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国际航运中心总体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建设现代化的国际航运中心体系,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现行的中国国际航运中心总体布局形成了南、中、北三大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架构,促进了核心港口的高速发展,带动两翼港口的长足进步。但从结构体系、物流集散和港城关系看,似  相似文献   

2.
张瑜 《中国水运》2010,(9):59-60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现代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推行,全球国际航运中心正在进入第四代港口时代。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以及中日韩三国的东北亚地区国际航运中心之争的承载者,必须加快第四代港口建设。大连港建设第四代港口的主要措施包括"科学制定港口、港口企业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港口的地位日益突出,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可持续发展中,长三角港口又面临着百年难遇的发展机遇。本文以长三角港口的协调发展为主线,论述了长三角区域港口与城市的互动发展、长三角港口的发展现状和定位问题,提出了促进长三角港口  相似文献   

4.
侯剑 《水运管理》2011,33(3):20-22
为推动国际航运中心理论研究和港口经济建设,从国际航运中心和港口经济的内涵分析出发,提出国际航运中心的经济特征符合港口经济发展至成熟期的各项经济特征,国际航运中心是港口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象,并认为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国际航运中心和港口经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对于亚太国际港口、航运发展的发展格局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和港口发展的格局,遏制了中国港口集装箱到境外港口中转的势头,2006年,长三角港口的国际集装箱中转量已经达到近200万TEU。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也带动了长三角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正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转向港口功能建设与拓展为主,从各港自行发展为主转向港口群有序协调发展为主。最近,上海和宁波两大港口集团的携手合作,开启了“强强联手”、合作交流的新篇章,说明我国港口资源整合与和谐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种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在此,我们高兴地将沪甬两港集团的合作交流情况作一报道,同时也将继续进一步关注他们合作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6.
侯剑 《水运管理》2011,33(5):17-19
为推动上海市港口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从港口经济基本内涵及其动态发展规律出发,提出货物吞吐量是港口基本功能子系统发展状况的体现,在港口发展初期可以反映港口经济的发展状况,而在中后期不能全面反映港口经济的发展的观点,并得出结论:理性对待上海港货物吞吐量的国际排名,有利于明确上海港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国各主要港口加大了基础建设,港口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很多港口将自己的建设目标定位在国际航运中心和枢纽港两类。但真正关于国际航运中心与枢纽港的界定,很多资料都很模糊。文章从概念上区分两类港口,帮助大家分清楚港口的类别和发展方向,从而主要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为建设港口带来一些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之一,钦州注定要在国家新的战略构想中续写辉煌一、发展概况已经开始建设的钦州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其战略定位为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枢纽。航运中心体系主要包括港航业、航运物流业及航运服务业,其中港航业的建设是钦州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的基础,它包括与港口和航运有关的泊位、航线、吞吐量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区域化: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装箱港口群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全球集装箱箱港口业所处的物流环境、发展风险和压力,结合长三角集装箱港口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长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群的建设目标应当是双枢纽型国际航运中心并以上海港为中心建成高效有序的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通过港口企业间的联合与合作,形成企业主导型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网络体系.港口群应协调港口规划、通过多式联运和物流合作、培育运输市场机制、推进运输网络建设、建设高效信息网络等手段促进集装箱港口群的区域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简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目标和进程及船舶工业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从船舶融资业务、国际航运主业发展、港口基建和集疏运体系建设进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以及邮船产业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为船舶工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对船舶工业发展提出要求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荷兰渣华邮船(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湘德众所周知,上海将建成国际航运中心,而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集装箱港口。一个集装箱港口由四部份构成:港口自身,各种相应的硬件设施,如集装箱仓库、堆场等,进出港口的货物以及将港口与世界联...  相似文献   

12.
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功能性的综合概念,是集良好的港口条件、完善的港口设施、丰沛的国际物流、众多的国际航线航班、四通八达的集疏运交通网络、发达的航运市场于一体,一般以国际贸易、金融、经济中心为依托的国际航运枢纽。文中通过分析其他国际航运中心的服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情况,并结合上海航运中心发展模式和目标,提出如何通过信息化路径来配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实现现代集疏运体系和航运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建设一个主要为广大内陆腹地经济发展服务,同时又能为国际航运提供优越服务的综合型国际航运中心,是国内外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实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合理布局。充分发挥港群资源潜力,实现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长江三角洲诸港的一体化,有助于尽早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我国港口应加大改革步伐,促使其朝产权体制,投资渠道、经营领域、港口功能的多元化方向发展。 一、沪—宁—甬三港优势互补与港群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水运管理》2009,31(8):I0001-I0001
业界瞩目已久的“2009上海国际航运高端论坛”于2009年7月18日在上海大厦隆重举行。会间,与会者与世界著名专家共同探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航运和港口发展策略”,专家们为航运,港口企业的战略管理决策和投资决策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5.
<正>研究和推动广州绿色港口建设与发展的必要性并分析推动路径成果将有助于促进广州建设国际航运枢纽,有助于广州城市战略的实现,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的世界一流港口港口作为区域间、国家间经济交流的关键节点,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港口和城市不断融合深化,居民环保意识不断加强,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坚持绿色港口  相似文献   

16.
《世界海运》2010,33(3):18-19
<正>与国际航运中心的距离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完全体现在自身规模和吞吐量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区域内港口和航运业提供服务的能力和作用。国际航运中心必须是  相似文献   

17.
肖钟熙 《水运管理》2009,31(10):6-8
日前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港口整合给予了异乎寻常的关心。《意见》中有两处涉及港口整合问题。一处是在描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总体目标时提出:“基本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苏浙为两翼、以长江流域为腹地.与国内其他港12合理分工、紧密协作的国际航运枢纽港。”  相似文献   

18.
整合港口资源是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基础1.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复杂的运行系统从系统工程学考察,国际航运中心的港口群是一个复杂的运行系统,作为一个母系统,是由诸多子系统——如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丹东港以及其他地方港口等子系统组合而成。从运行的有效性和顺畅程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经过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努力,我国已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航运大国和港口大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及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正不断向航运中心建设的高级阶段发展,向具有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方向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航运功能要素的聚集和综合发展。航运业的三大要素船舶、船员和航运公司是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要素,其中注册船舶的聚集是促进航运金融业、航运保险业和航运法律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注册船舶的集聚与船舶注册登记制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港口作为经济贸易活动的枢纽,其发展对于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合理对港口腹地的范围进行划分,方便腹地港口整合港口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港口运行效率和经济利益。针对当前腹地划分方法,选取威尔逊—断裂点模型对天津港的腹地进行划分,为天津港合理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提供助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