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世界工程机械第一品牌美国卡特彼勒董事长说,中国企业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徐工,要特别关注徐工在大吨位装备上的发展。徐工所进入的大吨位、中高端装备市场,正是他们的优势领域。中国品牌传播中国价值,中国品牌彰显中国力量。7月16日,由人民日报社主办、以"中国品牌中国力量"为主题的中国品  相似文献   

2.
<正>徐工,国人自己的民族品牌,它用值得信赖的品质和服务征服了业内人心,更加让国外老牌耳目一新。随着全球市场不断开放,世界各国的工程机械品牌都在迈开步伐,走向国外。徐工自然不愿落后,国际化的步子已经出发,而且将会更稳、更坚定。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在由中国工程院主办的2015中国创新设计大会上,徐工全地面起重机和CRH380A型高速动车组、3000米水深钻井平台、蛟龙号载入潜水器、北斗遥感卫星管理平台等国家重点项目一同被评为2015"中国好设计",徐工也是工程机械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中国交建紧抓历史机遇、突出创新驱动、提升发展质量,在制造强国战略背景下,为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5月7日,"‘徐工杯'绿色创新设计大赛项目启动会"成功举行。在启动会上,"徐工杯"绿色设计大赛方案发布,徐工集团和阿里云两大巨头签约共同搭建"徐工工业云"(XCMG-Cloud)。可以说,这场"互联网+云技术+制造"变革,是徐工集团积极融入"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时代大潮,为未来中国工业生态布的一盘"大棋"。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5月19日,备受关注的"中国制造2025"正式出台,标志着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质量的转变。据了解,此次规划将向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安凯客车向行业展现了有责任、更务实的企业形象,无论是贯穿全年的"安凯美丽中国行第二季"活动,还是"安凯大家园"服务品牌的发布和推广,"以客为尊""敬客经营"的企业理念深深根植在每一次营销活动中。正是这种改变和坚持,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并在"2014商用车界年度盛典"上一举荣获"2014用户最满意商用车品牌"殊荣。该奖项是国内数万用户为自己满意的商用车品牌所投,抒写了自己心目中的商用车品牌,是对安凯客车建设客户体验升级的最佳评价。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6月16日,"世界品牌大会"在京发布2015年(第十二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在这份基于财务、消费者行为和品牌强度分析而获得的中国品牌国家队阵容中,海格客车品牌已连续第八年上榜。从2008年初登"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开始,海格品牌价值逐年提升,品牌价值从当年的60亿元提升到如今的202.86  相似文献   

9.
正徐工集团以"匠心为你智造"为参展主题,携明星产品阵容、最新技术与智能制造创新成果和成套化解决方案论剑上海滩。引人注目的是,徐工集团此次在bauma China 2016上发布"技术领先、用不毁"行动金标准和工业云平台——"徐工工业云"(XCMG-Cloud),展现大国重器的匠心智造之美,14台徐工道路机械盛装亮相,规模和种类均为历届之最,以专业化、成套化、个性化、智能化赚足了眼球,成为展会中最为耀眼的明星集团军。让世界深刻感受到中国制造企业对产品品质的追求、全球协同研发与融合创新的  相似文献   

10.
<正>前不久,一场徐工集团的"金色风暴"在巴西广袤的北部大陆上疯狂掀起。约400台来自XCMG、CAT、VOLVO、DYNAPAC、HAMM等国际品牌的工程机械会战于近百公里长的公路标段上,而徐工成套黄线产品的使用总量排名第一!作为国内工程机械的领军品牌,徐工集团正全力扬帆出海,踏上世界征途。  相似文献   

11.
正"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职工思想教育方式,使职工充分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总体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法,凝聚共识,主动投身到企业创新的各项工作中,才能保证企业转型的成功。"经济新常态指的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向中高速换挡,经济结构向创新、节能、专业化转变的态势,对于道路客运企业而言,是挑战,更  相似文献   

