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尹伶俐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42-44
在化全球化趋势下,本土化在与外来化的碰击、冲撞中,德育教育所受到的影响将首当其冲。章将着重分析这一影响并关注在21世纪初中国高校德育教育的深化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3.
本文着重分析了全球化语境与全球化文明发展的关系,认为从语境入手是研究和建构全球化新文明形态的重要手段和线索。在建构“全球化文明语境”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其中所蕴涵着的各种话语方式、内容和机制的争论,反对“无语境化”和“泛语境化”两种倾向。只有明确建构全球化文明语境与全球化文明之间的内在关联。才能从话语语境的自由、平等、差异和共同参与入手,营造出一个众生皆有说话权利的全球化文明生成机制。“全球化文明语境”是建构新的全球文明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孙英华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3):126-128
全球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它不仅带来了机遇与利益,也引发了许多争论,特别是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影响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文中针对如何理解文化全球化、文化霸权主义与文化帝国主义,着重论述了维护国家文化主权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从全球化时代文化的特征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带来了世界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全球化时代文化具有民族性与互补性的特征,这两大特征在高等教育领域表现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是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深深地蕴藏在它的语言之中。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底蕴深厚,而大学语文涵盖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崇高的民族精神,优秀的民族品格,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的具体体现。淡化大学语文教育即是忽略民族文化的弘扬,因此,必须加强大学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冲突与价值趋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畅 《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4):1-3
自近代艺复兴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伴随着全球化,原来彼此孤立的不同价值体系以及以之为基础的不同的明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发生了日益激烈的冲突。这种冲突看起来似乎是不可调和的,以致于有的学认为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不同明之间的冲突。事实上,在不同价值体系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同时,彼此之间也在不断地在不同程度上融合和趋同。价值趋同,并不意味着价值一统一与全球化相伴随的将是,人类在一些基本的价值理念方面形成共识并遵循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基本价值准则;在具体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方面,不同的人类群体各有个性和特色,一元与多元和谐共存一人类整体的共同价值体系与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人群价值体系协同作用,将构成未来人类价值体系的总体图景. 相似文献
8.
孙建东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140-143
文化即思维意识的一种情态,是人的思维意识的表露性反映,同时也是一种具体存在。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里特指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则是在中华民族的伟大进程中,产生的具有深刻影响力的具体存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论文认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依法治国的重要载体,为依法治国提供丰富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是丰富依法治国内容和方法的重要途径,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进程中起重要地积极作用。通过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读,深刻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凸显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化融合中的选择与繁衍--以中国狮子造型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筱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2(5):76-80
在古代的西亚、非洲各国的造型艺术中都能找到大量的狮子形象。中国的狮子造型在吸收外来造型影响的基础上,被赋予了浓厚的驯良色彩,并充分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演绎了一种全新的华夏狮文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化艺术之所以能生生不息、丰富多彩就在于文化融合中的选择性继承与新的繁衍。 相似文献
10.
论传媒对民族文化记忆的唤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8(1)
民族文化记忆是确立民族身份、实现民族认同的历史资源.传媒对民族文化记忆的唤起处于一个复杂的"社会文本"中,在"记忆"某些历史的同时也选择性"遗忘"另一些历史;传媒通过纪念仪式和身体实践的方式唤起记忆,并以"拔高"、"简化"和"贴标签"的方式操纵记忆;政治经济权力是传媒建构文化记忆的影响因素,使得传媒对历史的再现出现了局部异化;而随着全球化和网络空间的崛起,多元主体对传媒记忆的解构正在展开,国家人、世界人、个体人的分化成为挑战民族文化记忆建构的一股力量. 相似文献
11.
程红兵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6):1-5
在大学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地域条件、文化的传播性质和各自的文化需求,它们始终处于双向互动状态。本文提出以大学文化为主导,以企业文化为手段,以社区文化为关键,学校、企业、社区三者有机结合,"大学人"、"企业人"、"社区人"三者相互认同,相互融通,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各自育人的作用和效益,努力开创和谐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2.
程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9(1)
从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看,文化全球化、文化帝国主义对我国艺术文化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除了采取积极措施保护本国文化产业,至关要紧的是提高文化创新能力,而这必然与艺术教育相关。然而,当下中国的艺术教育却在两方面存在问题,一是艺术教育本体的缺席,一是民族性的缺失。如欲发挥艺术教育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方面的积极功能,我们需要做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依据国家美学思路重建艺术教育的美学根基,二是重建艺术教育与传统艺术文化间的血脉联系。 相似文献
13.
万君宝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5(6):57-64
本文在大量文献检阅的基础上,分析了西方企业文化竞争力研究的宗教文化视角、民族文化视角、组织行为视角、组织功能视角和国际政治视角。在此基础上,作者对五种视角的研究对象、影响文化竞争力的直接变量与间接变量进行了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4.
周小娟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5,24(5):133-136
<百年孤独>与<白鹿原>都以表现小家族的历史而折射出大社会动荡的背景,两部作品在写作手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试从中西民族文化心态的视域对梅梅与白灵形象的解读分析入手,比较二者的同中之异. 相似文献
15.
谢亮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25(5):37-41
全球化使世界各国交往日益增多,联系进一步加强,并产生文化上的相互渗透和影响。事实上,各个国家,尤其是经济上处于落后状态的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正被主要是从西方发展起来的消费主义和大众文化解构,并产生文化同质化的危险。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所确定的社会秩序也被迫解构和重建。由此,全球化的际遇使中国儒家伦理文化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在把握全球化向度的前提下,揭示中国儒家伦理文化的基本精神,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就是儒家伦理文化的解构及其重建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公路美化是公路养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整条公路起到衬托和增色作用。采用什么样的美化形式能达到什么样的作用和效果,并且与公路的发展相适应,一直是我们积极研究和探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王安正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5,24(5):68-7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使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分析当前经济安全的新特点,探讨影响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并据此制定出恰当的对策,有着十分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