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更正声明     
本刊2014年11卷第四期(总第64期)正文第2页,右栏第18行,原文公式(1)是“S=1-D=1-(1-R)d=Rd”,现改为:“S=1-D=1-(1-R)d=1-d+Rd”。正文第2页,右栏第19行,原文是“从公式(1)可以看出,这类系统的安全性完全同系统的可靠性成正比”,现改为:“从公式(1)可以看出,当d确定时,这类系统的安全性与系统的可靠性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地铁信号系统主要由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ATP)、列车自动驾驶子系统(ATO)以及数据通信子系统(DCS)等组成。其中DCS子系统是一个宽带通信系统,提供整个信号系统所需的双向、可靠、安全的数据交换服务。可以说,DCS子系统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信号系统的功能实现。将基于长沙地铁2号线信号系统中的DCS子系统,介绍一种新型的、比传统DCS子系统更具优势的DCS有线网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3.
基于SOA的调度命令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构建调度命令管理系统.按照系统功能需求设计的SOA平台包括企业服务总线(ESB)、业务流程管理(BPM)、服务目录(SR)、公共信息模型库(CIM)和平台管理(PM)5个功能模块.其中ESB功能模块包括服务接入框架、访问控制、消息转换、服务路由和服务适配器5个子功能模块,每个子功能模块各有1个管理接口.BPM功能模块负责流程运行支持、流程管理和流程监控.应用系统前端通过ESB实现应用服务和业务流程服务调用.应用服务通过ESB进行部署,系统前端基于Page FlOW和Ajax技术.对开发的系统进行功能验证和业务流程编排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可以有效地跨系统传递调度命令,完全满足调度命令系统的功能需求,容易实现变更收令地点、增加二级审批.  相似文献   

4.
薛辉  唐涛 《都市快轨交通》2007,20(1):79--82
说明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传统的车载列车显示系统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安全性的要求,而通过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开发的车载列控显示系统可以满足这方面需求,且具有多任务的特点.通过基于通信列车控制(CBTC)的车载控制器(VOBC)子系统中的车载列控显示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介绍VxWorks在车载列控显示系统中的应用.认为从多任务的角度,可以更好地解决车载列控显示系统对安全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铁路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铁路多个系统之间实现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然而不同安全等级的业务系统进行通信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网络安全威胁。通过网络物理安全隔离技术.可以将信号集中监测系统(CSM)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之间的网络通信协议剥离,有效阻断网络入侵和病毒传播.保障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6.
王启寿 《铁道学报》1990,12(1):35-40
铁路调度电话系统可作为一个梯形网络,其传输特性可以利用连续式(行列式的一种)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计算,本法也可应用于其它共线式(多点式)通信系统,如数据传输、调度集中等。  相似文献   

7.
用飞轮储能解决牵引供电的某些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速飞轮储能器(Kess-动能储存系统)可以改善直流牵引供电的轨道交通中某些牵引供电问题,可以平衡负载的起伏、吸收冲击、抵消峰值。  相似文献   

8.
为构建复杂系统事故致因模型,在基于扰动事故致因模型(P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安全域(SR)对系统平衡态进行定量描述和深入分析,提出面向复杂系统事故致因分析的扰动-安全域模型(基于P-SR的事故致因理论模型)。该理论不但可以利用安全域状态空间统一描述多因素扰动在事故发展中的演变作用及动态过程,还可以用于定量评价系统安全状态及监控预警,显著提升了事故致因理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该理论应用到轨道交通中,有助于对轨道交通复杂系统事故致因进行全面、定量的分析,同时对事故预防提供科学精细的指导和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9.
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使完全自动化计算机代替了驾驶员所有的工作,再配合综合监控系统和通信系统,可以使OCC(运营控制中心)调度员轻易地了解列车内所有的信息及列车状态。结合北京地铁APM(旅客自动运输)线、广州珠江APM线等无人驾驶线路,介绍了APM的功能、特点、发展趋势,并从系统设计、运营模式、开关门时间等几个方面与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现阶段APM系统适合中等运量、高密度运营需求的线路使用。  相似文献   

