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铅是常见的工业毒物,研究铅引起的细胞遗传学效应,对探讨铅的毒理,保护铅作业工人及其后代的健康都有一定的价值。本文就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一、铅对体细胞染色体的影响 1.体外细胞培养 Banchinger等用浓度10~(-4)~10~(-3)M的醋酸铅处理体外培养的中国仓鼠细胞,发现分裂指数下降以及染色体裂隙增多。Beek等也发现用  相似文献   

2.
用ANAE法探讨环磷酰胺、醋酸铅对小鼠,硅尘对矽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环磷酰胺、铅能抑制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矽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肠吸附剂治疗铅中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学者用活性炭做为肠道吸附剂内服,对实验动物和人的铅中毒进行治疗观察取得了可喜的结果。染醋酸铅动物治疗后症状消失,血和尿中铅的浓度、尿中粪卟啉含量、网织红细球等均比对照组减少;慢性铅中毒病人治疗后自觉症状明显改善,血铅、尿铅、尿δ-ALA、尿粪卟啉等指标明显好转。肠吸附剂治疗铅中毒的机理在于吸附胃肠道中的铅,阻断肠壁对铅的重吸收;吸附肠道中的胆汁酸,促进肝内胆汁酸的生成,激活肝脏混合功能氧化酶。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三种不同方法估价铅改变免疫学活性的能力。整个研究使用的是CBA/J系和C57BL/6系雌性小鼠。 (1) 把含有0.08~50毫克分子醋酸铅的饮水给鼠饲1~10周。在1、2、4、8、10周之后,通过空斑形成细胞(PFC)估价对绵羊红细胞(SRBC)的初次体液免疫(HI)应答。结果表明,在体内铅对初次体液免疫应答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四乙基铅中毒工人在中毒后21天,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测定法,测定尿中三乙基铅、二乙基铅及无机铅的含量。测定结果发现,中毒患者尿铅的构成50%为二乙基铅,48%为无机铅,2%为三乙基铅。四乙基铅中毒工人在中毒后30天,经靜脉注射CaNa_2-EDTA1000mg驱铅,发现尿铅增高3倍,排出的尿铅中大约98%是无机铅。Ⅶ(5):4,1982(俄文) 四川医学院附属职业病防治院李昌吉摘王宗全校  相似文献   

6.
铅对大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及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铅对神经系统的毒作用机理,我们给大鼠腹腔注射铅后,利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检测大鼠脑组织的氧自由基信号,并测定脑组织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结果表明,铅可引起大鼠脑组织的氧自由基的信号增高,并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高。脂质过氧化的产物(MDA)也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呈正剂量-反应关系。提示铅可通过引发脑的氧自由基生成增多,使脑生物膜发生脂质过氧化,引发神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头发在人体中为一稳定物质,易于搜集,且无痛苦,便于携带,易于分析。可用原子吸光光度计进行分析,对一根头发可进行10次反复分析,使用样品极少,而效果比较可靠。一般铅进入人体,经吸收后约90%储存在骨骼内,人体内各器官含铅浓渡,也以骨骼为最高,其次是主动脉、咽喉、肝及肾脏。但Jaworowski等人,在急性中毒试验中发现,注入兔体内的铅,约70%发现在兔毛中,而当每天皮下注入一定量醋酸铅,连续19日后,也同样发现动物股骨内含有大  相似文献   

8.
选大鼠及小鼠用醋酸铅腹腔染毒法,初步探讨了铅对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染毒2周后,大鼠及小鼠的RBC-C_3b受体花环率未见明显改变,而RBC-IC受体花环率随染毒剂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铅对儿童血液多种金属元素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动物实验和铅暴露儿童调查发现,铅可干扰体内钙、锌、铁、铜、镁等金属元素的代谢,进一步诱导铅毒性的产生。提示膳食或强化补充因铅暴露而引起缺乏的元素能抑制肠道对铅的吸收,降低铅毒性。  相似文献   

10.
铅和脂质过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接触铅的机会很多,无论是职业性接触还是环境低浓度接触,都可引起铅吸收和铅蓄积,并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造成血液、肝、肾和脑等多种靶器官的损害。生物膜是铅毒作用的敏感部位之一。铅可能通过脂质过氧化(LPO)反应导致膜变性及其功能障碍,并产生丙二醛(MDA),以至对机体引起有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锰、铅、汞是我国常见的生产性毒物,易引起职业危害。1979年,我们依据全国职业病普查的统一方法,对北京地区40个铁路厂,段、站接触铅,苯,汞、锰的工人共1050名进行了健康检查,对其中出现种衰症侯群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疑似锥体外系受损者作了脑电图和肌电图的检查,试图用电生理学方法提供神经系统早期病损的客观证据,以进一步评价毒物危害的程度。兹将结果报导如下: 对象和方法脑电和肌电图受试者共37(男30,女7)名,年龄平均为40(21~59)岁,接触工龄平均为16(1~36)年,其中锰、铅、汞接触者分别为29、5和3名。脑电图检查:应用丹麦Kaisers TR-60型8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注射锡、铅的小鼠一次、二次免疫应答。作者将6周龄dd系雄性小鼠370只,分为3组:对照组用pH4的无离子水;锡组用氯化亚锡(SnCl_2)1.67微克分子/公斤·天,连续3天;铅组用氯化铅(PbCl_2)5微克分子/公斤·天,连续2天,备以0.1毫升/10克·体重腹腔注射。注射后第2天、第7天腹腔注射羊红血球6.6×10~7个细胞/克·体重,进行2次抗原刺激。每次抗原刺激后,隔日从各组中取10~13只小鼠摘除脾脏及采  相似文献   

