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对1971~1986年各潜水产业发生的可供分析研究的60例典型潜水事故,进行了科学综合分析。归结为管理和行为二大不安全因素。建议制定全国各种潜水产业的统一作业条例,实行潜水作业的管理程序化和操作规范化,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为对我国潜水产业的管理现状有一个正确全面的估价,我们对1971~1986年各潜水产业发生的各种潜水事故案例进行了调查。通过发函、采访和查阅医学文献中有关安全报道等途径,收集了80余份案例,整理出资料较全可供分析研究的典型事故案例60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的是空气潜水减压方案选择专家系统,是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新近研究的12~60m空气潜水减压表而研制的。主要用于常规空气潜水时以下三种方法的减压:1.水下阶段减压法,2.水面吸空气减压法;3.水面吸氧减压法。该系统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输入潜水的实际参数及所要求的不同减压方法,就能快速而准确地打印出减压方案来,等于给潜水现场派遣了一位有丰富经验的潜水医生。  相似文献   

3.
饱和潜水的医学保证,直接关系到潜水员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本文报告了250m氦氧饱和—300m巡回潜水实验的医学保证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选择的加减压方案是安全的;巡回潜水的实施是成功的;舱室环境参数的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在某水电站采用海军医学研究所新研制的12~60m空气潜水水下阶段减压表实施减压。在1335人次潜水作业中无1例减压病发生,比老表提高了安全性。选择的半饱和理论组织分类与氮过饱和安全系数是适当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打捞沉船“箱根丸”工程潜水作业的医务保障概况,水深达54~69m的潜水作业共1082人次,其中近半数的潜水属连日潜水(占43.8%),都得到了妥善的减压处理。同时,在工程中运用最高压力不超过0.284MPa的再加压吸氧治疗表对8例减压病人进行的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顺利地保障了潜水员的健康,为今后大深度空气潜水作业的医务保障可供参考试用。  相似文献   

6.
在修建包头铁路桥中,因施工需要,于1987年1月在严寒条件下,加压锻炼9人次,潜水作业2人次。由于采取了防寒抗冻措施,保障了潜水作业顺利进行。现将有关情况及几点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局自1963~1986年,对103名潜水员因病脱离潜水作业,进行了临床体检资料的分析,现报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103名职业潜水员均为男性,年龄22~55岁。潜水工龄1~30年,潜水最大深度84m,一般常在30~40m潜水作业。潜水员着用12螺栓重装空气潜水作业,任务主要是  相似文献   

8.
饱和潜水舱室环境参数的控制,直接关系到潜水员的生命安全。本文报告了250n氦氧饱和潜水实验舱室环境参数控制的设计及实施。结果为:压力设计深度±1m;饱和期间氧分压40.7~43.2kPa;减压期间氧分压59.8~63.0kPa(15m以下浅氧浓度23.7~24.5%);二氧化碳分压65~595Pa温度28.4~31.3℃;相对湿度53.6~65.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舱室环境参数的控制,基本符合实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当盾构需要在4.0bar下进行带压作业时,选择哪种作业方式,整体效率取决于有效的工作时间与必需的减压时间。饱和作业突破了大深度条件下停留时间的限制,显著提升了带压作业的效率。本文着重介绍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饱和作业系统配套包含有盾构带压作业舱、地面居住舱、移动穿梭舱、氦气回收系统等严格按照国内外相关标准配套,保证人员带压作业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0.
12—60米空气潜水水下阶段减压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表深度12~60m,共178个减压方案。采用5~120min共13类理论组织,根据潜水深度及水下工作时间选取不同的氮过饱和安全系数,按Haldane原理,经计算机计算。通过模拟潜水与实际潜水验证,证明本表的减压效果满意。与原表相比,本表在理论组织分类及安全系数的选取等许多方面作了较大改进。我国曾于六十年代研制并颁布了60m深度水下阶段减压表,经20多年的潜水实践证明,该表在深度较浅和水下工作时间较短的方案,减压时间偏长,影响潜水作业效率;而深度较大和水下工作时间较长的方案,减压时间又明显不足,安全性较差。因而,在比较、分析国内外多种减压表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重新研制了本减压表。  相似文献   

11.
在打捞沉船“阿波丸”工程潜水作业中,曾发生一起潜水员的潜水服不慎被沉船钢板撕破,大量海水侵入潜水服內,致使潜水员无法在水中完成全部减压过程。当时由于潜水医生及时采取了相应的医学应急措施,从而避免了一起可能出现的重大潜水事故。现将此次潜水作业经过和医务保障的具体应急措施介绍于下。一、潜水作业过程的简要情况  相似文献   

