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阳市富民桥主桥为双塔独柱式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是我国第一座折线形斜塔斜拉桥,介绍其主塔的施工方法及新工艺.  相似文献   

2.
果子沟大桥为大跨度钢桁梁斜拉桥,桥塔为阶梯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分别为209.5 m和215.5 m,共设置4道横梁,构造复杂,塔柱与横梁异步施工难度大。为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合理,采用空间有限元法模拟桥塔施工阶段,计算分析塔柱的应力和位移。结果表明:塔柱各施工阶段预偏量设置合理;斜塔柱施工过程中2道临时横撑及在梁端加顶力减小了斜塔柱根部混凝土开裂的可能,保证塔柱与横梁异步施工过程中整体斜塔柱的线形、应力和稳定性满足设计与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3.
独柱斜塔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南昌英雄大桥为背景,介绍独柱斜塔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的难点、重点及合理成桥状态确定原则和施工索力确定方法,分析独柱斜塔混合梁斜拉桥各结构参数的敏感性.成桥测试结果表明:主梁线形满足设计要求,结构应力状态良好,拉索索力与理论值偏差小于5%.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团泊新桥(独柱斜塔空间扭面背索混合梁斜拉桥)的成桥线形和索力、应力均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根据该桥结构特点及主要施工过程,确定该桥施工控制以桥塔线形控制为主,索力的确定采用基于正装法及最小二乘法原理的优化方法,该桥斜拉索控制张拉索力的确定分桥塔悬臂施工和体系转换施工2个阶段进行.通过参数识别确定将背索和前索索力作为重点识别的结构参数.桥塔目标线形控制主要通过对塔柱拼装线形控制与索力调整控制来实现.塔柱施工过程中需采用合理的索力张拉顺序保证桥塔施工中及成桥状态的内力安全,桥塔线形控制包括塔柱拼装线形与塔柱整体姿态2部分.团泊新桥成桥后各控制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主梁线形控制是大跨度斜拉桥施工监控的重要部分,以摩洛哥布里格里格河谷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对斜拉桥施工监控中的关键测量技术进行了阐述。主要内容包括:平面基准、高程基准的建立,合龙时段的选择,主梁线形随温度、时间的变化曲线。介绍了在主梁施工过程中采取桥上、桥下2套高程系统分别对主梁标高进行控制,并最终满足2主塔间高程的贯通条件,实现顺利合龙。  相似文献   

6.
斜塔斜拉桥由于其独特的景观效果,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结合深圳湾公路大桥通航孔桥详细介绍斜塔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设计创新点、桩基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索塔施工(索塔环向预应力施工控制)、钢箱梁支架及吊装、斜拉索安装等施工工艺及全桥施工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7.
斜拉桥属于高次超静定结构,这种结构体系对每个节点要求十分严格,而在施工过程中受施工偏差、混凝土收缩、基础沉降、风荷载、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节点几何尺寸及平面位置都有可能会发生变化,这都将会影响索塔结构内力的分配和成桥线形,因此从施工控制网的建立、观测与数据处理,到桥梁基础和上部结构的施工放样与检测,钢梁拼装过程中的形态测控等,整个测量工作对桥梁的建设过程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整个斜拉桥施工测量中,索塔施工测量定位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现以飞云江跨海特大桥索塔施工为实例,详细介绍其索塔施工测量相关技术,重点突出其索塔几何位置控制测量方法以及索导管的精确定位安装过程。  相似文献   

8.
斜拉桥施工中关键点之一就是通过索力调整来实现理想的几何线形和合理的内力状态。该文以安邦河斜拉桥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结构特点和施工方法,进行了施工控制过程仿真分析。通过确定各阶段索力,控制施工过程中结构受力及主梁线形,并考虑温度变化产生的影响,为该桥的施工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斜拉桥在施工过程中的索力和线形能符合设计要求,对重庆忠县长江大桥斜拉桥主梁悬浇施工阶段全桥的线形和索力进行了控制,采用桥梁博士软件模拟斜拉桥施工过程,通过理论计算和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数据表明,索力和线形基本符合设计计算值,并能确保桥梁施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胡跃  陈勇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9):184-186,190
贵溪大桥是采用独斜塔无背索结构的大跨径斜拉桥,施工采用了塔梁同步施工技术,将主梁悬拼与倾斜索塔施工结合起来,塔、梁、索一直处于动态三角平衡状态。控制施工各阶段应力、线形、索力,修正各种施工误差,确保成桥后结构受力和线形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潼南涪江大桥是一座主跨220m的单塔空间双索面斜拉桥,桥塔高156m,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花瓶形异形结构,由多段复合曲线组成。塔柱施工过程中,布设测量控制网,通过Auto CAD三维建模进行数据分析计算,使用CASIO fx-9860Ⅱ进行线形要素的计算器编程,采用三维坐标放样法对劲性骨架、预应力管道、模板测量定位进行控制,每节塔柱浇筑混凝土拆模后进行塔柱成品测量,确保了异形塔柱平面位置、结构尺寸、轴线偏位以及竖直度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2.
测量工作是斜拉桥钢箱梁吊装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施工控制网的建立、观测与数据处理、平差计算,到上部结构的施工放样,钢箱梁吊装过程中平面与竖向形态测量监控等,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之江大桥属高次超静定结构,是由塔、梁、索共同组成的平衡体系,任何状态的改变都会影响结构内力分配和主梁线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公路》2015,(10)
介绍鸭绿江界河斜拉桥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布置及塔柱施工测量要点。斜拉桥平面位置测量布设了专门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结合塔柱位置,为方便施工放样、确保放样精度,在鸭绿江两岸塔柱上下游相互通视处,埋置强制对中观测墩,构成主桥控制网。  相似文献   

