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近些年来,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速度与规模始终处在世界领先水平。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底,大陆地区地铁交通开通运营线路总长度较2017年底增长了14.5%,达到了5761.4公里,并且在建线路总长为6374公里,其中广州线网里程超过了400公里。与此同时,伴随人们出行需求的不断提升,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进而大幅提升地铁交通预计出行率。为了使城市安全与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广州地铁集团与腾讯公司签约,正式展开智慧交通领域的深度合作。两家公司联合宣布:自2017年11月16日起,全国首个广州轨道交通乘车码正式上线投入试运营。自此,广州成为了全国首个上线轨道交通乘车码的城市。乘客只需通过微信小程序中的"广州地铁乘车码",将二维码靠近车站的云闸机,即可扫码入闸乘坐广州轨道交通。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由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主持,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研究的"地铁盾构隧道孤石爆破及其掘进综合技术"项目荣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是广东省唯一获奖成果。  相似文献   

4.
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增快,便利的轨道交通在市民的日常出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铁多位于繁华市区,经济快速、受周边环境影响小的盾构施工无疑是地铁施工最先考虑的施工工法。但盾构施工地下环境复杂、周边建筑密集、地下管线众多。盾构法施工中如何加强风险管控,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提起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地铁")与国赛的渊源,就不得不提2018年。对广州地铁而言,2018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作为"竞赛丰收年"被载入广州地铁史册:第一次承办国赛总决赛,广州地铁坚持"办好赛、比好赛",不仅把选手们的技术能力挥洒得淋漓尽致——在全国27家地铁公司、118名职业选手参加的激烈竞争中,包揽列车司机、行车值班员双冠军、双亚军,参赛10人全部获奖,而且以优秀的组织能力将  相似文献   

6.
《现代隧道技术》2022,(2):110-110
3月25日上午6时,随着“中铁676号”盾构机刀盘破土而出,中铁一局承建的红石坡车辆段区间盾构精准贯通,标志着郑州地铁10号线实现全线洞通目标。郑州地铁10号线全长43.08 km,是连接郑州与西部新城的轨道交通网络。项目建成之后,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布局,为郑州市民出行提供便利,对支撑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铁车站出入口作为地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便利市民出行,也很好地展现了城市风貌。为了进一步优化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结合深圳市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案例,主要对出入口布局影响因素、布局原则、设置形式、设计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此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10月31日下午,"进博会5G+智慧地铁平台"正式上线,为进博会提供智能化轨道交通服务保障。此次"进博会5G+智慧地铁平台"还首次实现了5G网络的民用化,通过将5G网络转换为WiFi热点,打破了5G网络使用的设备壁垒,乘客无需更换手机,即有机会在轨道交通2号线徐  相似文献   

9.
<正>40多年,以地铁为代表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适时监测着城市"欲望扩张"的速度,见证着城市发展的脉动。"没有地铁的城市是一个不完整的城市"当冰冷的钢轨再度被激情点燃,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轨道交通建设市场。轨道交通开始成为一个城市的表情,彰显出城市与发展的节奏,以深埋在地下的铁轨托起城市腾飞的希望。几乎每一座城市的地铁筹备之路都充满艰辛。从筹备到开建,重庆花了60年,上海用了40年,杭州等了20年,成都盼了13年。轨道交通对一座城市意味着什么,让  相似文献   

10.
<正>自百度、谷歌、360搜索等搜索引擎对以"地铁事故"为关键词的搜索结果进行盘点之后发现,在历年地铁事故引发原因的文章中出现最多的字眼即为"信号故障"。经媒体"曝光"过的"地铁信号系统故障"屡见报端,引来不少普通民众质疑,为何"信号故障"成为地铁"大患"并屡治屡犯?对于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城市生活来说,轨道交通在公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只要地铁运营发生延误,大家可能就会产生"信号系统又发生故障了"的错觉。  相似文献   

