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拟建的乌鲁木齐绕城高速公路(东线)K19+630~K19+960段的急倾斜煤矿采空区注浆工程的质量检测为背景,研究了点面结合检测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瞬变电磁法和地面高密度电法都可快速高效地对整个工区进行面上检测,而2种方法配合在一起,可有效探测采空区注浆处治质量,检测结果准确;采用钻探和孔内波速测试对代表点或异常点进行检测,是对瞬变电磁法与地面高密度电法检测结果的验证和补充。  相似文献   

2.
<正>乌鲁木齐将建绕城高速公路(西线),目前正在对工程监理进行公开招标。该线全长约93 km,与2016年9月8日通车的乌鲁木齐绕城高速公路(东线)相接,形成乌鲁木齐三环。近日,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网站交通运输局发布了《乌鲁木齐绕城高速公路(西线)工程施工监理招标公告》。公告中提到,该项目已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目前已具备招标条件,  相似文献   

3.
用压密注浆法加固高速公路高填方路段路基(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速公路线长面广,多依山坡丘岭而建,为有效处理高速公路段路基(堤)工后沉降面积较大以及不均匀沉降,边坡溜坍及例移的病害,介绍采用压密注浆加固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东线高填方路段路基(堤)的处理措施及取得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拓宽工程硬路肩下土体注浆加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杭甬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原硬路肩下局部土体需进行加固以达到底基层的设计要求的问题,首次提出了采用注浆法对硬路肩下土体进行加固,并对注浆工艺和加固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注浆孔布置、注浆材料、注浆方式、注浆控制参数、施工工艺及加固效果检测等。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注浆法加固后,硬路肩下土体弯沉值减小,回弹模量和剪切波速显著增大。注浆后土体回弹模量达到设计要求,施工过程基本不影响车辆通行,且与开挖翻造法相比可节约28%的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5.
阐述地震波法在王家山滑坡和陈家岭滑坡灌浆效果检测中的应用,通过灌浆前后波速的对比分析可知,边坡灌浆后,地震波速度明显提高,边坡稳定性增强,说明用地震波法检测边坡灌浆加固效果,是一种简捷定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沈应线隧道工程位于较为繁华的舟山沈家门城区,长1230m,其南北出入口地质很差,多为全-强风化岩层的黏性土夹砾石,围岩稳定性差,介绍了对该工程的洞口段所进行的小导管、大管棚预支护与注浆加固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根据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南线工程中采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具体实践,介绍了该方法的施工工艺、检测项目、控制标准等,并对强夯处理的前后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强夯法应用于高速公路的地基处理具有可靠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公路》2017,(9)
以济南绕城高速老虎山隧道进口明洞路基段边坡为研究背景,针对该段边坡地质情况及所存在问题进行相应的稳定性分析,并通过对注浆工艺、施工参数及注浆材料的设计与应用,设计了边坡加固方案,以提高边坡土体的力学强度及整体稳定性,从而确保隧道开挖顺利安全进行;同时针对加固后的边坡埋设了测线管及布设地表点,进行位移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验证了注浆加固方案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散体围岩隧道开挖后,围岩稳定性差,易出现大变形沉降、掌子面挤出、拱顶坍塌等病害,必须进行超前支护。本文以某某高速公路杜夜隧道进口浅埋强风化岩层段为例,对超前小导管注浆在散体破碎围岩开挖中的加固机理进行探讨,采用FLAC3D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结合遍布节理模型描述岩层结构的特点对小导管注浆施做过程中的受力、位移变形及支护效果进行研究,定量分析超前小导管注浆的加固机理。研究表明:对于散体破碎围岩,采用遍布节理模型可同时考虑岩块和节理属性,更符合岩体状态和工程实际;超前小导管注浆技术能改善围岩的力学性质,提高岩体的刚度及强度,增强散体围岩自稳能力,显著抑制散体破碎围岩的变形,减少隧道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受力,避免散体围岩隧道开挖中坍塌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陈飞 《隧道建设》2011,31(1):121-124
