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南京地铁2号线东延线盾构下穿宁芜线为例,采用错位D型便梁对线路进行加固防护,通过对错位D型便梁受力分析结果表明,当列车以45 km/h的速度通过错位便梁时,在便梁下部不是完全脱空的条件下,便梁能够对铁路线路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2.
某新建城际铁路与既有铁路交叉,采取盾构法新建隧道下穿通过,为确保盾构下穿过程中铁路行车的绝对安全,根据下穿处铁路工程地质情况,下穿前对铁路路基和桥涵底部采取注浆加固进行处理;为减少盾构推进过程中对土体扰动,合理选择盾构机类型及推进施工参数;科学制订监测方案,加强注浆加固和盾构推进过程中路桥和线路的监测,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3.
王博 《铁道建筑技术》2012,(5):101-103,118
以天津地铁2号线区间盾构隧道下穿国铁为工程背景,通过三维模拟计算,并结合实际工程中盾构掘进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在没有采用地层加固和扣轨辅助方法的情况下,利用盾构工法安全、顺利地完成了下穿国铁线路,且沉降满足铁路安全行车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西安地铁5号线平村站—阿房宫站区间下穿西户铁路工程为背景,通过研究分析盾构下穿过程中地表沉降特点,提出盾构施工中调整土仓压力、掘进速度、注浆参数等技术措施。监测结果表明,采取的控制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减小地表沉降,保证盾构顺利穿越既有铁路。  相似文献   

5.
新建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地铁线路施工时会引发交汇段地表沉降叠加,对既有地铁线路运营安全产生威胁。本文以成都砂卵石地层新建地铁6号线盾构始发段下穿既有3号线施工为例,针对盾构在始发端头下穿施工时存在的建压困难、沉降控制难度大、施工安全风险高等难题,采用了始发延长钢环密封保压、中盾注浆盾构间隙、辅助注浆纠偏、自动化实时监测等技术措施及管理手段,顺利通过下穿既有地铁。  相似文献   

6.
地铁盾构隧道下穿铁路的安全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南京地铁2号线东延线盾构隧道下穿宁芜铁路工程,分析了盾构掘进对铁路的影响,阐述了穿越施工中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为避免轨道出现过大变形,对轨下盾构穿越区进行全断面分区注浆及旋喷加固,并在此基础上对轨道结构架设D型便梁进行防护.结果表明,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有效地减小了轨道变形,确保了盾构施工及铁路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前铁路运输越来越趋于快速和重载,且对线路条件的要求也较高,许多下穿工程需要对D型施工便梁进行改造使用或是针对特殊工况设计新的施工便梁,以满足限界、复线线间距及其他功能要求。南宁贵港站框架桥下穿工程中,存在下穿线路多、线间距小、曲线半径小、道岔区段特殊设计等多个难题,通过对D型便梁进行结构改造,提出加长横梁改造结构、上承式改造结构及道岔特殊结构设计共3种加固方案,并得到了成功应用,对今后类似工程具有广泛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加密及地下空间不断开发,后建线路不可避免需要下穿加油站等地下构筑物.以武汉市轨道交通7号线某盾构区间垂直下穿某加油站为背景,对地铁盾构下穿加油站风险及相应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研究.利用Peck公式及有限差分分析方法对盾构下穿过程进行计算,预测盾构下穿加油站过程中油罐室变形;考虑油罐室爆炸极端情况,对隧道...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南京地铁1号线南京站下穿南京铁路站场工程实际存在的技术问题和安全隐患的基础上,提出在施工前对线路采用D24型便梁加固,便梁两侧的支墩采用钢筋混凝土扩大基础,便梁中间支墩采用箱涵静压桩的线路加固方案,并按照最不利荷载组合对便梁两侧支墩及便梁中间支墩的安全性进行检算。  相似文献   

10.
目前各城市地铁运营线路越来越多,新建线路下穿既有线路施工安全风险成为重要研究课题。北京地铁新建 17 号线所下穿的既有机场线为线性电机盾构隧道,其供电采用感应板方式,比传统的第三轨或接触网方式对沉降控制要求更为严格,风险控制难度更大。文章通过下穿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分析、既有机场线结构沉降模拟分析、施工监测分析,提出新建 17 号线下穿既有机场线安全风险控制及保障措施,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