11.
正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建线路已达202条,分布在上海、北京、广州、杭州、成都等46座城市,总里程达5 520.9 km,涉及车站达3 447座,涉及投资额高达37 175.2亿元。据统计,2014~2017年期间,中国新建轨道交通线路的里程约占全球新建轨道交通线路里程的68%。轨道交通已成为国内众多城市市民首选的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12.
到法国巴黎出行离不开地铁,巴黎的地铁相当有名,老资格了,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被誉为"世界上最方便的地铁",它是巴黎市内最准时、最迅速、最实用的交通工具,线路又长又广,四通八达,全城20个区,拥有有16条线,共计214公里长,380多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随着国家"公交优先"战略的深入推进,为了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保障市民出行顺畅、快捷,各地轨道交通项目不断上马。投资精打细算,建设工期紧,运营管理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安全成为轨道交通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全球轨道交通建设、运营中发生的事故和纰漏时刻提醒我们,在轨道交通加速进入我国二三线城市的时代,安全应该永远放在第一位。而做实轨道交通安全,需要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认真负责的态度,需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自警,需要不断更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率先成为全国轨道交通行业第一家国家级标准化的试点单位,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公司近年来积极开展企业标准化建设的创新实践,其标准体系全面建立,实现了新突破。"在今年4月举办的"2015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展览会"上,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申通地铁")以"标准化建设"为主题的参展台尤为引人注目。展台集中展示了近年来集团以"安全运营、优质服务"为目标,认真履行标准化建设新使命、充分展现标准化建设新作为、加快形成标准化建设新常态,在理念  相似文献   

15.
轨道交通可以有效缓解城市拥堵业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但对于山城重庆来说,发展轨道交通还有另外一层重要意义,那就是让重庆人千百年来“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的梦想变成现实。近几年来,重庆轨道交通建设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按照相关规划,三年以后,重庆轻轨、地铁的发班间隔将变为每两分钟一班。到2020年,重庆市民通过轨道交通出行的比例将达到40%至50%。  相似文献   

16.
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是轨道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依托"温州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建设理念,分析了温州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导向、实施方案和优化方向;总结了温州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经验做法,并提出"轨交引领、枢纽整合、站城一体、资源互惠"的建设构想,该设想不仅可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城市转型升级,还能改善市民出行习惯,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舒适的居住条件.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宁波地铁与绿城房地产集团就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邱隘东综合开发项目正式签约,宁波市的第一个"地铁社区"计划于今年年内开工。这标志着宁波市首个轨道交通物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落地,宁波市也将如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一样,轨道交通沿线居民将步入吃住购一体化的快生活社区圈。根据规划,1号线邱隘东综合开发项目总建筑  相似文献   

18.
<正>城市的高速发展使交通拥堵不堪,城市的未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北京为例,十年时间,要完成包括31条线路,560座车站,1000公里的世界上最大的地铁交通网络建设,使得一个立体的轨道交通网络将辐射于这座城市的地上地下。如此大规模的建设步伐,传统的工法已经不可能实现。盾构机,这个听上去很陌生的家伙,其实就是挖掘隧道的专用机械。如今,这个以前不太为人注意的庞然大物,似乎正在替代人工明挖等传统的地铁建设方法,成为轨道交通施工新宠。轨道交通建设新宠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需求持续增长,同时城市道路交通拥挤、交通事故以及交通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城市轨道交通载客量大、高效、准时、环保和用地少等优点,已经成为市民出行的第一选择。文章以杭州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地铁服务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杭州轨道交通1号线路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正>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开始从地下十多米深处探寻自己的未来。2009年盛夏,围绕83棵法国梧桐是否该给26.2公里地铁让路的话题,郑州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其实,郑州人的地铁梦已经做了50年,仅申报审批之路就走了整整9年时间。6月6日上午10时,当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郑重发布"开工令",2000多市民在酷暑中见证了梦圆地铁的时刻。法国梧桐与地铁,郑州的两个城市符号,地面上的法梧是郑州的一段历史,地下十几米却躺着城市的未来。同年7月,在旋挖钻机的轰鸣声中,一座城市的历史与未来碰撞在一起。郑州地铁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