针对长沙营盘路湘江隧道大跨段存在岩土交界面、板岩地层遇水崩解、稳定性差、埋深浅的施工难题,采用超前预注浆技术分部对隧道进行加固,通过注浆过程控制及效果检查确保注浆加固效果,并分析和总结了在全-强风化板岩、砂卵石地层中通过注浆技术堵水防渗,从而保证隧道开挖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为克服传统确定性预测模型无法合理考虑主客观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所存在的缺陷,研究建立一种基于材料和时间因素的管内混凝土超声波波速概率预测模型。通过分析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检测龄期对核心混凝土超声波波速的影响规律,在综合考虑上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考虑不确定性影响的核心混凝土超声波波速预测模型表达式,进而结合贝叶斯理论和M-H(Metropolis-Hasting)算法确定了概率模型参数的后验分布信息,从而建立了核心混凝土超声波波速概率预测模型。并利用传统的确定性模型和超声波检测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全强风化花岗岩强度低、水稳性差,在富水条件下易崩解成流塑体流失,隧道穿越此类地层常面临严重的突水突泥风险,全断面帷幕注浆作为软弱富水地层预加固最为常用的技术方法之一,其注浆参数如注浆量(浆液充填率)、帷幕注浆厚度是决定地层注浆加固效果的关键技术指标。本文以多次发生突水突泥灾害的典型富水风化花岗岩地层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开展帷幕注浆量、注浆厚度研究。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浆液充填率达到48%以上,注浆加固体强度、渗透性特性改善显著,其中粘聚力较未注浆提高3倍,达到200k Pa以上,内摩擦角提高10倍,达到30°,渗透系数从10~5cm/s量级降至10~8cm/s量级。同时结合理论分析与类似工程,得到注浆加固圈厚度可取5~8m。由此确定隧道帷幕注浆技术方案,并采用检查孔法、P-Q-t曲线法等对其注浆效果进行评价,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瞬态瑞雷波法评价既有线路基加固效果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占林 《路基工程》2007,(4):164-165
介绍瞬态瑞雷波法检测原理与方法,并以实例介绍在既有线路基注浆加固效果检测中的应用,分析了应用瞬态瑞雷波法评价注浆地基的适用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压喷射注浆法在框架桥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军 《交通科技》2009,(Z1):36-38
通过某铁路框架桥地基加固的工程实例,介绍高压喷射注浆法的加固原理、适用范围、地基检算、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效果检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旋喷注浆和压力注浆法机理的分析,并通过实例介绍了两种方法对路基,桥梁加固的设计,施工,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粉喷桩在济南绕城高速公路路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东线工程粉喷桩加固处理路基的试验研究,得到加固土质的一些物理力学参数和粉喷桩复合地基的工程特性,为修改完善设计提供了依据。静载试验表明,经粉喷桩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第四纪地层沉井法施工注浆堵水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城陵矶长江穿越隧道南岸竖井第四纪地层沉井施工过程中,在遇到砾砂、卵石层地层时下沉困难而无法达到基岩层,提前封底采取沉井底部注浆堵水进行土体改良加固,形成注浆止水帷幕,保证竖井向下安全开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王莎 《中南公路工程》2013,(3):174-176,183
混凝土梁预应力孔道的灌浆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的使用安全,但是目前还没有能够准确检测波纹管注浆饱满度的方法。结合理论研究和现场检测实验,介绍了超声脉冲波法检测预应力孔道的灌密情况,对超声波法检测金属预应力管道注浆质量检测的可行性及影响超声检测的因数进行了讨论,为有效监测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施工质量提供科学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新建铁路长沙至昆明的贵州关岭车站区间段岩溶路基,必须进行注浆加固。为检查加固效果,注浆加固处理后,采用电测深法和瞬态面波法综合检测,并辅以钻孔取芯验证,检测效果较好。实践表明,在路基注浆质量检测工程中,直流电测深和瞬态面波综合法检测是不错的方法组合,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黄鹏  于泽泉  潘慧明 《公路与汽运》2024,(1):132-135+140
超声波是检测基桩完整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缺陷位置和范围判定精确、可操作性强等优点。文中提取相关基桩规范中评价桩身完整性的主要参数,分析各参数的特点和不足,采用多因素综合概率分析(NFP)法,提出一种利用波速、波幅、主频为分析参数并输出定量结果的超声波检测基桩完整性的多参量判别方法,作为超声波检测基桩完整性的有效补充;将该方法应用于800余根工程桩混凝土缺陷检测,检测结果与钻芯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中桩身完整且声测管埋设平直的桩身完整性评价指标K_((i))大部分为1.00~1.35;K_((i))>1.35时,除个别点外,其他均为首波判读错误引起的K_((i))离散;0.85≤K_((i))≤1.35时,声测线位置存在轻微或明显缺陷;K_((i))<0.85时,声测线位置存在严重缺陷。该方法可降低因首波位置判读不准引起的波速、波幅临界值变化的影响,快速判断基桩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