14.
斜拉桥属高次超静定结构,施工过程复杂,索力的施工控制与成桥状态具有相关性.索力的施工控制是将设计理论状态转变成实体受力的过程,是斜拉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控制技术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安全可靠,主桥线形合理、顺利合龙及成桥后结构内力合理.尤其是悬臂施工的斜拉桥,在施工过程中受到温度、收缩、徐变等因素的影响,使成桥后桥梁线形和内力的可调范围都比较小,因此需要对斜拉桥索力施工进行严格控制,以保证实现桥梁设计状态.以东合大桥为施工背景,浅谈斜拉桥索力分析及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造桥技术的不断提高,结构新颖、外形美观的桥梁不断出现。南昌英雄大桥采用独柱斜塔扭索面钢混结合斜拉桥,在桥塔造型、斜拉索布置、桥梁施工等方面较普通斜拉桥都有很多的创新。该文对英雄大桥桥塔结构设计、索塔锚固区局部应力分析、斜塔施工过程中关键问题控制、优化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对类似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使某钢-混叠合梁斜拉桥在成桥后其几何线形和应力与设计理想状态一致,分别对钢-混叠合梁斜拉桥计算、施工、测量中可能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仿真模型,对工程实例进行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分析得出钢-混叠合梁斜拉桥成桥线形和应力的敏感参数。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计算误差、施工误差及测量误差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跨度钢桁架斜拉桥施工监控的任务为:在施工过程中对结构参数进行有效的识别,对施工状态进行预测,优化并调整可调变量,使施工系统始终处于控制之中,保证施工过程中和竣工后的桥梁结构线形和内力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本文以新疆果子沟斜拉桥施工监控为背景,建立大跨度斜拉桥施工控制全过程的几何控制体系,包括制造体系、实时测量体系、现场测试体系、施工控制计算体系、应力预警体系、设计计算与施工控制计算校核等组成部分,按照此体系开展施工控制工作,可以有效的保证工程的安全、准确和快速。  相似文献   

18.
梅溪河大桥是长江支流梅溪河峡谷区内的一座特大斜拉桥,工程测量精度要求高。对测量而言,峡谷区地形陡峭复杂,高差大,通视条件差,长短边过渡等不利因素较多。为了覆盖整体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并确保工程测量精度,在峡谷区控制网的选型、测设、数据处理至关重要。斜拉桥索导管定位的准确性是索塔施工控制的重点与难点,索导管的定位精度是影响斜拉桥成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索导管是通过空间三维坐标定位,而三角高程测量受垂直观测误差、边长测量误差、大气折光误差、地球曲率误差、仪器高、觇标高量测误差等诸多因素影响较大,精度难以控制,为了确保索导管定位的准确性,提高三角高程测量精度至关重要。主梁的施工测量质量直接决定着主梁的线形,而主梁的线形控制是主桥成桥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测量施工的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大跨度组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过程中的结构敏感性参数对主梁线形、应力及拉索索力的影响,以青海哇加滩黄河特大桥为例,建立考虑几何非线性效应的有限元模型,研究索力、构件重量、弹性模量和温度等因素对结构指标内力、线形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主梁线形、应力和索力对拉索索力和混凝土重量最敏感,对混凝土弹性模量敏感度较小;材料特性误差则需要通过调整索力值和标高值来消除影响;温度对主梁线形较为敏感,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选择温度稳定的时间段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保支架施工的PC(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过程安全,线形、应力与索力达到设计的要求,建立支架施工三维空间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支架施工过程中影响PC斜拉桥状态的结构状态参数(挠度与应力)误差进行分析,对主要设计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后,进行设计参数误差识别和调整,通过PC斜拉桥的施工过程进行分析和各施工阶段状态进行控制,PC斜拉桥在支架卸架之后线形、应力、索力与设计值偏差均在允许范围,主梁的线形与设计值偏差为1.39mm,塔顶偏位和设计值差1.7mm,索力与设计值差在5%以内,主梁最大压应力为-8.78MPa,所有截面处于受压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法在支架施工的PC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的参数误差调整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能为其他类似工程施工控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