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北斗卫星导航技术最显著的应用就是交通运输。北斗卫星导航的用途远不只如今的车辆导航、运营监控、电子地图……由于智能交通产业与时空信息密切相关,能提供位置和时间信息的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必将被用于智能网络、智能传感、智能管理、智能通信、智能物流等所有智能交通产业中,并形成各种前所未有的新型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大数据理念为依据的智能化交通建设成为优化城镇化建设水平,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举措,其不仅能提升获取交通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而且可以构建多元化的管理系统为智能交通运行提供基础保障。文章以广西为例,基于大数据与智能交通理论概念,介绍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处理平台特点与架构,探讨了智能交通领域大数据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智能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交通信息采集系统日渐成熟,车牌自动识别系统,车牌识别数据包含了大量的牌照信息和出行时空信息。本文通过对上海市车牌识别数据,从时间维、空间维、车辆属性维、车辆使用特征维等多个维度对车牌识别数据进行挖掘,分析路网的交通构成,反映城市机动车的使用现状。该研究对于分析城市交通出行特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提供了新的分析技术手段,辅助决策者合理地制定交通政策,引导交通结构和交通方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自2000年起,我国大力推进交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交通运输部建立了全国公路阻断信息服务和公路气象服务体系,利用多种信息发布手段提供全国路况快讯、公路气象预报、航道通告、海事气象等信息服务。在智能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也逐步披上"智能"色彩的外衣,更好地服务于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英国出行信息服务系统运营模式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 《综合运输》2007,(5):78-80
构建智能交通的信息服务系统,如何实现跨部门的交通信息共享是一个新的挑战。本文通过介绍英国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平台的运营模式,希望对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后的信息共享、资源利用和出行服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10月28日,比亚迪和菲律宾Columbian Motors Corporation(CMC)就在菲推广比亚迪"绿色大交通"解决方案达成合作协议,将提供电动大巴和电动卡车等系列产品。菲律宾巴拉望省省长JoseCh.Alvarez、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以及双方其他高层领导出席签署仪式。九年前,比亚迪推出了新能源车,而现在基于新能源车的核心技术,比亚迪又将汽车领域延伸到了云轨。今年10月13  相似文献   

7.
9月6日,经科学技术部批准,由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主办的2011'中国智能交通年会暨中国国际智能交通展览会、第七届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论坛暨展览会(以下简称活动)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次活动为期5天,主题为智能交通·新能源汽车——低碳绿色出行,活动主要包括开幕式、高层论坛、全体晚宴、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论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论坛、智能交通技术专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场、技术成果展览、互动体验、技术考察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智能交通发展至今,各地采集的数据浩如烟海,而在这些数据的背后却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亟待处理和挖掘。而高效运用综合交通大数据,将为城市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让"堵病"无处可逃。  相似文献   

9.
<正>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推动力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渐渐崭露头角,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突破着人们在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交互能力上的自然限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的"互联网+交通"将带来怎样的颠覆性变革?近日,本刊对话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笑京,探讨当智能交通遇上"互联网+",进还是退?  相似文献   