12.
铁蛋白主要储藏在肝脾及骨髓中,这些组织的损伤可使血清铁蛋白浓度增高。Gregg报道骨髓受损伤后可引起血清铁蛋白增高,同时发生了骨坏死。在我院与美国HA-MILTON研究所联合进行的25m氮-氧饱和—巡回潜水中,观察潜水员血清铁蛋白的变化,以了解受试者潜水后是否引起骨髓等组织的早期损伤。  相似文献   

13.
高气压对人体心肺功能的影响有大量文献报道,随着模拟压力的增加,心动徐缓更加明显。饱和潜水时的心电图变化有不少报道,但有明显变化的报道不太多。本研究目的,是了解20~36.5m氮氧混合气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为作好饱和潜水医务保证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本文综合了我国9次氮氧饱和潜水条件下的心电图变化,  相似文献   

14.
1975年7月至1982年12月,在江西省修建九江长江大桥水下基础施工的加压锻炼、潜水作业和医务保障中,采用我国的“60米水下阶段减压潜水减压表”共计1286人次,发生急性减压病7例,总发病率为0.54%,获得一定效果。现将本工程加压锻炼、潜水作业和医务保障概况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琼脂为基础制作安全减压指示器,可作为人体潜水作业过程中判断潜水减压、评价减压表的一种手段。将琼脂安全减压指示器应用于潜水现场,可以正确地反映出各种条件对潜水减压的影响,排除人体本身的个体差异,判断潜水后的减压是否恰当。有关这方面的工作,国内外多是在实验室内或高气压作业中进行的。但在实际潜水作业过程中应用尚未见报道。这次我们结合海上53~63m潜水作业共进行了108人次实验,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饱和潜水作业时苯可作为舱室环境气的污染物之一。在高气压条件下长时间连续吸入低浓度苯的危害性问题尚未引起人们重视。我们拟通过本实验获得对高气压下苯毒理作用的初步认识。材料与方法一、实验动物选用SD纯种雄大鼠24只,体重210~290g,随机分成3组:高压苯染毒纠、高压对照组和常压对照组各8只。各组分別集中笼养。二、模拟饱和潜水条件采用双舱四门式加压舱,主、副舱室容积分别为8和4m~3。模拟30m水深、氮氧饱和潜水15天,  相似文献   

17.
在某市炼油厂站桥码头的潜水作业中,发生一起下潜员的潜水服被锯齿状吸泥机头吸佳,造成大面积碳裂,供气软管和信号绳与吸泥机绞缠在一起,下潜员不能自行上升出水,若在短时间内不采取应急措施,即将溺水。当时由于指挥正确,各部门有效配合,用浮吊快速地把吸泥机和下潜员吊出水面,转入压力舱内进行抢救和治疗,从而进免了死亡事故的发生。现将此次潜水作业的经过和医务保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饱和潜水居住舱内可受多种毒性气体的污染,它们来源于人体代谢产物、供气系统和舱内非金属材料的脱气。为制定我国潜水呼吸用气及饱和潜水舱室气体卫生标准,我们利用现有设备,补充性地进行了高气压毒理实验研究。首先,选择二个常见的内源性污染物一氧化碳和丙酮,以一氧化碳作为无机性窒息性毒气的代表,以丙酮作为有机性麻醉刺激性毒气的代表,通过不同深度模拟潜水条件下的急性毒性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19.
重装潜水的潜水员习惯只戴纱手套进行潜水作业,常因手部寒冷而影响作业能力。为解决潜水员的手部保暖问题,我们试制了国产海绵潜水手套,分厚、薄二型:薄型2mm,5指式;厚型4.5mm,3指式。本文用薄型海绵潜水手套和纱手套对比测试,以评价二者的保温性能。一、实验方法受试者为9名男科研工作者,年龄34.9±9.9岁。测试时室温12℃,受试者取坐姿,戴纱手套或海绵潜水手套分别住3℃和15℃水中浸泡30分钟,  相似文献   

20.
铁路货运调车作业协同是车站货运部门与运转部门间结合部的关键问题,直接影响调车作业和货运作业效率。通过对铁路货运调车作业现状进行梳理,分析货运调车作业在提前规划和确认、作业进度效率、应急指挥效率方面存在的不足。编组站货运调车协同监控系统包括股道状态监控、装卸作业计划编制、调车作业管理、调车作业协同、其他功能5个功能模块,基于现场作业流程以通辽站东郊专用线为案例进行开发,构建基于数据资源层、服务支撑层、业务应用层的软件总体架构,在非集中区设置车号识别设备和车轮传感器,实现运转和货运岗位间计划协同、作业监控、设备监控及安全卡控的作用。系统通过仿真测试和现场测试,已满足提升信息化水平、作业效率,有效满足铁路货运调车作业的实际需求,可为铁路货运调车作业协同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