨噪声频率特性基本吻合,以其为原材料设计的近轨吸声矮墙,在500~1 000 Hz频段具有10 d B(A)左右的降噪能力。研究所得结论对于后期进一步设计优化和推广近轨吸声矮墙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列车运行噪声是高架线路声屏障、地下线路活塞风井消声器的设计输入条件。通过列车运行噪声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了列车运行噪声估算的简化模型,推导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不同运行条件、不同运行速度时的运行噪声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论述全封闭式声屏障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它的设置给通风、消防、接触网、结构受力等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对全封闭式声屏障及开敞式声屏障的设置进行比较,提出全封闭式声屏障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噪声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低矮声屏障的降噪方案,在站台挡墙内侧安装吸声屏障,在轨道的上、下行线之间安装具有双面吸声性能的隔声屏障。所研制的微孔泡沫双面吸声型超薄声屏障,在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北延伸段9个车站进行了工程应用,具有厚度小、质量轻、吸声隔声性能好、无纤维等优点,可降低噪声2~4dB(A)。  相似文献   

11.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正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然而现有PPP操作模式尚未得到政府方与社会资本方的一致认同,仍存在系列问题致使PPP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基于此,通过引入治理理论对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的操作模式进行研究,构建了面向项目价值的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协同SPV(特殊目的公司)模式,实现提升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价值的目标。调研结果显示,该模式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同,为进一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价值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的应用和发展瓶颈分析,介绍作者及其团队在U型梁高架系统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U型梁结构技术、综合降噪技术、与轨道交通各系统的一体化融合技术、施工技术以及技术经济性等内容。以U型梁结构为载体,集成了完备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减振降噪、节能环保、造型美观、桥面系功能完善、车辆运行安全防护、施工便捷、工期短、显著的经济性等诸多优势,构筑了新一代环境友好型轨道交通高架系统。U型梁高架系统新技术的应用,对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政府、公众、舆论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逐渐增强,轨道交通工程从建设到运营过程中产生的诸如振动、噪声、电磁辐射、地下水、景观等环境问题已备受各界公众关注。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今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骆焱  乔神路 《铁道勘察》2020,(3):142-146
北京新机场线是时速160 km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相较于普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具有列车轴重大、速度高、通过地段复杂多样等特点,有必要对其道岔系统进行专门研究。研究的重点为道岔平面线型、结构构造、轨下基础及工电结合部等几个方面。研究结果:采用60AT2尖轨并设置轨底坡或轨顶坡,提高了列车经过岔区时的平稳性和旅客的乘座舒适度;采用镶嵌翼轨式合金钢组合辙叉提高了辙叉使用寿命,减小了养护维修量;采用不同刚度的板下弹性垫层,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道岔岔区的刚度均匀化及整体低刚度化,有效降低了岔区的振动噪声。  相似文献   

15.
上海因城市轨道交通开通较早而成为国内既有线改造领域的先行者,其既有线改造经历以及经验教训对国内其他城市有一定参考价值。为此,首先回顾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历程,主要呈现关注重点逐渐从个体向全局过渡、改造内容逐渐多元化和系统化、契合城市与网络发展目标的改造需求持续深化和拓展的发展趋势。其次,总结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开展既有线改造工作的要点,改造前以系统思维制定改造计划、改造中以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为前提尽量减少对乘客的影响、改造后积极开展后评估。然后从资金支持有限、内外沟通协调效率要求高、项目管理难度大、技术积累不足等方面剖析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开展既有线改造工作的难点。最后,展望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未来的既有线改造重点工作:探寻更多的既有线改造资金渠道、开展既有线改造项目施工计划与管理机制的改进与创新研究、深化既有线网评估工作、攻关未预留条件的地下车站不停运改扩建技术。  相似文献   

16.
高架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的噪声特性,包括噪声的A声级时间历程、A声级频谱分析及时频分析,桥面、轨道振动加速度的频谱分析,主要声源的辨识,各声源对高架桥附近总噪声的贡献度分析.可为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采取减振降噪措施方案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7.
客流预测工作是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支撑,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灵活的投融资模式、运营管理的创新、线路功能的多样化对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圳市基于多年轨道客流预测经验积累,在预测方法、研究范围和精度等方面深入探索和创新,在传统的规划、工程设计客流预测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投融资方案研究、线路开通初期客流特征分析、旅游景区轨道客流分析等的客流预测工作,支撑具体项目推进,完善和补充客流预测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2016年统计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截至2016年末,中国大陆地区共30座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4 152.8 km.2016年新增运营线路534.8 km,全年累计完成客运量160.9亿人次;48座城市完成年度投资3 847亿元,在建线路总长5 636.5 km.截至2016年末,58座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批,规划线路总长达7 305.3 km.城市轨道交通整体客运效果良好,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经济性逐渐向好;网络化格局正在形成,线网规模化、制式多元化趋势明显;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良性发展的态势.为促进行业内相互交流、借鉴和学习,并利于政府部门统筹布局和科学决策,基于《城市轨道交通效能评价及数据平台建设研究》的课题成果,通过对2016年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算,首次发布发展指数、效率指数、服务指数3项效能指标,并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提出4点思考和建议:提高运营管理水平,积极适应网络化发展,做好人才培养和储备,强化经营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快速发展,乘客对地铁车辆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铁车辆运营阶段的噪声问题成为目前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地铁车辆的噪声现状入手,分析轮轨相互作用引起的轮轨噪声问题,车体和薄弱环节的隔声与密封问题,以及隧道运行环境会产生混响声场环境差异问题等,为车辆噪声控制提供依据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