10.
<正>交通历史几乎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如果把人类50万年的历史看作一天,文明诞生于午夜的11点57分,现代社会的发展则始自午夜11点59分30秒,而这30秒发生的变化可以说与此前所有时间发生的变化一样多。这30秒变化这么大,是因为有了信息和信息流。智能交通在交通的历史中虽然不过匆匆一瞬,然而存在即合理,就要发展。如同生物、社会一样,交通也在不断发展进化。社会学家认为社会是由同质性向异质性进化,而从智能交通工作者的角度看,智能交通的发展则正好相反,是由异质性向同质性进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系统简介智能隧道自动化监测系统可以通过云平台快速查询和统计隧道结构信息。监测与预警云服务平台基于物联网及云计算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传感器数据、视频图像、图片远程采集、传输、储存、处理及预警信息发送等服务。该平台以集中式分区化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便捷、经济、有效的远程监控整体解决方案。通过这种业务,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对监控目标进行实时监控、管理、观看和接收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12.
正在今年的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的创新发展战略,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在汽车领域,智能汽车被赋予了更多的期盼。随着移动时代的到来,智能汽车将引领智能交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最初的构想到如今实实在在的智能汽车跑在路上,推动这一切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是不断的创新力。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公交客流量及客流分布预测的准确性,使公交运力、运量配置更加有效,公交线路规划更加合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移动事业部开发部工程师刘淑霞2011年,全国公交线路查询系统在PC端发布,如今,爱帮公交、熊猫公交、车来了、8684公交、彩虹公交、北京实时公交、苏州行、交通‘杭州、济南公交、武汉智能公交……从全国到地方,越来越多的手机APP遍行应用商店。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对交通出行的深刻影响,使得交通路况日趋复杂,智能交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智能交通的发展及运用提供了技术性支持。通过高效、精准、及时的交通数据获取,构建合理的城市交通管理体系,以期为市民提供生活、生产便利。  相似文献   

15.
<正>5月14日-16日,以"绿色、安全、智能"为主题的"2014北京国际道路运输、城市公交车辆及零部件展览会(以下简称:北京道路运输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国内外城市交通主管部门领导、行业内交通信息领域专家学者、智能交通优秀企业代表,围绕城市公共交通的绿色发展展开了热烈交流,共同促进交通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作为新能源客车行业的领军品牌,福田欧辉在北京道路运输展上重磅发布新能源客车一体化解决方案,并推出"智蓝"战略新能源系列客车新品,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率先实现了从产品技术创新到整体化城市绿色交通解决方案的升级。凭借智慧科技创新,欧辉"智蓝"战略强势驱动中国新能源客车提速前行。  相似文献   

16.
正海量交通大数据的出现该怎样处理?借助什么技术才能转化为"战斗力"?未来数据开放共享能否实现?这场论坛或许能给些启迪。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的不断涌现,让交通数据采集、处理的手段变得愈加丰富,这使得交通行业的数据量和数据类型呈爆发式发展,单体软件日数据处理以TB级量化,数据应用方式也随之被持续创新。这不仅可为公众出行提供更加智能、精细和人性化的服务,也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11月30日,由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格客车")和上海易巴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易巴")联合开发的国内首辆8米级量产型无人驾驶电动客车,在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顺利通过自动驾驶客车的功能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测试,考取了由国家ITS中心智能驾驶及智能交通产业研究院颁发的首批自动驾驶商用车测试牌照。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围绕"创变革新"这个时代不变的主题,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极其迅速,对智能交通系统发展带来了重大变革。车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北斗导航等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不仅给智能交通系统注入新的技术内涵,也对智能交通系统的模式、理念产生了巨大影响。5月25日,"北斗导航智慧车联--2016中国车联网创新发展论坛"在京召开,通过与各相关领域长期跟踪研究并活跃在北斗技术应用、智能交流、车联网研究和应用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家展  相似文献   

19.
<正>智能运输系统研究与应用团队长期从事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基础、前瞻性技术和公益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工作,是我国智能交通战略思想的主要源泉之一,是我国智能交通技术研究应用的先行者和重要推动力量。依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充分利用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  相似文献   

20.
<正>大力发展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成为交通强国建设的核心要义,“陆空一体”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陆空协同立体交通的发展对于我国综合交通技术体系的构建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尤其伴随着空天控制、智能交通和现代通讯等创新型技术不断的发展,陆空一体交通必将迸发出更为蓬勃的生命力。近日,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联合印发《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刚要(2021—2035年)》,明确要求部署飞行汽车研发,突破飞行器与汽车融合、飞行与地面行驶自由切换等技术。飞行汽车作为立体交通的新晋成员,其技术发展最具“陆空一体”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