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承忠 《路基工程》2015,(2):152-155
以坡顶有相邻重要建筑物的重庆临江门某高层顺层岩质基坑支护作为工程实例,结合基坑边坡破坏模式,对比分析了基坑常用支护结构的优缺点,确定采用抗滑桩+锚索的基坑支护方案,并按照变形控制法原则对基坑工程进行了支护设计,采用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技术。监测结果表明:基坑支护设计安全有效地保证了基坑自身和坡顶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该文阐述了深基坑施工过程现场监测的重要性,并以上海市地铁四号线长阳路车站基坑工程为实例,通过对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过程的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掌握支护结构和基坑内外土体的变形情况,随时调整施工参数,优化设计或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最后,文章还对深基坑施工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深大基坑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内力与变形监测研究是保证基坑稳定以及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深圳地铁11号线前海湾站基坑为研究对象,对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支撑轴力和围护桩桩体水平位移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基坑在开挖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最大,第一道钢支撑施作,会显著减小混凝土支撑的轴力。基坑东西两侧围护桩桩身长度和土层分布的差异,导致了基坑两侧桩体位移变化趋势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4.
长沙市某综合管廊深基坑距离长,且位于磁悬浮桥墩位置处,采用预应力锚索进行基坑支护,并采用滑动体力学模型进行设计,施工时对现场进行精确监测,确保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磁悬浮桥墩的安全运营。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预应力锚索支护结构能有效控制深基坑变形、磁悬浮桥墩沉降及基坑周边地表沉降,确保基坑自身、磁悬浮桥墩、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在综合管廊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预应力锚索支护结构适用于长距离、高精度要求的综合管廊深基坑。  相似文献   

5.
桥梁工程的兴建离不开承台基坑的开挖,但针对承台基坑的研究却很少。以禹门口黄河大桥12#索塔承台基坑为工程背景,详细介绍了该承台基坑的监测结果及通过监测结果指导施工的过程,分析了该承台基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将承台基坑与建筑基坑进行对比,分析了二者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拉森钢板桩既能挡土又能防水,是承台基坑较为理想的支护结构;封底混凝土厚度大,湿养护过程中将对支护结构产生巨大的水平推力,会对结构产生影响,应引起设计人员注意;承台基坑从支护体系到周边环境都与建筑基坑存在较大差异,强行套用建筑基坑的相关技术规程风险大、问题多,应加强专门针对承台基坑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
杭长高速公路主线高架桥长13.266km,项目位于杭嘉湖平原区,软基覆盖层较厚,大量桩基位于淤泥质土层中。在承台基坑开挖施工中,根据地质情况和施工经验,基坑支护方案以拉森钢板桩支护为主。在本文中,根据杭长高速拉森钢板桩基坑支护施工实例,从钢板桩受力计算、施工、监测等方面介绍了拉森钢板桩基坑支护在淤泥质土层的应用,并总结了施工中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7.
该文分析了武汉友谊大道下穿通道基坑支护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介绍了该工程基坑支护的设计、施工与监测情况。通过优化设计,基坑支护结构采取SMW工法连续墙加内支撑的支护体系,地下水控制采用SMW工法形成侧向止水帷幕和中深井降水相结合的处理措施,并运用了信息化施工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有效地带动了沿线物业开发,在产生大量深基坑工程的同时如何有效确保基坑及轨道交通结构的安全稳定成为基坑支护设计的关键。文中以贵阳市某紧邻轨道交通桥梁侧深基坑工程实例为依托,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变形控制要求及当地成熟施工经验合理确定基坑支护设计方案,采用结构设计及数值模拟计算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计算分析,并通过基坑监测成果验证了基坑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王亦玄 《路基工程》2020,(4):176-180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如何控制深基坑变形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成了深基坑设计和施工的关键技术。对于基坑变形控制能力较强的板式支护体系,其支护内支撑的设置是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以及影响基坑变形的关键因素。以上海临港新城主城WSW-C2-10地块限界房产项目深基坑工程为例,通过基坑监测数据分析并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分析,揭示了砂质地层中内支撑对深基坑变形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刘军  钱巍 《路基工程》2020,(3):150-155
