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国外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的现状,分析了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对发展我国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近期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水面舰艇防御鱼雷的作战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水面舰艇反鱼雷作战的新特点;对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依据水面舰艇反鱼雷作战的特点,从作战使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现役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在设计上存在的不足,以及上述不足给作战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下一步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的设计思路提出了改进建议,并结合当前的科技与工业水平,对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近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3.
现代鱼雷以其优越的安静性对水面舰艇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从而对鱼雷防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俄罗斯海军研制了重型鱼雷硬杀伤系统并已装舰使用。而美英两国则正在实施舰艇鱼雷防御计划,旨在通过软硬武器的综合获得完善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4.
国外水面舰艇反鱼雷防御系统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分析反舰鱼雷技术的发展概况,介绍几种国外海军水面舰艇反鱼雷防御系统和构成多层次防御的水声对抗器材,尤其是当前性能最优的法国海军专用鱼雷报警声纳。希望这些资料和观点能对发展我国海军水面舰艇的反鱼雷防御系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水面舰艇规避来袭自导鱼雷过程的分析,建立了水面舰艇规避鱼雷的战术基础模型,对水面舰艇规避来袭自导鱼雷效果进行了建模计算,给出了水面舰艇防御鱼雷的组织方法,对研究水面舰艇规避鱼雷战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舰艇鱼雷防御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舰艇鱼雷防御的角度出发 ,概述了鱼雷技术的发展及鱼雷武器对舰艇威胁的严重性 ,着重介绍了舰艇鱼雷防御系统技术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分析并提出了发展鱼雷防御系统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舰船科学技术》2015,(10):151-154
准确识别来袭鱼雷制导方式是水面舰艇在鱼雷防御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对抗措施的前提。本文分析直航鱼雷、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和线导鱼雷在潜艇攻击征兆、鱼雷齐射数量、航速变化次数和累积方位变化量上的差异,选取这4个变量作为特征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来袭鱼雷制导方式识别模型。计算实例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可为水面舰艇的鱼雷防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潜艇声呐的改进和目标运动分析技术的进步,现代重型鱼雷也日益发展完善,这就使得对定义和生产一种有效的水面舰艇鱼雷防御体系(SSTD)的大量尝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这种防御体系要求具有对抗已存在的或将来威胁的能力。受到海军对某种特定解决方案兴趣的驱使,现在很多生产厂家纷纷提供关于SSTD系统的软件包或开发大纲。着重分析了现行对抗手段的长处和缺陷,同时探讨以新颖和低成本的思路来增强现有装备的能力。同时,还从水面舰艇对潜艇的防御和声学对抗战的角度出发,广泛分析了对潜艇的防御问题。深入分析了鱼雷对抗措施背后复杂的理论基础,考虑鱼雷探测、托曳诱饵、分离式诱饵、干扰发射台和舰船机动性之间的关系。通过介绍PMES用户如何实现一体化鱼雷防御系统,从而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9.
对潜射线导鱼雷的防御是水面舰艇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本文首先指出现有防御策略研究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归纳出线导鱼雷的制导规律;其次分别针对线导导引状态和自导追踪状态的鱼雷防御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到了水面舰艇应将鱼雷置于舰尾180°舷角高速脱离的规避机动策略;最后分析了规避策略的可行性和最优性,并指出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研究结果对于提高水面舰艇的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5月15日至19日,美国海军"乔治·H·W·布什"号航母在大西洋进行操作训练,并首次进行了水面舰艇鱼雷防御(SSTD)系统测试。根据海军情报,水面舰艇鱼雷防御(SSTD)系统结合了水雷预警系统的被动侦察能力,联合反鱼雷对抗系统,不仅能够  相似文献   

11.
对潜射线导鱼雷的防御是水面舰艇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首先,归纳了潜射线导鱼雷的一般导引规律,量化分析了线导鱼雷攻击弹道中所蕴含的潜艇位置信息。其次,分别针对线导导引状态和自导追踪状态的鱼雷防御方法进行了分析,得出水面舰艇应将鱼雷置于舰艉大舷角高速脱离的纯机动规避策略与规避意图。最后,概括了规避方法的可行性,并指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与曲折机动、对潜反击、软硬杀伤等手段相配合。研究结果对于提高水面舰艇的生存概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徐双华 《航海》2003,(1):40-40
根据美国国防部的先期概念技术演示计划,水面舰艇无人化已成为美海军装备建设的大趋势。无人舰艇的最大优势在于避免了海军作战人员的伤亡危险,并能够迅速完成许多有人条件下无法完成的任务。目前,美国海军正在研制一种被称为“斯巴达”的高速无人船,这是一种既可遥控也可自动运行的高速船,可执行包括沿海地区反潜、反水雷、防御鱼雷、情报收集、监视和侦察在  相似文献   