10.
韦家庄 《铁道车辆》2005,43(7):41-42
使用公用电话网(PSTN)的远程分布式集中监测系统可以实时可靠地监测铁路沿线探测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功能设计和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1.
FFTA与BN在ZPW-2000A轨道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FFTA(Fuzzy Fault Tree Analysis,模糊故障树分析法)应用到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的故障诊断分析之中,可以解决系统各部件之间具有不确定性的联系以及各部件的故障概率数据较少,无法精确获得的问题。将模糊逻辑理论引入到FTA(Fault Tree Analysis,故障树分析)中,使传统的FTA具备了处理模糊信息的能力。再根据模糊故障树构造BN(Bayesian Networks,贝叶斯网络),利用BN的双向推理功能计算出ZPW-2000A系统的故障概率,并可以寻找出最有可能导致系统发生故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货车周转,提高货车使用效率,设计并实现的站(段)货车周转时间分析统计系统,利用车号识别系统获取站段出入车及工作量,利用调度系统获取站段在途车,进而可以计算出站(段)运用车车辆日。通过对站(段)货车周转时间的考核,可有效调动站(段)的积极性,促进其优化运输组织,挖掘运输潜力,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13.
普通卡尔曼滤波(KF)可以在线性系统中对目标状态做出最优估计,得到好的滤波效果。然而实际系统总是非线性的,针对非线性系统,常用的解决办法是对非线性系统进行近似线性化处理,从而将非线性问题转变成线性问题。文中分析了扩展卡尔曼(EKF)、无迹卡尔曼(UKF)和容积卡尔曼(CKF)的基本原理和各自的特点,然后将EKF、UKF和CKF进行滤波对比和分析,最后通过仿真试验证明:与EKF相比,UKF、CKF不仅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估计精度。但CKF的估计均方误差值相比UKF更小,表现出了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正0概述日本铁路综合技术研究院(RTRI)与久保科技公司、日本古河电工、米兰普罗公司以及山梨县企业局合作开发了一种超导体飞轮储能系统,作为下一代储能系统。这个项目得到了日本新能源和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的赞助,作为"安全、低成本、大容量蓄能系统技术开发"的项目之一。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装有超导磁轴承的超导体飞轮储能系统已经完成并开始试运行。飞轮储能系统可以通过旋转飞轮以动能的形式存储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地铁警用无线通信一直延用模拟集群通信系统,现暴露出诸多不足,而作为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数字集群系统(PDT)技术,具有高性能、低成本、兼容性强等优点,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广州地铁警用模拟集群通信系统的不足,拥有值得期待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铁路客运量的准确预测对我国铁路建设项目投资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铁路客运量预测系统本身是一个信息不完全的灰色系统,因此,可以通过建立(灰色)GM-周期扩展组合模型对铁路客运量的非线性动态变化进行预测。该模型运用灰色预测理论GM(1,1)与周期扩展模型结合,不但可以进行客运量的趋势预测,同时也可以充分考虑铁路客运量的周期波动性这一特征。最后,结合具体的实例验证说明该模型是科学合理的,预测值与实际值较吻合。  相似文献   

17.
地基增强系统(GBAS)将卫星定位、计算机网络、数字通信等技术多方位结合,可以满足高速铁路对安全监测水平和运营管理效率的要求。首先介绍卫星定位地基增强系统与技术,结合高速铁路特点提出了高速铁路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组成,以及建设试验网基准站站址要求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决策支持系统是辅助决策制定的一种系统,将它应用于供应链管理中,可以降低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同时随着互联网(Internet)技术的发展,使得供应链中各节点及时传递信息成为现实.着重介绍基于互联网(Internet)技术的供应链管理决策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一种适用于我国标准地铁车辆的新一代牵引系统进行研究,此系统采用碳化硅(SiC)功率模块、永磁电机、新一代轴控牵引控制等新技术,以节能、轻量化、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和低噪声为开发理念,并与上一代牵引系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一代牵引系统可以在节能、轻量化、可用性等方面为地铁牵引应用带来巨大的效益。相对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逆变器、三相交流异步电机、车控牵引系统,新一代牵引系统可实现牵引节能20%,系统最大质量减小19%,以及显著提高牵引可用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飞轮储能系统(FESS)的储能量,开发了用热塑树脂固定的高温超导线圈(HTS)。采用该线圈可以支撑大载荷超导磁轴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