13.
螯合剂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是一种用于治疗重金属如铁、锌、铅等中毒的药物。在英国偶尔也用于吸入钚的粉尘和污染的伤口。当DTPA浓度为治疗量的6~30倍时,可对小鼠的肝,肾产生暂时性的有毒效应,这可能是引起蛋白质从细胞膜渗出之故。并且有证据表明螯合剂可诱发蚕豆染色体畸变,所以DTPA对人类可能是危险的,本文研究了这种药物的危害。诱发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是短期筛选试验方法之一,多用于可能有突变效应的新药的初步试验。虽然它是可靠、快速和相对简便的,但这  相似文献   

14.
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问题正逐年增加,有机汞、铅、镉和氟化物与某些地区的公害问题有密切关系,因此,测定尿中金属排泄量正常值范围并与职业接触的工人作比较,有一定意义。作者测定了东京近郊20~60岁不从事镉、铅、汞和氟作业的男性健康人,他们尿中镉,铅、汞和氟排浅量的正常值。镉作了374个样品,铅作了368个样品,汞作了355个样品,氟作了374个样品。此外,还测定了60名汞作业工人的尿汞和130名铅作业工人的尿铅。  相似文献   

15.
我们试图从免疫学角度讨论职业中毒的本质,而对铅作业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进行了测定。当前,关于直接接触铅等重金属的现场工人的免疫功能还没有报告。因此,此次对直接接触铅的工人的免疫功能,特别是细胞免疫方面的功能进行了研究。方法是使用据说对细胞免疫的功能细胞——淋巴细胞具有非特异性分裂刺激作用的植物血凝素。进行微量全血培养然后测定T细胞的逆转功能。即把所采取的血液不加任何处理就用培养液稀释10倍。加入植物血凝素(PHA)诱发逆转反应。取PHA的剂景。比较研究彼此之间最高反应率结果,确认铅作业工人与正常人比较,转化反应具有有意义的低下。尤其,在铅浓度高的作业现场尿中合铅量高的  相似文献   

16.
用11~12周龄的CFW系雄性小鼠,连续3天给予微量铝、铍、镉、钴、铜、氟、汞、铟、镧、镁、锰、钴、镍、铅、锑、钪、硒、钍、钛、锆、钇、釩等21种金属。此后每天3次共6次腹腔注射。注射量用对2-硫代-6-氧代间氮苯苦味的味觉阈值发生变化的最小有效量。注射金属的第3天给抗原,注射结束的第2天进行免疫反应研究。对照组仅注射蒸馏水。  相似文献   

17.
铅对工人神经心理行为的影响已引起关注。目前,国外已发展到以定量研究心理功能的变化与接触铅程度之间的关系,并把它作为评价亚临床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的一个指标。为了探讨铅对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了钙促排灵在驱镉过程中,对尿中锌、铜的排出,血清锌、铜浓度以及尿碱性磷酸酶、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第一次肌肉注射钙促排灵0.5g后, 尿中锌、铜的排出量分别增加到注射前的5.79倍和2.15倍;肌肉注射该药0.5g/天三个疗程,血清锌、铜浓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差别不显著;三种尿酶活性,在治疗期间和停止用药后都比治疗前显著降低。钙促排灵[CaNa_3·DTPA,简称CaDTPA(下同)]对多种放射性核素和金属具有促排作用,它的驱铅效果优于EDTA、Na-DMS、ZnDTPA。但该药在排出有毒金属的同时,也排出体内必需微量金属而引起络合综合症,在大剂量时可引起动物肾脏损害。为此,我们在试用此药对长期接镉人群进行驱镉治疗试验的过程中,观察了它对尿中锌、铜排出,血清锌、铜浓度以及反映肾损害较敏感的指标一尿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全面评价该药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此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使用无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铅时,为排除各种元素的干扰,需加入适当的基体改进剂,但一般的基体改进剂不适用于废渣浸出液,针对废渣浸出液基体成份复杂,干扰大的特点,本方法提出使用3%硝酸铵,0.5%抗坏血酸,0.2%磷酸作为混合基体改进剂,同时在干燥、灰化阶段选用坡法升温,并将灰化温度提高到800℃,有效地避免了铅测定时的起泡及爆沸现象,提高了测试精度。为延长石墨管的使用寿命,本方法采用王水消解样品。使用本方法对全路十三个货洗站废渣浸出液中的铅进行测定,均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熔铅作业产生的铅烟,已引起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及生产部门的重视。为了防止铅烟对空气的污染,国内已有数十个单位采用了湿式化学方法吸收铅烟的工艺。有用3%以下浓度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吸收介质的;有用1%以下浓度的稀醋酸溶液的;也有使用稀草酸溶液的。根据资料介绍及我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