13.
法国麦屈拉防御公司与意大利奥托、梅腊拉公司共同制订了一项计划,拟联合研制一种从舰艇上发射的火箭助飞鱼雷。这种能在空中飞行的鱼雷,又能在水下潜航的导弹,也有人称之为反潜火箭或反潜导弹。它是从水下摧毁水面舰艇、潜艇以及其他水下目标最有效武器之一。巡航式火箭助飞鱼雷是由自导鱼雷、空气动力运载器、助推发动机和自动控制发射器四个重要部分组成。计划将采用先进的制导系统、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增加发动机功率,以增大导弹的射程,缩短导弹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改进控制弹导能力等,以提高鱼雷的  相似文献   

14.
舰艇回转规避尾流自导鱼雷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面舰艇反鱼雷对抗技术角度出发,建立了鱼雷弹道、舰艇尾流、尾流检测,以及水面舰艇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等相关模型.通过大量仿真计算和分析,研究了舰艇回转规避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的效果,得出了有参考价值的结论,可为舰艇反鱼雷水声对抗作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们观看描写二战时期海战的影片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惊险场面:当一方舰艇正在海上巡逻或作战时,突然发现前侧方有数枚敌舰发射的鱼雷劈波斩浪直奔舰艇而来,在这危急关头,舰长立即下令水手操纵舰艇满舵转向,实施高速机动规避。数秒钟后,来袭的鱼雷嗖嗖嗖与舰艇擦肩而过,差之毫厘就是灭顶之灾,真是好悬!规避是早期舰艇被动防御鱼雷袭击的一种措施。纵观世界军事史,从远古时代的矛和盾到现代的高技术兵器,进攻和防御制始终是相辅相承的。鱼雷武器从诞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130余年的发展历程,鱼雷防御尽管相比之下发展较为缓慢,但也自始至终没有停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分析国外舰艇鱼雷防御技术入手,提出硬杀伤方式将成为反鱼雷作战的发展趋势,进而分析了火箭深弹硬杀伤拦截鱼雷的可能性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潜射鱼雷是舰艇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世界各国都积极发展了反鱼雷对抗技术.本文介绍了反鱼雷 水声对抗的主要装备,分析了水面舰艇和潜艇的几种典型对抗方法,并分别针对单雷和多雷的使用,提出了对抗条件下的鱼雷作战使用方法,旨在提高鱼雷在对抗条件下的攻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现代海战中,水面舰艇海上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于空中,其中包括巡航导弹和飞机。为提高水面舰艇的海上生存能力,世界各国在发展水面舰艇的同时都非常重视舰载防空武器的布署,其中包括近、中程防空武器,力争构筑有效的多层防空火力体系,提高水面舰艇的近程点防御和中程区域防空作战能力。目前在世界舰载防空导弹系统的发展中,有一项非常引人注目的舰空导弹发展计划,它就是“紫苑”舰载防空导弹发展计划。冷战结束后,欧美各国在军备开支上都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在有限的财政投资情况下,欧洲许多武器科研机构都在寻求一条合作途径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该文根据水下防御作战需求,介绍了国外水下防御装备发展趋势,提出水面舰艇水下防御任务系统的功能模块和体系结构,并以水面舰艇编队为例,进行水下防御作战想定。最后指出了后续工作的重点方向。该文对我国海军水面舰艇水下防御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据外刊报道 ,美国海军将于最近正式启动一项计划 ,以研制并部署其第一代硬杀伤鱼雷防御系统。这种代号为AN/WSQ - 11的鱼雷防御系统主要由音响传感器、感声处理器和反雷鱼雷组成 ,用于对付潜射鱼雷一类的以航空母舰和高价值水面舰艇为目标的威胁。美国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项目负责人称 ,反雷鱼雷系统类似于舰载“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 ,是对付潜射鱼雷的最后一道防线 ,主要用于拦截距载舰不足 4 5 0 0m的来袭鱼雷 ,而且其有别于其它系统的突出优点是可以有效地攻击直航鱼雷、声寻鱼雷和航迹寻的鱼雷。作战中 ,反雷鱼雷可利用其先进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