以珠海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横琴站基坑施工为背景,对基坑开始开挖到顶板浇筑完成的整个过程进行实时监测,重点分析研究轨道交通车站深基坑的围护墙位移变形、支撑轴力等随基坑挖深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比了同一基坑,不同里程段,不同支护形式下的基坑变形特点,探讨了基坑变形过大的因素以及控制变形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杭州解放路基坑采用了灌注咬合桩、钢管和钢筋混凝土内支撑以及锚索张拉的支护方案。通过合理的开挖施工方案和施工中的监测信息反馈,使本基坑得以顺利地开挖。同时这也是杭州地区首次成功运用此种支护方案开挖的深基坑,它丰富和扩展了本地区的基坑支护类型。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排桩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规律,指导基坑的信息化施工,针对成都某地铁车站基坑的地质条件较差、开挖深度较大(23 m)、支护形式较复杂(排桩+4道钢管支撑)的特点,对基坑的施工过程进行了精心监测,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ABAQUS软件对基坑的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1)多支点排桩支护结构的桩身水平位移曲线通常呈"弓形"分布,第1道支撑对减小桩顶位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支撑的设置对减小桩身弯矩有重要作用;3)支撑轴力会受到相邻支撑设置的影响;4)计算桩后土压力与朗肯主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喷锚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坑支护技术在基坑施工中已大量采用,但基坑塌滑等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文中运用快速拉格朗日法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通过实际工程对喷锚支护技术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设计喷锚支护方案下基坑变形的分布规律,并与现场监测进行了比较,结果一致。通过数值分析表明,喷描网技术在严格控制基坑变形、保护环境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王征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6):183-184,11
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在地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就不再需要。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安全储备较小,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测,并应有应急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险情,需要及时抢救。该文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该工程所使用的深基坑开挖支护技术。其深层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将软土或沙等和固化剂强制拌和,使软基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该方法所用的深层水泥搅拌桩适用于处理淤泥、砂土、淤泥质土、泥炭土和粉土等软土地基,效果显著,处理后可成桩、墙等。  相似文献   

15.
以铁路连云港至镇江线五峰山长江大桥南锚碇基坑为研究对象,依次论述了基坑支护、基坑开挖两个施工阶段。基坑支护阶段主要是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对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进行比选;基坑开挖阶段主要是结合信息化施工对整个开挖过程进行监控来满足各种施工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建筑越来越多,而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逐渐提上日程,而基坑工程恰恰是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基础,其安全、可靠常受周围环境、天气变化、施工技术等影响。现通过概述市政管廊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市政管廊基坑工程施工及检测技术,旨在为基坑支护设计者及施工者就相关基坑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既有轨道交通线路的正常运营,必须严格控制轨道交通线路周围施工对运营线路的影响。以广州市某运营地铁隧道侧方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对深基坑紧邻地铁隧道侧的支护设计、施工方案及地铁隧道变形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需严格控制紧邻地铁隧道侧深基坑的施工,选择合理的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方案对地铁隧道的结构安全至关重要; 2)紧邻地铁隧道侧分段施工,部分区段采用双排桩加直撑的支护形式,在提高支护刚度的同时方便基坑开挖,且施工时预留土台,可有效控制双排桩的变形,降低对地铁隧道的影响; 3)通过变形监测分析,地铁隧道变形满足规范要求,同时能确保基坑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以新郑国际机场二期工程东西贯穿道路基坑施工为依托,采用工程监测的方法,对基坑工程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水位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基坑支护方案下,基坑的水平位移、竖直位移以及地下水位均有相应变化,但都未达到警戒值。施工方案合理可靠,满足安全施工条件,保证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9.
黄土地区地铁深基坑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北地区某地铁深基坑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黄土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过程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不同工况下深基坑支护体系内力与变形变化规律,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成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基坑开挖支护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唐琪  王华敏 《隧道建设》2015,35(Z1):85-92
在地铁深基坑倒撑施工过程中,为了合理节约施工造价、节省施工工期,确保基坑施工安全,以石家庄地铁1号线西王站基坑支护体系施工为背景进行分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水文地质特征,通过理论计算、监测分析和加快施工进度等手段,提出在湿陷性黄土地层中取消倒撑并拆除钢支撑后,采用满堂脚手架对结构进行支撑,预防围护结构变形的方案,并介绍在该车站施工中运用的实例。从施工效果来看,倒撑优化施工的安全风险可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