12.
凡是蒸蒸日上的企业,必定首先是善于创新的企业,徐工的发展完美演绎了这一点。回首中国筑路机械的发展,特别是过去30年的发展,每个阶段的重大进步几乎都始于徐工,徐工的创新推动了整个筑路机械行业的发展,更推动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月20日,徐工道路厂区内,徐工道路机械"中铁肯尼亚项目"发车仪式隆重举行。十余台涵盖RP756摊铺机、XC500稳定土拌和站、GR180平地机、XS143PD压路机等产品,价值近3000万元的徐工成套道路机械设备列队整齐,整装待发,即将发往肯尼亚,参建中铁肯尼亚项目提供强有力的设备保障,彰显了大国重器雄厚的实力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环境利好势头正兴就在刚刚过去的12月份,工程机械股票甚至还集体上演了一出久违了的疯狂上攻,短时间内的多个涨停,刺激着众多股民的神经,也让业内人士对于前景满怀憧憬。这疯狂的源头无疑就是目前各地正在加紧推进中的"一带一路"规划。  相似文献   

14.
<正>9月22日,BICES 2015——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会,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全权主导,首次移师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新国展)举办。与往届展览会不同的是,BICES 2015根据市场热点产品和行业发展趋势,集中展示企业攻高端夯基础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到价值创新的系列成果,从传统的产品、技术、服务延伸到全行业、全产业链的交流,为行业打造了一场"质精致新,筑梦中国"的盛会。业内人士评价道,BICES 2015为寒冬中的工程机械  相似文献   

15.
<正>12月3日,轨道交通暗挖施工机械化新技术推介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对外公开了北京率先应用于轨道交通建设的暗挖施工新技术,引起了现场热烈反映及广泛讨论。徐工集团受邀参加此次推介会,携TWZ系列暗挖台车两款产品精彩亮相,向中国展示了徐工作为行业翘楚的实力和风采。暗挖施工新技术:助推轨道交通建设12月3日,徐工集团受邀参加轨道交通暗挖施工机械化新技术推介会,并携TWZ系列暗挖台车两款产品精彩亮相,向大家展示了徐工真正的实力和风采。  相似文献   

16.
<正>在本届上海宝马展上,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徐工集团,再次以最新技术成果和强大产品阵容重磅亮相展会。徐工参展主机产品45台套,零部件产品41款,均为贴近市场、满足客户需求而研发或改进的新品,连日的阴雨阻挡不了全球制造商和观众的热情,在展会上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徐工热潮。25日上午,以"高端引领,绿动  相似文献   

17.
<正>在今日之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瓶颈矛盾日益突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因此,交通运输部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行业发展之路";而建设节能降耗型的港口是交通行业走"两型"发展道路的重要工作之一。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续开展节能创新工作、降低运营成本,不但体现了行业的发展方向,更体现了交通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树立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良好形象。我们通过对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包起帆先生的采访,把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经验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8.
日前,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了2011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海格客车的品牌价值为96.98亿元,比去年净增16.87亿元,排名第116位。这是苏州金龙连续第四年入选此榜单。自2010年上市至今,海格智慧客车以无可阻挡的魅力,接连斩获中国客车创新大奖、"中国道路运输杯最佳创新奖",上榜交通运输部节能减排示范项目。3月25日在苏州启动的全国道路客运"海格智慧"科技技助力行动,目前已席卷大半个中国,为整个行业带来深远影响;在北京举办的2011中国汽车产  相似文献   

19.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车展室外展区,江淮汽车商用车公司携带以江淮帅铃Ⅲ高端轻卡、新款格尔发重卡、新能源客车底盘以及匹配迈斯福动力共9个新产品亮相此次展会,同台亮相的还有创下22年无大修奇迹的第二代江淮轻卡的,见证了江淮商用车传承始终的品质传奇,奏响了中国商用车品牌"创新与发展、传承与超越"的精彩乐章。今年北京车展的主题为"创新.跨越",在1000平米的展示区内,江淮商用车向公众充分展示了自己在新产品研发与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9月8日,美丽厦门迎来全球共100个国家和地区的5万多名境内外客商参加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厦洽会")。会议期间,金旅30辆经典海狮和新款新海狮X5组成接待车队,为与会的境内外政、商、学界重要嘉宾和机构提供服务,保证为厦洽会提供安全、可靠、舒适的会议用车及高品质的运营服务保障,再次展现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信心和实力。经典系列再升级品质不凡被称为时代"经典"的金旅海狮系列体现了金旅先进的整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