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船艇》1991,(4)
由国家计委下达的国家重点企业技术开发项目“柴油机制造集成系统(CADIS-I)”,目前已列入上海沪东造船厂的“八五”规划。该项目分别由设计信息管理系统、产品设计系统、产品制造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建  相似文献   

2.
《船艇》1992,(2)
“八五”期间,国家对电子专用设备将投资约10亿元,比“七五”期间增长3.5倍。机电部强调要明确投资方向,突出重点,采取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结合的方式,发展我国的电子专用设备。“八五”期间,国家将安排42个电子专用设备技术改造项目,其中机电部归口40个,  相似文献   

3.
《船艇》1997,(6)
一月四日 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听取了船舶总公司工作汇报。吴邦国副总理充分肯定了船舶总公司“八五”期间取得的好成绩,认为“八五”期间是造船工业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整个造船工业上了一个新台阶。吴邦国副总理强调,发展造船工业是我们国家的优势,要抓住“九五”这个时期,抓好两个转变,我们就可以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中船总公司“八五”科技工作在面向生产、面向市场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承担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重大技术装备、技术开发、重点科研等30多个项目已按计划完成,为船舶工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八五”船舶工业科技进步的总体水平比“七五”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不  相似文献   

5.
马忠信 《水运管理》1996,(11):23-25
上海港“八五”期固定资产完成投资特征及特点马忠信一、基本特征上海港“八五”期固定资产完成投资创历史新高;投资分布由内向外,新港建设进入启动;投资重点由件杂货转向集装箱装卸设施;技术改造比重提高;港口建设负债过重。固定资产投资的高强度投入,使港口建设经...  相似文献   

6.
《船艇》1996,(1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时期,船舶总公司加快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在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扩大船舶出口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外贸出口现已成为全公司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依托。总结“八五”经验,分析“九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科学地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是实现2000年进入世界先进造船国家行列奋斗目标,把船舶工业建设成出口支柱产业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7.
《船艇》1989,(12)
一、“八五”计划要切实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突出位置。“八五”期间,由于经济生活中一些不稳定因素不可能在短短的两年内完全消除,国家的内、外债又处于还债高峰期,资金的供给将会很紧。经济的增长,有效供给的增加,不可能指望增加多少新的投入,从而应主要依靠大力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挖潜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  相似文献   

8.
介绍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汉输线快速节能客船研究的子课题-快速性研究的情况:主尺度优化、螺旋浆优化、模型试验、推荐方案等。  相似文献   

9.
《船艇》1995,(7)
由上海沪东造船厂建造的我国“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新一代运煤船“海象”号,目前在该厂一号万吨船台顺利下水。 “海象”号新型运煤船,船主系河北省海运总公司,是国内首次研制的超浅  相似文献   

10.
通俗地讲,“一条龙”既指国家重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又指把技术引进、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结合起来的“一条龙”工作模式。“一条龙”工作模式是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成果,提高民族工业水平的重要途径。国家经贸委在“七五”、“八五”期间共组织了23条龙,取得了重大成就,“九  相似文献   

11.
<正>上海港在“八五”期间,加强技术改造力度,增加技术改造投入,注意技术改造结构,注重技术改造投资含量,加快了技术改造建设步伐,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初显端倪。 一、“八五”期技术改造几大特点 1.投资规模创历史最高 “八五”期是上海港解放以来技术改造投资完成最高的时期。“八五”期间共完成技术最高的时期。“八五”期间共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3.5亿元,占“八五”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数的54.3%,为“七五”期的2.4倍。 即使从“八五”期完成的每年投资分析看,投资速度也明显加快。环比发展速度1995年是1991年的170%、149%、118%和218%,定基发展速度1995年是1991年的653%。技术改造高强度的投入,保证了上海港吞吐总量处于高位平稳发展,也为上海港集装箱运输在“八五”期驶入快车道,实现三级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抓大放小,增加重大项目投入 在技术改造中,小的项目放开,大的项目管住;下放设备更新权,集中土建项目审批立项权,凡土建项目必须服从局的整体发展改造规划,符合上海港建设改造的十二字方针。“限制规模,调整功能,更新改造”,加快老码头功能调整和技术改造,大力扶植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使技术改造围绕一定时期建设重点有序前进。 “八五”期,列入交通部计划的施工项目共103个,其中  相似文献   

12.
<正>“八五”时期,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宏观经济大环境中,宁波港务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抓住机遇,依靠全局广大职工艰苦奋斗,勇于进取,全港货物吞吐量快速发展,基本建设快速健康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挖潜改造,经济效益逐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 1995年是“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宁波港在“三年三大步”的基础上,港口生产又上了一个新台阶。1995年全港货物吞吐量达到6852.8万吨,比“七五”时期末的1990年全港货物吞吐量2553.5万吨,净增长近4300万吨,年均增长近860万吨,年均增长率达21.8%,比“七五”时期年均增长率19.7%高2个百分点,全港货物吞吐量由“七五”时期末的我国大陆港口第七位上升至“八五”时期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与信息     
《集装箱化》1993,(3):35-40
国家提出“八五”集装箱运输目标,浏家港港口将建设集装箱码头,海军集装箱通过鉴定,南京国际集装箱公司优质服务饮誉海外,  相似文献   

14.
汤建义 《水运管理》1996,(10):18-19
上海港客运“八五”回顾和“九五”展望汤建义一、上海港客运“八五”回顾上海港在“七五”期末的1990年发送旅客554.7万人次,其中沿海航线发送旅客238.6万人次,长江航线发送旅客306.9万人次。“八五”期末的1995年发送旅客511.5万人次,其...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按国家对企业的要求,以及船舶总公司关于管理工作的安排,展望了船舶工业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文中对“八五”期间企业管理和质量管理的重点作了系统的叙述。  相似文献   

16.
《船艇》1997,(4):29-33
一、“八五”计算机应用回顾 中华造船厂计算机应用始于1977年,几经反复,至“八五”前,总共只有12套PC—XT机,主要用于一些管理项目,一台从西德MESSER公司引进的数控切割机及其编程、纸带校验系统,用于切割钢板。“八五”期间,在总公司领导及厂领导大力  相似文献   

17.
大连造船新厂正式成立于1990年8月,是国家“八五”、“九五”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目前已建设成国内最大的现代化船舶总装厂,是国内唯一能够建造十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的出口基地企业。现年造船吨位已达到60万载重吨,约占全国年造船总量的三分之一,是国家确定的特大型企业和国家512户重点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18.
膜空分制氮装置是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液货船、化学品船防爆系统”的关键设备,现已由第七○四研究所八室的科研人员研制成功,并于1997年10月30日,经船舶总公司科技局主持召开的技术鉴定会评审通过,给予较高的评价。 专家们认为,这台新研制的膜空分制氮装置已达到国外90年代初的技术水平,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完全可取代进口设备,为提高我国造船工业的自我配套能力又增添了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9.
施华成 《航海》1993,(1):35-35
作为国家“七五”、“八五”的重点建设项目—宁波港北仑港区二期工程,经过3年多的紧张施工,于去年12月1日全面完工投产。从而进一步扩展和完善了深水良港的功能,为北仑港成为上海浦东开发的深水外港,为宁波港建设成为“东方大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月11日,中远集团和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田湾核电站进口设备运输合同签字仪式。这是继秦山核电三期工程、长江三峡工程设备运输中标之后,中远集团在国家重点工程项目运输招标中的又一次重大胜利。 江苏田湾核电站是国家“八五”计划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