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3月2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经历了近3年时间制定而成的这份规划,被视为"用三个10年完成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第一个1 0年路线图。为何"中国制造2025"能火?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中国制造"位居世界第一已是公认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正>虽然中国仍将是一个制造业大都会和重要市场,但"中国制造"标签无处不在的日子已成过去。我们能庆幸的是:尽管中国出口产品传统优势有所弱化,尚仍具备综合竞争优势,比如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完善,以及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培育成功。以高铁为代表的高端产品亦正在扭转"中国制造"廉价与"大而不强"的印象。某知名网络媒体评论员撰文称,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制造"正在遭遇着空前的危机。"需求要素再不改变,中国制造过不了几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1月8日,在一年一度代表我国科学技术领域最高荣誉的大会上,宇通客车主持完成的"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凭借领先的关键技术和产生的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授予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国家对宇通客车技术创新水平的认可,也是对宇通在新能源汽车推广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的肯定。唯一获此殊荣的整车企业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科学技术奖项,旨在授予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  相似文献   

4.
正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开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制造业升级,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建设若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实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启动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重大工程。总理的政府报告为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是必然之举。作为工程机械领军企业的徐工集团积极响应国家  相似文献   

5.
回顾我国储能发展历程,近五年来,在《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下,我国储能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一批不同技术类型、不同应用场景试点示范项目落地,一批关键技术核心装备达国际先进,一批重点技术规范和标准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蓄势聚力.我国储能产业发展确实从技术验证走向了商业化初期发展的新阶段,但"夹缝中求生存"仍是我国储能发展尚未逾越的真实阻力,"产业化"发展也尚未形成.在"十四五"时期,有必要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发展下的储能发展需求,提升储能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战略地位,展现储能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中国交建紧抓历史机遇、突出创新驱动、提升发展质量,在制造强国战略背景下,为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每次危机带来的都是技术革命。只有推动用户需求变化,才能真正改变行业供需关系。——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白飞平上世纪,中国制造业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得到飞速发展,凭借巨大的制造总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大而不强却是我国的软肋。基于此,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出台实施,我国再次启航,力争通过"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在2045年左右成为制造强国。9月22日,在在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会(BICES2015)上,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工")联手中航工业旗下研究  相似文献   

8.
媒体视角     
<正>以"深度融合"推动"弯道超车’’,实现国际传播跨越式发展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闻輿论工作,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关于媒体融合发展,习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5月19日,备受关注的"中国制造2025"正式出台,标志着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质量的转变。据了解,此次规划将向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  相似文献   

10.
正4月7日,2017上海国际车展JAC品牌日在安徽合肥拉开帷幕。作为江淮汽车的核心业务板块,江淮轻型商用车携新能源整车、燃油整车和发动机三大板块的十余台展品重磅亮相,重点宣讲并展示了江淮轻型商用车在智能科技、动力科技和新能源科技方面的创新成果,通过对核心科技的攻关和未来产业趋势的前瞻布局,全面践行"品牌向上"的企业发展目标和"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智能科技突破首创多维智能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正>6月,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会(BICES 2015)新闻发布会暨展商预备会在京召开。今年以来,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正成为追求的目标。重大项目、重点规划陆续推出,"一带一路"规划获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在即,"中国制造2025"规划出台,京津冀协同发  相似文献   

12.
正在5月28日召开的第十四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上,作为中国客车整车制造企业的重要力量,金旅客车携"梦想客车"领航者和新一代豪华公路客车"新凯歌"惊艳亮相。同期举行的2018中国道路运输杯颁奖盛典上,作为金  相似文献   

13.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我国充分依托和有关国家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积极发展与带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重要组成,肩负着中国装备制造"走出去"的历史重任。"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于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化经营和全球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回顾和总结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机遇。从产品出口、技术升级、投资布局、产业平移等方面,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海外市场拓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大爆炸式的颠覆者正在打破旧有的制造业铁律,智能时代里,中国制造需要做的,是夜以继日的持续创新。世界的变化总是令人始料未及。当我们还在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自动化工厂惊叹不已时,大洋彼岸的工业界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了几十年发展的制造业,面临着产业模式的转变,中国制造也正在迈出其"由大变强"的第一步。5月19日,热议已久的《中国制造2025》由国务院正式发布,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明确三步走战略目标,以及九大任务和八项支撑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在交通运输这块主阵地上,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国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绿色发展重大战略实现的重要突破口,多年来,出现了一批识大体、顾大局,勇于克服困难、先行先试吃螃蟹的制造企业与运输企业。"  相似文献   

16.
<正>5月8日,国务院正式公布的强化高端制造业国家战略规划《中国制造2025》引起广泛关注。近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会面,也提及推动中国制造2025对接德国工业4.0,访问韩国期间与韩方签署《中韩推进"中国制造2025"与"制造业革新3.0战略"交流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由此,《中国制造2025》作为建设中国为制造强国三个战略中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已然成为国家最高战略发展目标,势在必得。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出台实施,我国计划在2045年左右成为制造强国。工程机械企业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骨干力量,将在这一时代机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0月9日,厦门海翼集团成员企业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工")在河南焦作生产基地隆重举行了叉车产品首发仪式。这意味着厦工在河南焦作生产基地进一步实现了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也意味着厦工在实践"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8.
<正>【人物档案】吕思忠·现任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山东交通学院客座教授·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从事交通建设管理及专业技术研究工作近40年组织实施了一大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主持、参与多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先后荣获"全国交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人物""全国公路科技创新英才""中国公路百名优秀工程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媒体视角     
<正>习近平外宣思想初探十八大以来,中国一系列内政外交方面的重大举措获得了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西方主流媒体把习近平称为中共首个具有"全球视野"的领导人。正是从全球视野的宏观层面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对外话语体系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习近平的对外宣传思想从宏观上把握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提升国际影响力;从操作层面上强调把握传播规律,坚持"中国立场、国际表达",实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的目标;夯实国内文化根基,培养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自信,主动引导国际舆论,积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正在跨越产品研制的初级阶段,越来越多适应中国市场需求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已经由中国企业主导。近日,公路养护设备领域的—项重大技术突破获得肯定,由浙江美通筑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通筑机)联合长安大学花费近十年时间研发的"沥青碎石同步封层车(系列)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2014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美通筑机获得的这一荣誉是路面机械这一细分行业在近十年内获得的最高奖项,BICES 2015期间,美通筑机在北京举办座谈会,介绍了获奖的相关隋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